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10章 阁老定计立兴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杨廷和见过太后。”

    张太后威重,神色倨傲地坐在仁寿宫主座上,大明三十年独后的压迫感立刻充盈在整个大堂间。杨廷和默默感叹,与正德皇帝相比,今日的太后才更像个正儿八经的皇帝。

    “杨廷和,你说说看,新皇帝要立何人?”

    “回太后,大行皇帝临终前曾留有遗诏,以兄终弟及之义迎立兴王。”

    张太后冷笑道:“既是大行皇帝遗诏,尔等阁臣为何不遵旨而行?何故非要来见哀家一个女流之辈。”

    杨廷和内心苦恼不已,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诏书虽有,却未曾加盖玉玺。”

    太后皱了皱眉,并未说话。

    当日,当蒋冕去豹房见过正德皇帝之后,便立刻归家,闭门不出。直至前几日,方才捧着一份没有加盖宝玺的诏书,来到内阁之中。

    “介夫啊,兄弟我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蒋冕皱着眉头将诏书递给杨廷和转头便走,只留下杨廷和一个人目瞪口呆。直到打开那份圣旨,杨廷和才发现,原来司礼监没有盖章。

    这道旨意如果由内阁发下去,就是矫诏。内阁是没有权力命令司礼监盖大印的,要想颁行,只能去求太后。

    可如果自己拿着这份圣旨去找太后,那就变成了杨廷和自作主张起草诏书择立皇帝,自己就成了霍光,成了青史之中人人喊打的权臣。

    朱厚照真是到死都不消停啊。

    杨廷和犹豫了。在经历了两日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暗下决心:既然逼我当权臣,那我索性就当这个霍光,一展平生之志。

    于是,在太后终于扛不住,宣自己觐见之后,杨廷和说出了那句只有权臣才会说的话:“诏书虽有,却未曾加盖宝玺。”

    见张太后不答,杨廷和也只能无奈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古之贤后皆深明大义,本朝亦然。如当年土木之变时,孙太后临危而立景泰,方才挽回危局,有此一举便不失贤后之名也。当今天下,太后为尊,敢有武?茁朗现?疽?俊

    “大胆!”张太后怒斥道。

    杨廷和赶紧跪下,紧闭双眼。良久,张太后幽幽地说:“将诏书呈上。”

    杨廷和赶紧双手奉上那份蒋冕带回来的诏书,张太后读到一半,便心力交瘁地说:“罢了罢了。传旨司礼监,加盖宝玺,颁行天下。”

    “臣谢太后恩典。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太后冷笑道:“择皇帝者,不似人臣也。”说罢,便由身边的太监扶着,退回了后堂。

    ……

    内阁之中,蒋冕依然告病在家。华盖殿大学士梁储拱手对其他阁臣说:“老夫愿走一趟安陆州,迎回兴王殿下。只是这京师的事,就要拜托诸位大人了。”

    杨廷和对梁储拱手一礼表示感谢。此时此刻,京城局势错综复杂,梁储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也在情理之中。

    等梁储离开后,毛纪上前,对杨廷和不忿道:“老狐狸,我等文臣的脸都被他给丢尽了。”

    杨廷和摇摇头叹口气,说:“算了,不给咱们添乱就算不错了。诏书已经到手,如今最要紧的,是掌控朝局。”

    毛纪神色肃穆点头称是:“我看王琼不能再留了。”

    杨廷和微微点点头。

    一日之后,内阁收到了几十份弹劾户部尚书王琼的奏章,王琼停职待劾。接下来兵部尚书王宪也跟着受到弹劾,自请去职。朝野上下,无不惊恐,皆不敢违逆杨廷和的意见。

    .

    经过两日加急赶路,狗蛋一行终于来到了大明帝都煌煌京师。五百年前的北京风物确与后世极不相同,对于朱丰来说,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此时的官话乃南京话,而京师民间的口音也与南京话更类似。这种带着入声的古音,朱丰前世的家乡方言中也大量存在,所以并不陌生。

    除了口音,就是城建了。北京城的城建比后世七个环的规模要小很多,即使是喧嚣的大街上,抽芽的旱柳也透着某种宁静的感觉。

    走在真实的北京城中,前几日充盈在心中的惶恐与焦虑顿时消减了不少。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概只有在这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才能切实感受到吧。

    马车载着狗蛋来到一桩高门大户门前。透过车船,狗蛋瞥见这家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上头写着“张宅”二字。

    “殿下,我们到了。”

    “这里是谁家?”狗蛋问道。

    “这是司礼监张公公宅邸。”何百户答道。

    狗蛋下了车,并不走大门入,而是随何百户再行几十步,来到院墙西侧的角门。何百户轻车熟路,与那门子耳语几句,狗蛋只听到了“带我们去见张公公”,便知自己即将要去见的是一个太监。

    何百户领着一身素服的狗蛋穿越了前院宅邸间的楼阁亭台,狗蛋忍不住四处张望,觉得这所北京的院子,倒是有浓浓的江南园林风格。

    院子里佣人杂役进进出出,狗蛋随何百户往一处小院子里走去,院门口,一个管家角色的人拦住了他们,说道:“何大人,请等一下,老爷正在会客。”

    何百户施礼之后,拉着狗蛋站在一旁等候。不多久,一个与何百户穿着类似的军官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从院子里出来,那军官看起来有些沮丧。

    狗蛋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面试。

    何百户领着狗蛋入内,院子里的石桌旁,坐着一个衣着素练的老人。那老人面白无须,延伸慈祥,微笑地看着狗蛋。那老人不是旁人,正是张永。

    “下关何间臣,携皇子殿下归京,特来复命。”何百户单膝下跪道。

    “嗯。”张永答应了一声,便放下手中的茶杯,招呼还站在他面前的狗蛋道:“这位皇子殿下,走进些,让杂家看看。”

    狗蛋不为所动,只站在原地,直视着张永。这个张永是司礼监的太监,应该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所宠幸的人。后世的朱丰对这类人并无好感,也不敢亲近。

    张永见状,嘴唇微微翘起,也不说话,端起刚刚放下的茶杯,只是喝茶。

    何百户还跪在那里,见张永端茶送客,立刻急了,连忙替狗蛋辩护道:“公公赎罪。山野孩童,不知礼数,得罪了公公,还望公公莫要计较。”

    张永冷哼一声,问道:“他可有什么信物?”

    何百户大喜,答道:“有一块玉佩,上面可着大行皇帝的名讳。”

    张永眼神微微亮起,可依旧不动声色,只是说道:“区区一块玉佩,何足为凭?”说罢继续喝茶。

    狗蛋见状,内心中失望至极,转头便走。

    “等等!你以为这是你能随意进出的地方吗?”张永提高声音斥道。

    狗蛋转过身来,丝毫不祛。张永有求于自己,所以他不会因为这些细枝末节的礼节问题就把自己怎么样。“俺只是个山里的放牛娃,张公公是皇城里的贵人,难道还要为难俺吗?”

    “你待怎样?”

    “俺要回去放牛。”

    张永突然哈哈大笑,起身走上前来,凝视着狗蛋的脸,又捏了捏狗蛋的下巴,叹道:

    “像,真是太像了。不想我大明朝的皇位,竟要落在你头上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