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210章 进攻楚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战国初期,魏国绝对的天下霸主,谁都不敢惹。

    只有魏国打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打魏国的份。

    连秦献公都被打得溃不成军,只能缩在不毛之地勉强求存,连河西之地都丢了。

    吴起又去了楚国,结果……大家都清楚,吴起被楚国贵族直接干掉了。

    牛上天的吴起在楚国安稳下场都做不到,为什么?

    因为楚国的贵族势力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楚国真的很大,就算是地广人稀,人口也只是相对较少,整体人口可并不少。

    但楚国的利益基本都被上层贵族瓜分。

    当然,那时候就是贵族制度,各个国家都是如此,但楚国是尤其严重的。

    在各国都努力变法改善自己国家的制度和军制之时,楚国只能原地踏步。

    因为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上层人物掌控着几乎所有的国家利益,想要改革必定要动上层的蛋糕,这是既得利益者不会被允许的。

    楚国的灭亡,跟这所谓三户有直接的关系。

    其实说白了,楚国就是这三户加上皇族,四大家族的楚国。

    而不是楚国人的楚国。

    为什么楚国如此强大,却从来不齐心,也是因为人民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连楚国的人民都不心向国家,怎么能对抗强大的齐国和秦国呢?

    秦国强在军制,齐国强在稷下学宫,燕国强在招贤榜,赵国强在胡服骑射,魏国强在精兵制度,韩国强在兵技巧,也就是制造武器手段。

    这些国家都在积极的改变自己的国策,尽量让人民融入国家机器。

    秦国军功爵制度,给了普通人民上升通道。

    齐国稷下学宫,无差别招揽各种人才,普通人依然有机会听讲,当然机会不多,但却有。

    燕国招贤榜更别说了,乐毅,邹衍,苏秦都几乎都是平民身份。

    赵国仿制的就是草原部落,草原可不管什么贵族不贵族,你爹你爷爷是谁,拳头大就是大爷。

    魏国的精兵制度,依然是从普通人民选拔强者进入军队,成为魏武卒,也有上升空间。

    韩国制造兵器之利,也是大量从普通人中选拔工匠,也有上升空间。

    只有楚国,普通人民的上升通道断绝,哪怕你再有才,也没有机会展示。

    可这三大姓相比较整个楚国人民而言,基础人口差距显而易见。

    别的国家都是从广大群众中吸取人才,崛起人才。

    而楚国只从这三大姓中选拔,如何能强盛?

    吴起不就是因为改革动了三大姓的蛋糕,直接被斩杀的吗?

    最后楚国越来越弱,就跟这三大姓有关系。

    楚国是三大姓的楚国,而不是楚国人民的楚国。

    这样的国家,在征战之中,军士自然不可能将相一心。

    哦,我拼命厮杀血战,拿着头上战场。

    赢了是你三家的功劳,输了我自己命都没了。

    渐渐的普通人民自然讨厌战争,并且也没有爱国之心。

    后期的楚国,几乎是以这三大家为主体,其他的家族为辅助,利用家族的私兵作战的。

    比如项家等,就是围绕在这三大家之间。

    而私兵在战斗的时候,那战斗力就不用说了。

    保护家族主要人物,自然人人拼命血战。

    但为了楚国守城,或者野战,私兵的战斗力将会直接下降,几乎成为稻草,只知道逃跑。

    因为为家主尽忠而死,说不得三大家还给奖励,为楚国而死,三大家根本不会有任何波动。

    所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断的各地赔款。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家族的利益为重的情况下,割地赔款所有的压力,都只会给到楚国的下层人民。

    上层人根本不会有任何损失。

    于是楚国越来越弱,越是如此底层人民就越不齐心,导致越战越垃圾。

    哪怕是后期春申君想要阻拦大势,却依然失败,归根究底就是这种楚国家族制度根深蒂固。

    楚国的制度有些像是明朝后期的私兵制度,但实际上楚国的私兵制度比明朝后期还要烂。

    明末的私兵制度,最起码私兵的亲人,孩子,都会被主将所供养。

    这样别的不说,最起码私兵士卒一定会人人争先,奋勇杀敌。

    而楚国的私兵制度,则是国家供养。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三大姓自己的私兵,甚至吃的是皇粮,但吃皇粮打赢了之后,名誉和荣耀全都是三大家的。

    因为士兵们的将领,在后期基本都是三大家族和其他小家族的人。

    这样士兵们怎么肯为了楚国拼命战斗呢?

    这也是为什么楚国到后期越来越菜的原因。

    实际上战国中期,垂沙之战失败之后,楚国就一落千丈了。

    白起打的伊阙之战,丹阳之战之类的,那都是虐菜局。

    为什么白起的主要成就在长平,因为长平之战才是白起真正展现自己能耐的时候。

    至于伊阙之战之类的,那都是大神进入青铜局,虐杀。

    因为敌人主力是楚军,楚军的战斗力极其的低下,根本无法阻挡秦军的锋锐。

    而此时的楚国,跟大后期的楚国其实没什么区别。

    战斗力极其低下。

    甘茂敢强硬的攻下宜阳,就可见甘茂领军的风格手段了。

    狠辣,雷厉风行,凶猛,果断。

    从武关而出,一瞬间就直接到达了枝江,途中的楚军直接被甘茂干碎。

    胜报频频发向函谷关,此时赵匡胤就坐镇这里,随时准备支援。

    甘茂之前一直面临的敌人是魏韩,宜阳就是从韩国嘴里啃下来的。

    在甘茂心中认为,韩国的战斗力已经很低了。

    可没想到,楚国的军队人确实多,但一个个不敢死战,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如同见了亲生父亲一般,掉头就跑还是好的。

    损失当然也有,但不多……

    于是甘茂十分顺利的到达了枝江,而此时,他接到了赵匡胤第一次真正的指挥。

    “打下枝江,围攻郢都,利用水攻,迅速解决郢都防备,然后直插东方前往寿春,我要在淮南之地见到你的部队。”

    “授予便宜行事之权,就食于敌。”

    甘茂面对这则命令,更是欣喜若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