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208章 针对楚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国之相缺位,齐国自然要先竞争相国之位,然后才能决定俘虏的事情。

    而此时,齐国也终于安定下来,派去秦国使臣,想要接回五万的俘虏。

    实际上在战国初期和中期,俘虏的互换或者赎买十分正常。

    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因为秦国的国策是统一天下,而由白起的手开始屠杀有生力量,这时候才使战争进入了不择手段的模式。

    一切以灭杀敌国的青壮年为基准。

    齐国的国力肯定不至于出不起俘虏的钱,所以谈判过程十分顺利。

    同样也是规定月末齐国派遣军队护送俘虏回国。

    赵匡胤在处理完这些事务之后,再度准备发动对楚国的战争。

    因为赵匡胤想了无数的办法,都无法用正规的理由来发动魏韩战争,于是只能暂时先以楚国为目标。

    毕竟之前楚国也列阵武关,随时准备出兵。

    这对于秦国也是一种威慑。

    为了彻底给楚国一个教训,而且函谷关之战动用的兵力并不多,没有消耗太多的士卒,所以秦国南方的兵力并未动用。

    此时在武关的士卒们,听说函谷大捷,早就希望发动对楚国的战争了。

    毕竟没有仗打,他们就没有升官的机会,军功爵制度的强大就在于此。

    是国家的底层士兵推动着战争,他们热爱战争,享受战争,吃战争的红利,所以不怕打仗。

    秦国……就更不怕了。

    于是还没有送归俘虏的时候,秦国的大殿就开始了剧烈讨论。

    最终,众人还是被赢戎说服。

    哪怕不打大型战役,也要给楚国一个教训,告诉他们秦国不是好惹的。

    但实际上,赵匡胤已经打算发动大战,用来达到副本的要求,攻陷五国古都的任务。

    副本只是说了攻陷,并未说占领,所以哪怕只是暂时打下,也算作是完成任务。

    这一点赵匡胤也猜测过,所以打算先用楚国试探一番再说。

    老秦人还是相当给力的,对于她们来说,只要不连续打,就不会出现士气低迷的情况,商鞅制定的军功爵制度实在是太过bug。

    这种制度直接延续到了未来汉朝,创造了秦汉两个武力极其强大的帝国。

    一个农耕国家,全民皆兵怕不怕……

    实际上在赢驷时代,老秦人的自信心已经出现了,谁敢招惹秦国,必定要收拾一番。

    三国联军被收拾了,但进军武关的楚军还没有被收拾。

    还能让他们跑了?

    更何况还有仗打,就由升官的机会啊。

    赵匡胤打算在递交俘虏之后,签订互不攻打的国书,然后在下个月初直接问罪楚国,并且兵出武关加以威慑。

    这是明面上的战略,是赢疾等人跟赵匡胤讨论好的战略。

    实际上,赵匡胤已经打算趁着这次出兵,直接打到郢都,尝试一下攻破五都的任务是否符合。

    如今的楚国都城实际有两个,一是东方的寿春,二是西方的郢都。

    郢都在如今的荆南地区,大概在湖北湖南一地,也就是古代荆南长沙周围。

    楚国为了避免秦国的兵锋,特意把都城迁往了东方的寿春。

    当然,这不仅仅是避免秦国的攻打,还因为当时的楚国经济正在东迁,郢都南方还有着百越等蛮族的骚扰,实在是无法发展经济。

    寿春则是靠近强齐和宋国,利用商业发展很快就跟郢都重要性差不多。

    但楚国人依旧还把几百年的郢都当作心目中的都城。

    一般讲楚国国度,也都是以郢都为标志。

    郢都就在汉水的旁边,只要攻破枝江城,拿下郢都的西大门,即可一马平川来到郢都。

    历史上郢都整整被攻破三次。

    第一次是在春秋末期楚国的东方邻国吴国阖闾励精图治,重用伍子胥和孙武。

    孙武的能力逆天,军事战法十分突出打得楚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以空间兑换时间。

    而孙武则从遥远的东方一路向西攻破了郢都。

    当然,虽然郢都被攻陷,楚国却没有被灭,因为楚国当时太大了,拥有的环转余地极多,最后吴国因为兵力不足撤走。

    这场战斗以吴国的胜利告终,楚国割地赔款。

    吴王夫差时期,被越王勾践灭掉吴国,随后勾践晚年又被楚国所灭,至此楚国才报了一箭之仇。

    第二次是秦国白起的杰作。

    经历过伊阙之战,蓝田之战,丹阳之战的楚国,已经无法面对秦国兵锋,于是郢都直接被白起利用水攻攻下。

    楚国因此,也准备迁都寿春,彻底避免秦国兵锋。

    第三次,是楚国春申君组建的合纵联军,为了对抗秦国。

    但很可惜,那时候嬴政当王,整个秦国以一统六国为目标,上下齐心,更有神将王翦率兵直接攻破寿春,再次攻破了楚国的都城。

    楚国至此灭亡。

    所以,郢都的防御完全不像是一个国家的都城。

    究其原因是因为楚国地广人稀,兵力虽多但十分分散,未开发的地盘比较大。

    加上人口十分稀少,蛮族又多,时常侵扰楚国边境,楚国一直都被消耗中。

    而郢都在荆南地区,只要突破了防御秦军的西方守军,即可长驱直入攻打郢都。

    所以说,只要派兵到了郢都,基本上郢都就会被攻陷。

    因为郢都本身的兵力就不多。

    这跟魏韩的大梁和新郑不同。

    魏韩两国人口颇多,而且城池集中,很容易支援,都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两国的国度甚至比楚国还要难以攻打,别看这两国在战国中期之后比楚国要弱许多。

    赵匡胤自然明白,郢都相对其他五国的都城好打太多了,用来进行试验是最适合不过。

    于是,秦国直接派出使者问责,楚国为什么在三国联军攻打函谷之时进军武关,是想干什么?

    楚国此时虽经历过垂沙之战,但犹有余力,自然硬气,顶了回来。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消息传回咸阳,此时已经到达了月末,是三国交换俘虏的时机。

    双方在函谷关外进行俘虏的交换,过程十分顺利,甚至连三国的使者都有些差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