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28章 新旧人头拜码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一早,狗蛋被告知要去拜见太后和皇后。登基大典定于三日后在皇极殿举行。

    狗蛋穿戴整齐,坐上步辇,晃晃悠悠来到仁寿宫。宫门外宫女宦官迎驾的迎驾,传唱的传唱,在前呼后拥之中,狗蛋来到步入仁寿宫大殿内。

    太后一扫过去几日的素雅装扮,特地打扮地贵气逼人。皇后也是凤冠霞帔,坐在太后下首。

    狗蛋心道,这场人伦大戏,该演还得演完。趋步近前,狗蛋跪下,两手面前抱拳,正色道:

    “大明太祖皇帝第十一代孙,宪宗皇帝之玄孙,孝宗皇帝之孙,大行皇帝之元子朱载酆,见过祖母慈寿皇太后,母后皇后娘娘,祝祖母与母后万寿金安。”

    太后都看傻了,皇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立刻恢复了严肃的面容。狗蛋心道,感谢以前看过的现代古装剧,在创造高潮情节方面确实有一手,不过在真实的古代似乎并不适用。

    张太后的声音温柔亲切:“乖孙儿,别跪了,快来给祖母看一看。”

    狗蛋遂起身,来到太后身前。太后把狗蛋拉到身侧左瞧右瞧,对皇后笑道:“这一打扮,看着俊俏多了。”

    狗蛋心想,人靠衣装马靠鞍,可不就俊俏了嘛。

    张太后问狗蛋道:“皇帝即位的大典可有大臣来通报过细节?”

    狗蛋摇摇头,答道:“全凭太后和母后作主。”

    张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又道:“皇帝也没有生母,小小年纪一个人住在乾清宫中怎么叫人放心?不如住到仁寿宫里来,由哀家照看?”

    狗蛋心里一阵羊驼奔腾而过,面上却依旧笑意满满,道:“固所愿也。只是大臣们若要相见,恐内外交通不便。孙儿年纪小,无法做主,父皇遗诏蒋冕、王琼等为辅政大臣,此事还需他们的同意方可。”

    年纪小的劣势就是这样,人人都想要掌控你。自己还没登基呢,太后就来出难题了。今日太后的要求,涉及到自己未来十年的人身自由,绝对不能轻易答应。把皮球踢出去,让太后和辅政大臣去争抢吧。

    太后脸上闪过一丝怒意。她本意在皇帝登基之前,先引诱皇帝同意由自己这个名义上的祖母监护,再拿皇帝的话去压辅政大臣。

    在整个午门之变中,太后曾经的外援兼准盟友杨廷和失势,张氏外戚又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此时的太后力量不足,权威有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下一道懿旨就一言九鼎。此时撕破脸皮去和辅政大臣争抢,如果输了,就是一败涂地。

    太后道:“咱们是天家,可不能事事由着大臣做主。”

    狗蛋一听太后这话,说得实在高明,简直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太后虽有威胁,但正因为有自己,她才能进一步被晋封为太皇太后。在皇族整体利益上,太后与自己是一致的。

    狗蛋这时突然想到了《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的一句台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才坏了”。现在看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因为这才是世界的真实面貌。

    之前的话虽然拒绝了太后,可太后说得也不错。太后毕竟是太后,是大明朝的脸面,应该引为奥援,而非据为敌手。如果把她推到辅政大臣那一派联合起来对付自己,也殊为不智。

    “祖母所言甚是。我见外朝臣子,各个学问精深,每次见到他们,我都因为害怕而腿软。如果有太后和母后在,给我撑腰,就好了。”

    狗蛋进行了一次让自己感觉非常恶心的表演:撒娇。他一把猴在了太后怀里,还往太后身上拱一拱。太后非常满意,好一番抚慰,道:“我看哪个大臣敢说三道四!”

    狗蛋站好,正色道:“不如这样,我向太后讨几个人在乾清宫中照顾我,让他们时时向太后报备,也好兼顾大臣,同时教太后安心。”

    狗蛋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太后在自己身边安插几个眼线,随时掌握自己的动态,这样不就行了吗?反正自己是不可能住在仁寿宫的。

    太后沉默良久。这个方案她不是没有考虑过,可这样做哪有自己直接控制住皇帝来得万全。不过,张太后自知,她想要掌控皇帝,旁人也要掌控皇帝,总不能让那些拥立了皇帝的人到头来居然是为了自己打工。

    于是,张太后咬咬牙认了,并一口气把乾清宫中的宫人们全换了,都安排上了自己的人。这样,皇帝虽不在仁寿宫,却也胜似在仁寿宫了。

    狗蛋并不介意身边都是别人的人,因为他一个七岁放牛娃只身来北京,本也不存在任何属于自己的势力。狗蛋唯一需要知道的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谁的人”。

    张太后办了一件好事。现在狗蛋对于乾清宫中所有宫人的背景都一清二楚,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啊。

    外朝,京师内外,杨廷和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蒋冕和王琼的门生故吏则受到了不小的提拔。还在路上的华盖殿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因为遵照杨廷和的矫诏,前往安陆迎接兴献王,而被蒋冕罢官。武英殿大学士毛纪下狱,少保乔宇自请去职。王琼特意要求下狱之前提督三边、与王琼有过节的彭泽,这一提议得到了江彬的支持。

    一夜之间,朝堂形势天翻地覆。京城官员们纷纷拜访各个山头,一时之间,新朝红人江彬、王琼、张永、王宪、杨潭、蒋冕等,均门庭若市。

    作为辅政大臣,王琼是肯定要入内阁的,这样吏部尚书的职位就空缺了出来。王琼向其他几位辅政大臣大力举荐了如今正乡居闲住的王守仁。张永之前在平宁王叛乱的时候,与王守仁有过短暂接触,也对王守仁赞赏不已,说他有经略之才。

    蒋冕对于吏部尚书的人选另有考量。他希望让自己当年在翰林院的同僚石?出任吏部天官。

    本质上,蒋冕的意图是要接收之前由杨廷和所领导的清流派,而王琼则一直代表历任地方要职升任中央的“循吏”派。

    江彬对文臣的职务并不感冒,他只盯着自己在五军都督府的职位和国公的爵位。江彬唯一记得王守仁的,便是之前随正德皇帝南下,御驾亲征平宁王之乱的时候,王守仁在正德大军到来之前,就已经独自干翻了宁王的十几万“大军”,这让江彬很不爽。

    所以,江彬与蒋冕的意见一致,反对王守仁出任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尚书。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同意由石?出任吏部尚书,王守仁出任兵部尚书。

    此外,毛澄去职之后,礼部尚书一职空缺,内阁在杨廷和、梁储、毛纪纷纷倒台之后,也需要新的人选入阁。商议几轮之后,所有人一致同意由左都御史王?任职礼部,请居家闲住的杨一清出山入阁。

    如此,正德十六年皇权交界的权力洗牌终于落下帷幕。

    三日之后,狗蛋在皇极殿登基,年号绍治。

    太后张氏被册封为慈寿太皇太后,夏皇后被册封为皇太后。张氏外戚建昌侯张延龄因护驾有功,升为昌国公。

    江彬晋宁国公,署中军都督府,提督三大营。

    内阁首辅蒋冕,次辅王琼,三辅杨一清。

    吏部尚书石?,户部尚书杨潭,礼部尚书王?,兵部尚书王守仁,刑部尚书张子麟,工部尚书李遂。

    张永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封为侯官伯,提督九门、提督东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