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130章 众帝王的破局之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争天下,就是争夺这一丝先机啊……”

    众帝王目不转睛的看着金榜,同时也在心底策划着。

    如果他们易地而处,应该以怎样的计划和大势进行统一之战。

    始皇威严的说道:“外交内攻,若我是李世民,先交好刘?和绿林军,必要时甚至进行侧面支援,阻挠王邑王寻的进军路线,配合剿灭廉丹部队。”

    “然后集中全力解决青徐。”

    “随后再与公孙述联盟,平分荆州,北上攻打关中。”

    “以关中,三辅,青州,隔着黄河跟赵匡胤展开大战,胜者即将为王。”

    众帝王内心暗笑。

    他们都是在秦朝之后的时代,自然知晓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夯实地基之后,秦国变得日益强大,但面对关外六国联合的针对,还是只能处在守势。

    真正反转中原局势的,是秦昭襄王。

    而提出反转局势的人,乃是秦昭襄王最为信任和倚重之人,范雎,也是白起在秦国中政斗的敌人。

    远交近攻这一策略几乎成为秦国的国策,秦国后期能够一统天下,范雎的这一策略十分奏效。

    正是利用了齐国和关东六国的历史矛盾,让齐国没有加入关东联合军,导致秦国一个又一个的收拾掉了棘手的诸侯国。

    比如赵,魏,楚等。

    看到嬴政第一时间的想法,众人自然暗笑。

    “这不就是秦国统一六国那一套吗?”

    汉武帝摇头说道:“打天下要的就是个气势,柿子挑软的捏啊?”

    “要我看,李世民根本不急于统一扬州和徐州,直接派遣李靖北上,骚扰赵匡胤夺取河北的步伐,争取把最大的敌人灭掉再说……”

    “除去并州赵匡胤,天下唾手可得,可惜李世民现在还不知道赵匡胤的底细。”

    众帝王再笑……

    集合所有力量,先把最强的砍翻,周围的蛮子也只是疥癣之疾。

    带头老大哥被杀,小弟们自然望风而逃,先解决最强者,打出气势和威风,以武力强行恫吓周围,让周围臣服……

    这就是武帝解决北疆之患的核心战略。

    匈奴就是北方蛮子们的带头大哥,打败了匈奴,剩余的那些小渣渣顶多就是饭碗里的残渣,说一口闷就一口闷。

    隋文帝大手一挥。

    “两线作战,有主攻,有辅助,不能放弃骚扰更强者,也不能放弃扩大地盘。”

    众帝王再笑……

    又是自己统一中华的战术,先北后南的策略之下,中心包含着无数的计谋和算计,直接把南陈国力消耗光了。

    还痛打了突厥。

    朱元璋则又有不同的看法。

    “照我看,赵匡胤此时羽翼丰满了,直接转头占据关中,派遣重兵封锁函谷关和武关,东方封锁潼关和散关。”

    “关中之地十分肥沃,又加黄河冲积平原,大量的田地根本不愁没有粮食积累。”

    “人口为天下之最,在天下大乱之时,足以占据天下雄关予以自保。”

    “等待敌人都互相攻伐消耗的差不多了,派遣精兵四面出击,一举奠定胜局。”

    别人没笑,朱棣笑了……

    这就是高积粮,缓称王,以肥沃之地为根基,封锁四方,以待时变。

    众人都在互相攻伐消耗,而自己占据了好地方,也不扩张,跟谁都不作对,以待时变。

    可见,史上优秀的帝王们虽然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式,实际上还是最开始那一套。

    他们认为,既然这套能统一一次,就能统一第二次。

    不得不说,再伟大的帝王也有其思维定势。

    倒是刘邦抿着嘴唇不屑。

    “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人才。”

    “以人为本才是最关键的。”

    “西汉除去刘秀,还有着无数的良将贤才,地盘不重要,兵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撑起大局的人才啊……”

    李渊心中也有定计,扩大小团体,使可用之人增多。

    赵匡胤和李世民虽然是穿越而来,但西汉的阴家,耿家,等等无数的家族值得拉拢,到时候给予利益,天下望风景从,大事可成。

    刘秀倒是没有别的想法。

    在刘秀看来,一路碾压过去就是了啊,毕竟唐太宗和赵匡胤能力到了,最终也只不过是这两人的对决而已。

    至于其余深处乱世的帝王们,比如刘裕,比如曹操,比如袁绍等人,因本身处在乱世,并不敢毫无顾忌的发言。

    谁知道一句话说的不对,是否引起同时空的敌人发现破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统一的位面,他们不怕这套,他们没有外敌。

    但未统一的位面可就麻烦许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乱世枭雄并没有发言的原因。

    连项羽这么猛的人都猫着呢,可见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心底都有不少的算计。

    ……

    金榜缓速了一会,再次加速,这次的主角反而不是李世民或者赵匡胤,反而是除去两人各路诸侯的表现比较清晰了。

    此时王寻和王邑已经行进到了南阳,随时准备对付刘?。

    刘?在起义之后,集中全部兵力攻打了宛城,守将岑彭也因为刘?的仁义投降。

    这时候的绿林军,并不是正史之中的绿林军了。

    毕竟已经被赵匡胤碾压了一次,显得比较低调,跟刘?的配合也多保存实力为主。

    哪怕是绿林军三部推举出了刘玄作为共主,也没有太过逼迫刘?,毕竟本身他们就在荆南,以刘?为北方屏障,他们活的更好。

    看,如今王莽发兵,打得也是刘?,又不是他们,他们还能再混许久。

    而刘?胸有大志,又义薄云天,手下刘姓宗室拱卫,兼之又有无数的豪杰因为刘?的义气相投。

    云台二十八将的冯异,也是跟随了刘?。

    此时刘?的势力虽大,可兵力不足,更别说面对王邑的二十五万大军了。

    就在刘?一筹莫展之际,冯异提出了祸水东引策略。

    “先礼后兵,我等向天下叛军同时求援。”

    “凉州隗嚣,益州公孙述,青州李世民,荆南王常王凤,这四路叛军可直接支援我等,只需一封书信送往即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