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 第186章 挽狂澜于既倒,粉骨碎身浑不怕(上)

第186章 挽狂澜于既倒,粉骨碎身浑不怕(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九年的春天,对于闫尔梅来说,悲喜交集,五味杂陈。

    喜的是自从去年陛下西征以来,节节胜利,大明朝的半壁江山更加稳固,生机勃发。

    悲的是不久之前开封失守,太子被俘,继而周遇吉将军战死殉国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

    毋庸置疑,这是朝廷南迁以来,受到的最大的挫折,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国储君落在敌人手里,影响极其巨大,极其恶劣。倘若应对失策,搞不好会天下动荡的,甚至会导致陛下这两年以来的心血付诸东流。

    “范文程,果然是个狠辣的阴谋家,是个狡诈的战略家!”闫尔梅由衷感叹。

    黄宗羲将开封剧变的消息带回南京之后,引起了巨大的震荡。上至皇后,下至平民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不安之中,流言四起,人心不稳。

    偏偏此时皇帝远在川蜀,朝廷没有了主心骨,谁都不敢冒然拿主意。可等着皇帝下达指示后再做行动,恐怕在此期间又会有更大的变故。

    满清朝廷抓捕了明朝太子,奇货可居,必然会大做文章好生利用。闫尔梅想到了种种可怕的后果,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形势危急,不能坐以待毙!

    闫尔梅决定与范文程斗智斗勇,明末最聪明的两个谋士,终于隔空走上了擂台,一场大戏揭开了帷幕。

    最先出招的,还是范文程。就在黄宗羲赶回南京城后的第三天,满清使者陈洪范率领使团大摇大摆过了长江,来到南京谈判。

    太子刚刚被俘虏,满清使团就来了,显而易见,这是范文程突袭开封之前就做出的部署。

    周皇后和朝中诸位大臣感到十分棘手,谈还是不谈,又该怎么谈,朝廷的底线在哪里,该秉承什么样的态度,众人莫衷一是,意见纷纭。

    周皇后默默看着大臣们争执了半晌,突然问道:“咦,闫军师怎么没进宫参加会议?”

    大臣们这才惊觉,闫尔梅不在场。

    人们都知道,闫尔梅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当次国难之际,许多事情还等着他出谋划策,等着他力挽狂澜,他怎么不露面?

    “臣亲自去军师府上走一遭。”蒋德?道。

    “臣也去!”刘文炳道。

    蒋德?、刘文炳、闫尔梅都是江北旧臣,私下里也都交情不浅。由他们二人去请闫尔梅出面,并探一探口风,征求建议,再合适不过。

    不料二人坐轿到了闫府门外,却吃了闭门羹。府中管家歉然道:“实在抱歉,我家老爷生病了,不见客。”

    “啊,怎么在这个时候生病了?”蒋德?叫道。

    “那我们就进府探病!”刘文炳说着,往府里闯。

    管家拦在门口,又有几个小厮奔过来劝阻,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进去。

    蒋德?和刘文炳面面相觑,无奈之下知难而退。

    刘文炳怏怏不乐道:“会不会是装病?皇上如此器重闫军师,不料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他却躲了起来……”

    “闫军师不是这样的人!”蒋德?急忙摆手,叹道,“或许真的病了吧,哎,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何是好?”

    接连三天,闫尔梅既不上朝,也不见客。王承恩和曹化淳接了皇后懿旨,先后前来探望,也被拦在府外。

    朝廷拿不定主意,只得将陈洪范一行人晾在四夷馆里。陈洪范失去了耐性,吵吵嚷嚷,态度非常强硬。

    这一天下午,陈洪范又在四夷馆里摆谱,对招待官员横挑鼻子竖挑眼,骂道:“你们的太子还在我朝手里,怠慢了我等使者,就不怕太子性命不保吗?”

    招待官员嘀咕道:“狗汉奸,凶什么凶!”

    “你说什么?”陈洪范正在穿靴子,听闻此言,甩手将靴子砸向招待官员。

    招待官员闪身躲避,靴子飞到了屋外。

    一人拿着靴子走了进来,笑呵呵道:“春寒料峭,不穿靴子,小心脚上生冻疮。陈大使,我是闫军师府上管家,我家大人请你过府一聚。”

    陈洪范道:“崇祯皇帝不在南京,尔明朝的大小官员们,除了闫尔梅之外,本大使谁也瞧不上。说实话,本大使此次来南京城谈判,只认闫尔梅一人!好啊,他终于肯露面了,快带我去见他。”

    ……

    闫府,厅堂内。

    酒过三巡,陈洪范哈哈大笑:“闫军师,徐州战役时,我们可是老朋友啦。战火纷飞之际,犹自往来无碍,我一直很想念你啊!”

    “你还应该想念一个人,周遇吉将军。”闫尔梅道。

    陈洪范惺惺作态道:“周将军英勇战死,着实令人惋惜!范文程大人对周将军赞叹有加,也为他的死而感到难过。事已至此,请闫军师节哀吧!”

    而后转入了正题,道:“闫军师,范文程大人派我出使贵朝,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我两朝划江而治。贵朝把长江以北地区统统划归我朝,我朝便立即放了你们的太子殿下,恭恭敬敬送回南京城。你看如何?”

    “好大的胃口哪!划江而治,是不是意味着我朝既要放弃江北地区,也要把新近收复的川蜀地区拱手相让?”

    “正是此意!”

    闫尔梅道:“要是我朝不答应你们的条件呢?”

    “朱慈?R可就危在旦夕了!”

    “喔,那就请便吧。”闫尔梅抬了抬眼皮。

    “怎么,你不想救朱慈?R,连储君都不要了吗?”陈洪范加重了语气。

    闫尔梅起身道:“陈洪范,你也曾是大明朝进士,应该熟知我朝典故。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落在瓦剌部手里,当时朝廷是怎么应对的?”

    “于谦于少保力排众议,迎立新君,并打赢了京城保卫战,挫败了也先用英宗皇帝要挟的计谋……”陈洪范说到这里,皱起眉头道,“闫军师,难道你要学习于谦?”

    闫尔梅道:“有何不可?当年也先俘虏的可是我大明朝的皇帝,而你们满清抓获的不过是个太子,手里的筹码能与也先相比吗?我朝陛下除了朱慈?R之外,还有两个皇子,重新换一个太子易如反掌。”

    “一旦我朝新立太子,朱慈?R就无足轻重了。你们想拿他来威胁我朝,不啻于痴人做梦!”

    陈洪范道:“闫军师,这确实是一条妙计!可你不要忘了于少保的下场,后来英宗皇帝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示众。你要学于谦的所作所为,就不怕日后身首异处吗?”

    闫尔梅负手而立,朗声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的心志,就在于少保《石灰吟》这一首诗中了!”

    陈洪范意识到,闫尔梅已经打定了主意,而且十分坚决。

    倘若大明朝真的立了一个新太子,朱慈?R就成了鸡肋,而范文程忙死忙活,全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陈洪范紧张了,犹自不甘道:“迎立新太子乃是国家最为重大的事情,权柄向来操持在皇帝手中,不容旁人染指。纵然你闫尔梅不怕死,其他人会响应吗?”

    “没错,确实阻力重重,尤其是皇后,以及内廷势力,一定会剧烈反对的!”闫尔梅道。

    “你知道就好,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以免万劫不复。”陈洪范嘴角露出讥讽的笑意。

    闫尔梅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世上的事情有难有易,只挑着容易的事情去做,那是庸人;遇到难事一往如前的,那是大丈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那是圣人。我闫尔梅当不了圣人,但想做个大丈夫!”

    “哼,我看你怎么说服皇后等人!”陈洪范道。

    “很简单,还请陈大人帮个忙,借我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你的脑袋!”

    “你要杀了我?”陈洪范跳了起来,倒抽一口冷气。

    他突然意识到,闫尔梅这一个计策很歹毒,但行之有效。

    因为杀了满清使者,意味着彻底撕破脸皮,破釜沉舟堵死了明朝的退路,断绝了周皇后等人的念想,只能放弃朱慈?R另立太子。

    想到这里,陈洪范害怕了,冷汗连连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杀了我,不怕满清朝廷震怒发兵南下吗?”

    “你我两朝本来就在交战,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满清鞑子要震怒便震怒,有什么大不了的?多尔衮和范文程莫说打过长江来了,还是先把手里的烂摊子收拾好了再说!”

    陈洪范拔腿就跑,跑到院子里,就被府中十多个家丁团团围住。

    他扑通跪在地上,求饶道:“闫军师,放过我吧,你要迎立新太子,要学于少保,我都不拦着,只求你饶我一命!”

    闫尔梅道:“没有你的脑袋,本官这一出大戏唱不下去的!陈洪范,你当了两年多的汉奸,也该偿命了。落在本官手里,还算你有运气,要是有朝一日落在我朝皇帝手中,你会死得很惨的!”

    挥挥手,家丁们乱棒齐下。陈洪范一命呜呼,结束了他可耻而罪恶的一生。

    闫尔梅道:“割下他的脑袋,装进匣子里。来啊,老爷我要沐浴更衣,连夜进宫面见皇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