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195章 金殿讨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匡章打仗不多,但都是直接改变战国格局的战役,其能力完全可以列入战国五大名将。】

    【其人指挥多变,深知军法,了解各国军略,每每用兵都以长击短,极其擅长防守反击,攻必胜战必取。】

    【哪怕垂沙之战齐王前线催促,匡章依然镇定自若,等待楚军漏出破绽再进行出击。】

    【先不论个人品德和评价,只从军事战争分析,匡章无愧为一代军神。】

    【要知道,犀首公孙衍,合纵大成者苏秦,都引兵攻击过函谷,却都铩羽而归,只有匡章攻入,可见其军事能力之突出。】

    【但秦国此时的隐患还不止这些,秦昭襄王在不久前与楚怀王在武关会盟,秦国扣押胁迫割让土地,但楚怀王宁死不允。】

    【有了这一条,楚国将会随时参战。】

    【而三国联军不仅有匡章这等神将,还有魏国公孙喜,韩国暴鹫等数得着的名将,函谷关局势紧急。】

    众文武看着赵匡胤面无表情端坐其位,眼神中透着无数的冷漠和疏远,众人全都心中一凛。

    渐渐的争论之声消失了,大殿之内没有丝毫声音出现,寂静无比。

    赵匡胤转头看了一眼芈八子,只见芈八子冲他微微点头,嘴角露着微笑,似乎在赞赏他的稳重和镇定。

    赵匡胤看着众人微笑摆手。

    “各位为秦国争论,本王甚喜,但这样七嘴八舌之间,如何能讨论出更好的方略呢?”

    “昔日我父王也经历过联合攻秦,函谷关被犀首公孙衍攻打,却依然不能攻破。”

    “如今秦国底蕴比当时更甚,各位何必如此恐慌。”

    “先说说吧,各位有何良策?”

    甘茂此时身为两位丞相之一,总管军事,秦武王时期,宜阳之战就是甘茂领军。

    他对军事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如今齐,魏,韩三国联军已到达函谷关,正如王上所说。”

    “函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莫说三国联军并不齐心,就算凶猛攻打,也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谈论解决。”

    “如今,赵国自顾不暇,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山国和匈奴。”

    “燕国与齐国有世仇,自然也不可能与齐国一起攻打我大秦。”

    “那么,唯有楚国在南侧威胁,所以我的意思是,先要把楚国排除在外,稳住楚国。”

    “只要楚国不参与其中,我等凭借秦人之血性和努力,守土之战绝不会失败。”

    魏冉出列抱拳,冷声说道。

    “好一个绝对不会失败,左丞所说未免太过理想化了。”

    “对面领军将领乃垂沙之战的匡章,当年桑丘之战,我秦国依然失败,其人军事能力突出,老成持重。”

    “灭燕,攻秦,伐楚,大战略无一失败。”

    “跟匡章对战,怕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失,怕的是对整个战国局面的改变。”

    “函谷之战十分重要,匡章既然选择函谷开战,那只能证明一点,这一次,齐国在田文的挑拨下决定出死力。”

    “只有如此,匡章才会列阵函谷,否则一定会分兵吸引我等注意力。”

    “匡章此人不会做没把握之事,也就是说他对函谷关已经胸有定测,这才是最麻烦之事。”

    “就算楚国不插手,函谷关也难守。”

    “更何况,匡章此行的战略目的到底何为,我等皆不知晓。”

    “楚国经历过齐国的垂沙之战,如今还占据着淮北之地,齐国为何没邀请楚国,就是为了保证联军的稳定性。”

    “以臣所见,楚国参与反而这场仗好打,楚国不参与,反而证明这场仗的难点。”

    司马错特意从蜀中回归应对三国联军之战。

    “王上,魏冉将军和甘茂丞相所说都有道理,我军经过伐楚,灭巴,又在武关大举击溃楚军,军力已经疲惫。”

    “若再继续开战,军士疲敝,粮草供应不足,函谷虽天下雄关,亦不好守。”

    “臣以为,在此关键时刻,蜀中还未稳定,义渠又在背后兴风作乱,这场仗能避免就避免。”

    甘茂冷笑道:“敌人列阵函谷,岂是说退就退的?”

    “何况无论田文此人胸襟如何,总是天下闻名,在秦国遭受苛责,若田文不进行报复,田文此人立足天下的名声都会被破坏。”

    “此人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报复我们。”

    “退而不打?怎么退?”

    赵匡胤听着他们的意见,实际上早就有些不耐了。

    他不是真正的秦昭襄王,也没兴趣带着秦国统一天下,只是他需要闯过副本,就必须打赢这场仗,同时攻陷五国古都。

    为什么是五国。

    历史中,楚国虽并未跟三国联军行动,但依然派兵从南方武关入手攻打,只是因秦国迅速低头割地赔款。

    为了不至于损失过大,独自面对强秦,这才撤兵并未损伤。

    而跟随三国联军的其实是宋国,毕竟宋国近似于齐国的附属国,齐国想要攻打秦国,宋国肯定要排兵出战。

    但无论之前公孙衍还是之后的苏秦,六国攻秦都被遏制,只有这次被攻破,其原因就是因为匡章有着独到的见解。

    联军内部的稳定性,这才匡章眼中是首要的,所以哪怕为了这一点,匡章也没有联络过楚国和燕国,赵国等。

    毕竟秦国和赵国此时并未交恶,燕国又距离太远,楚国刚刚经历大败。

    第一次公孙衍失败,楚军的撤退十分关键,所以楚国在战国其他国家心目中,是反复无常的,不值得信任。

    匡章宁愿兵力少一些,也不愿意让他们参加联军就是为了其稳定性。

    但赵匡胤来此不是听他们说怎么避免这一战的。

    副本明确说了,正面击溃匡章大军。

    什么叫做正面击溃,也就是说在函谷关以正兵击退匡章。

    什么伐交,邦交,连横,合纵,这类计谋不能用。

    只能用硬实力度过。

    但这些文臣武将自然是为了整个秦国着想,所以不想开战正常。

    会议中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避免这场战斗,如何保证有生力量,如何休养生息,甚至还有些人提出派出使者求饶之类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