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47章 故事引出边疆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左顺门前,王琼与蒋冕并排而立,等待光禄寺赐饭。

    蒋冕低声道:“德华何必非要便宜了江彬一干人?武人做大,非国之幸事。”

    王琼道:“敬之啊,你是靠着先帝遗诏上位的。若皇上站不稳,兴王登基,你又会是个什么下场?”

    蒋冕沉声道:“老夫所虑,乃千秋万载之事,非为个人身家。皇位更迭,无非几人之祸,虽祸及我等,但祸不及天下。老夫甘做当年的少保于谦,在所不辞。”

    当年于谦在夺门之变时,明明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默许了政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景帝重病无子,江山迟早要交还回堡宗一系。如果他发兵阻止夺门之变,则堡宗连带他儿子朱见深就都杀青了,所以于谦才选择自我牺牲。

    蒋冕的意思是,由正德皇帝养起来的武将集团,并未随着正德皇帝的离去而被清算,反而在午门之变后愈发势成起来。皇位变更,死的只是他们这些从龙之臣,但武人乱政,则要天下大乱。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计,他也愿意做于谦,牺牲个人,为大明文臣们撑起一片天空。

    如果是个年轻的小官,听了蒋冕的话,可能深受感动、从此死心塌地。但王琼可不吃蒋冕这一套。王琼冷笑道:“蒋阁老这些话,还是去说给兴王殿下听吧。”

    在王琼的心中,蒋冕与杨廷和是一类人,但他比杨廷和少了几分担当,多了几分虚伪。

    说到底,兴王一旦登基,他们这些人就都完了。兴王不可能留着蒋冕,所以蒋冕也不可能真的容许兴王威胁小皇帝。蒋冕刚才的那番话,不过是站在文臣的共同立场上,劝说王琼的话术而已。

    饭后,经筵继续举行。下午讲史,狗蛋重新在御座上坐好,兴王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贾咏上前道:“臣贾咏,请为皇上讲《贞观政要》。”

    狗蛋揉了揉已经有些发胀的脑袋,点点道道:“贾师傅请讲。”

    贾咏道:“皇上学了一上午,饭后又要学,着实有些疲累,故臣为皇上讲一个故事,供皇上消乏。”

    狗蛋笑一笑,并不说话。

    贾咏于是开始摇头晃脑:“贞观七年,秘书魏征曾与太宗皇帝论古今治理之得失。太宗皇帝问魏征,如今天下初定,百姓穷困,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恐怕不能施行教化,而应该厉行法制。皇上猜猜魏征怎么说?”

    狗蛋道:“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恐怕不是太宗皇帝的原话吧?”

    贾咏笑道:“是臣为了让皇上听懂,故意这么说的。太宗原话是,‘造次不可致化’。”

    狗蛋摇摇头道:“俺娘带着俺在乡下时,若无乡民们庇护,怕是活不到今日,哪里还能来京城,住在皇宫里享受荣华富贵?”

    贾咏道:“皇上历经困厄,了解民间疾苦,乃大明之幸也。太宗皇帝,世家出身,以为学在官府,草民百姓便不通礼义,不可致化。然魏征对太宗皇帝说,越是困厄的百姓,越容易教化,只因为百姓饥馑,担忧死亡,故心念教化。”

    狗蛋点点头表示认同。

    魏征的这个道理,在任何时代也都成立。权贵是没有祖国的,中产们有选择的权力,底层百姓永远是最爱国、最盼望安宁的一批人。国家一旦有难,权贵们狡兔三窟,中产们也可以润,底层却只能扛啊。

    贾咏又道:“臣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太宗皇帝以为,魏征说的有道理。宰相封德彝却驳斥了魏征。封德彝说,世道在三代以后就变了,所以不能用三代之法来治理国家。秦朝用法家,汉朝则霸王道杂用。不是秦汉的君臣们不贤明,而是因为人心不古,百姓再也教化不了了。”

    狗蛋好奇道:“太宗皇帝最后采纳了魏征的话,还是那位封宰相的话?”

    贾咏道:“魏征雄辩,说三代以后,凡是行王道的,都能成功,行霸道的,都失败了。比如夏桀,商纣,秦皇,隋炀,这些霸道之君,无不身死国灭。而行王道的,如商汤,周武,汉文,无不开创盛世。是故太宗皇帝采信了魏征之言。”

    狗蛋点点头,笑道:“贾师傅的故事讲完了吗?”

    贾咏道:“这故事还有一个结局:太宗皇帝行仁政,以教化治天下,不过数年时间,海内康宁,突厥破灭。太宗皇帝对群臣说,贞观初年的时候,人人都说天下初定,当行帝道,不可行王道。只有魏征劝我,要我行王道。如今行了几年王道,连突厥的酋长都做了唐宫前的带刀侍卫,其部落衣冠皆仿效华夏,这都是魏征的功劳啊。”

    说罢,贾咏再拜,道:“皇上,臣的故事讲完了。”

    殿内出奇的安静。狗蛋也被贾咏说的这个离奇的结局给惊到了。

    “行王道,竟连突厥都教化了吗?”

    贾咏道:“这是太宗皇帝亲口说的,可见不假。”

    “那我大明行的是霸道还是王道?”

    贾咏退后,礼部尚书王?上前道:“回皇上,太宗皇帝所言,不过是恭维文臣而已。王道之行,只能在礼义之国。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岂能以教化之?”

    狗蛋问:“那太宗皇帝又为何说,突厥衣冠效仿华夏,突厥酋长做了唐宫侍卫?”

    王?道:“太宗皇帝命李靖发天兵大破突厥,方才有突厥人拱手称臣,尊太宗皇帝为‘天可汗’。”说罢,王?扭头望着贾咏问道:“贾大人为何略去这一段不说,莫不是要故意误导皇上吗?”

    贾咏道:“老夫不过是按照《贞观政要》如实讲而已。”

    狗蛋冷哼一声,起身对文武群臣大声道:“既如此,我大明是不是也要遣一上将,发兵哈密,攻打吐鲁番?!”

    “不可!”

    蒋冕赶紧站出来,拱手对满堂道:“诸君动辄言兵,又有谁在意天下钱粮?”

    狗蛋捋一捋气息,重新坐回座位。贾咏非常有眼力见,在合适的时候引出了合适的话,逼迫蒋冕亲自下场。发兵哈密,如果在此形成公论,那蒋冕也无能为力。

    蒋冕一正衣冠,拱手对狗蛋道:“自先帝起,虽则查抄刘瑾获得了一些银钱,但太仓日益空虚,也是不争的事实。先帝驾崩后,修康陵便花去百万两,今年乾清宫才刚落成,也有一笔尾款要付。此外,皇上登基大典,虽则草率,上下也有几万两的花销。如今户部已是入不敷出,不知杨大人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杨潭冷笑道:“回皇上,户部虽然困难,但挤一挤,征讨吐鲁番的银子还是有的。再不济,让东南数省提前垫付一些夏税,再苦一苦百姓,也就行了。”

    “还要再苦一苦百姓?”

    蒋冕怒道:

    “陈九畴前番上奏,力陈哈密事,本阁岂能不知?然朝廷所虑,又岂只哈密一隅?如今天下花销,仅赖东南数省,然东南之人非我大明子民乎?朝廷不见,东南之民已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仍不够西北军需之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