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3章 十八里铺赶集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满座皆默然。

    大夫人首先打破沉默,惊诧道:“这小狗子在念叨啥呢,还挺顺溜的。”

    二夫人问刘盒子道:“盒子,这狗蛋在念啥呢?”

    刘盒子摇摇头表示没听过。这个年代还没有人编《唐诗三百首》,儿童启蒙一般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学《蒙求》、《小学》、《日记故事》、《神童诗》等的,景泰年后又有《幼学琼林》流行,不过这些都还没有流行到这偏远的小山村里来。刘盒子学过“三、百、千”,而今正在学四书,暂时没学过唐诗也属正常。

    刘员外突然放下碗筷,抬头直视着狗蛋问道:“哪个酸文人那里听来的?”

    狗蛋做害怕状,答道:“听村里小孩散学后念的。”

    刘家村的是附近十几里的大村,村里有个社学,社学里有个老童生教书,专门教附近十里八村的小孩子启蒙。虽说科举不考诗词,但那夫子要教授几首唐诗,倒也说得过去。

    像狗蛋自然是没机会去上学的,不过放牛回家的路上,时常和三三两两的学童打照面,常一道去摸鱼掏鸟窝。

    刘员外点点头,“诗词乃小道也。”摆摆手让狗蛋下去。

    第二天清晨,狗蛋被告知不用去放牛了,收拾收拾准备去给县城里的大少爷做书童去。个中缘由,狗蛋自是心知肚明。

    大夫人一天到晚在刘员外面前抱怨,要给大儿子说亲。刘员外只说再等等,等过了院试再说。大夫人又不情愿了,推说大儿子一个人在书院读书辛苦,要找几个人照顾起居。狗蛋此次升职加薪,全赖刘员外受不了大夫人的唠叨。

    一大早粥还没喝完,蔡婆子赶着狗蛋儿去那远近闻名的十八里铺赶集,准备给他买几尺土布裁衣服穿。就因为吟了一句诗,经刘员外拍板,狗蛋终于要有个人模狗样了。

    对于去赶集,不论是狗蛋还是朱丰都非常激动。

    刚穿越来的时候,自己身上的衣着彻底击碎了朱丰这个后世人对于明代华丽汉服的美好想象。

    狗蛋的衣着,不说和小叫花子差异很大,那也是完全相同:头上顶着俩冲天揪,其他部分胡乱地披散下来,脏得就像是在泥地里拖了一圈的稻草。衣服是百衲衣,裤子遮不住膝盖,裤管上无数破口和补丁,全身只如裹了一层破床单一般。在这刘家村里,要数谁家孩子最不讲究,那肯定非狗蛋莫属。放在五百年后妖魔鬼怪横行的社会里,这种穿著或许会被人们当成潮流,不过在大明朝嘛,人们向来是先敬衣衫后敬人的。

    走过宣府城郊的村村寨寨,从没出过村的狗蛋这回看了个痛快,刘家村附近宣府辖区的地理环境,也逐渐在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原来宣府作为明初九边重镇之一,往北即是燕山余脉和长城。刘家村还在宣镇以南,刚好在山麓河流的冲积平原上。一条甯川水从北向南,远远可见芦花荡漾,水车吱呀,渔歌不绝。抬头北望,高耸的山脉横亘在无垠的大地上,巍峨的雄城远远矗立,让人心生敬畏。有诗云:

    甯水南流雁北征,

    天生怪力拔雄城。

    人道渔阳沦汉鼎,

    此地先降李自成。

    一路上,狗蛋兴奋得跳来跳去,蔡婆子则又拉又打。两人一路,活像刘姥姥领着板儿去贾府访亲戚。

    终于来到集市上了。清晨出门,此时日头不过杆,集市刚刚热闹起来。这集市不过是小半条街,在一个较大点的村社入口,有几间用作铺面的民房而已。

    朱丰见惯了后世的人山人海,对于这种乡间草市颇为瞧不上眼,不过内心中狗蛋自带的兴奋感依旧让他问东问西,嘴巴停不下来。狗蛋问一句,蔡婆子就答一句:

    “婆婆,那是什么呀?”

    “那是花边席,只有小媳妇才会睡的。”

    “婆婆,你看这个好漂亮啊。”

    “这是竹蜻蜓,专门骗你们小孩子钱的。”

    狗蛋腹诽道:我的钱?放了这么久的牛,怎么从来没见过钱呢。

    “婆婆,那是什么呀,闻起来好香啊。”狗蛋一闻到烧鸡的味道,腿都动不了了。

    “别问别问,小孩子家哪有那么多话,快走……”

    就这样逛着,蔡婆子终于在布摊前面停了下来。狗蛋看了看,摊子上主要是灰布和白布,一点带鲜亮颜色的都没有,也符合预期。在大明朝,鲜亮衣服不是谁都能穿的。青色阑衫只有秀才功名的人才能穿,红色、紫色、黄色的衣服,普通人也就只能羡慕。就连刘员外,日常不过一件灰白的儒服方巾而已。

    集市上的人,却也不都穿灰白色的衣服,也有不少身着彩色衣衫的中年妇女,和一些衣着鲜亮的男人,大致可以看出来,是大户人家底下的奴仆。

    一株松树孤零零矗立在路边。在松树旁边的茶馆门口,狗蛋注意到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人,正在一边喝茶,一边观赏集市的景致。那少年目若中秋之月,面如隆冬白雪,眉如利剑,唇如丹砂,身披蜀锦,头戴玉冠,一眼望去,模样着实让人赞叹,在整个集市中如鹤立鸡群。

    事实上,不止狗蛋一人注意到这个少年,周围还有不少村民也注意到,然后吃瓜群众们纷纷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赞叹道:

    “小公子好俊俏啊,成亲了没有啊?”

    “小公子是哪家的,怎么从前没见过啊?”

    那少年慌忙起身,朝众人拱手道:“在下孙世芳,右卫人。今日来同窗家作客,同窗去集市上采买些礼物,我再次等候。路过,路过。”

    “还是个读书人呢……”众人在指指点点中散去,留下那小少年长须一口气,继续喝茶。拿起茶杯时,他突然看见了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小孩儿正好奇地看着他。那小孩衣衫破烂,脸颊瘦削,浑身脏兮兮的,两只眼睛却黑亮,忽然扭头就钻进人群中消失不见了。

    孙世芳?狗蛋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两世记忆,都没听说有这个人,看来也不是历史名人,便撇撇嘴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蔡婆子捧着一匹布,一篮子菜,一摇一摆往回走。狗蛋也累了,拖着步子低着头,显得心事重重。两人一路无话,等回来时,天色已将晚。却见刘家宅子里的下人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一问才知,原来是大少爷要回家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