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73章 伴书郎纸上谈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李子简单将廷议过程当着众人的面复述了一遍。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怀好意地望向了王阁老的孙子王佳和宁国公的儿子江然。王佳自觉有愧,脸瞬间就红了,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江然则很兴奋,起身朝小皇帝拱手道:“皇上,臣请随军出战!”

    小皇帝见状,拍手笑道:“宁国公果真是虎父无犬子。等然哥哥再长几岁,也能披甲上阵了。”

    西宁侯宋良臣与东宁伯焦洵两人同岁,都年方十五,刚刚袭爵,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一听江家子弟请战,也纷纷出列道:“臣请随军出战!”

    小皇帝摆摆手道:“谁去打仗,朝廷诸公自有安排,朕说了可不算。既然列位请战热情颇高,今日,咱们不妨纸上谈兵,解一解闷。”

    贾咏依旧闭着眼睛在座位上抖腿哼小曲儿,在场没有任何人理会他。众人一听皇帝要纸上谈兵,都很好奇,这要怎么个谈法呢?

    小皇帝对小李子耳语一番,小李子心领神会,立刻跑去拿来小皇帝前几日描摹的一张西域地图。这张地图与《大明一统志》中的那些地图风格完全不同。具体来说,《大明一统志》中的地图长这样:

    而小皇帝搬来的地图长这样:

    这幅地图上有图例,有标注,色彩丰富,山脉、河流、沙漠、城镇一目了然,形象生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这么形象的地图,也不知道小皇帝是从哪里弄来的。

    朱载酆道:“诸位请看此图。如今,吐鲁番已攻破哈密,关西七卫尽入其手。朝廷要遣一员大将收复哈密,与满速儿决战。诸位若是领骑兵三千骑,步卒七千人,出征西域,这场仗该怎么打?”

    说罢,小皇帝笑呵呵地坐回御座上,学着贾咏的样子翘起二郎腿,闭上眼睛哼小曲儿。今天,不管在场众人商议的结果如何,总是可以观察这些武勋子弟对于领兵作战的见解。

    贾咏睁开眼睛,冷哼一声道:“儿戏。”说罢,继续闭眼装睡。

    朱载酆不以为意。会纸上谈兵的将领不一定有领兵的能力,但有能力的将领一定会纸上谈兵。

    众人见小皇帝以军国大事相询,一下子都懵了,纷纷盯着地图看,在脑海中制定行军作战的计划。不过,哈密地处边陲众人对于西域地理都不了解,骤然看见此图,不得不花一番功夫在脑海中建立起西域地形地貌的轮廓。

    西宁侯宋良臣抢先发言:“启禀皇上,臣家曾经世代镇守河西,故臣对西域有些了解。河西走廊有塞上江南之称,乃是因为祁连山上的融雪在山麓汇聚成河流,形成大片草场。故大军在河西可得到补给。”

    众人一听,心道完了。西宁侯一出场,西域战事还轮得到他们来指手画脚吗?

    小皇帝拼命点头,眼光带着期许以示鼓励。

    宋良臣咽了一口口水,声音有些发颤,接着说:“从嘉峪关向西到敦煌,即此图中的沙州,共有八百里路程。这一路有一条党河流过,可以得到水源补给。朝廷在这条路上设置了大量堡垒,满速儿难以攻破,要想袭击肃州,就只能绕行,孤军深入。”

    这就是信息差带来的优势。西宁侯有家学渊源,对河西情势非常了解,这是旁人不能及的。今天的这场纸上谈兵,似乎要变成宋良臣一个人的讲座了。

    “故大军一路行至沙州,大体安全无虞。出沙州后,到哈密,又有八百里的路程。这一路全是戈壁滩,满速儿一定会在这一路上引骑兵来袭,破坏我军携带的粮草和水,乱我军心。八月酷暑,我军多不习西域风沙。等到我军战战兢兢走完这八百里路,行至哈密,人困马乏之际,满速儿可以逸待劳,与我军决战。”

    彰武伯杨质十四岁的儿子杨儒现在对宋良臣颇为敬佩,看他的眼神都在放光。杨儒问道:“宋大哥,满速儿在哈密有多少军队?”

    宋良臣赶紧回答道:“东察哈台汗国总共也就一两万兵马,他还要防备西边的萨伊德部,就算倾尽全力,也不过万把人。我大明经营河西已逾百年,肃州当地可以调动的士卒便有上万人,再加上京营骑兵三千,步卒七千,在人数上完全胜过吐鲁番。”

    东宁伯焦洵疑惑道:“满速儿屯兵哈密,一片不毛之地,他靠什么补给呢?”

    宋良臣摇摇头道:“哈密可不是不毛之地,当地有天山融水,在山麓形成绿洲、草场,兵卒可以屯田,牧人也可以放牧。”

    陈维藩颇为不屑道:“说么这么半天,还是没说怎么打这一仗。到头来让那满速儿以逸待劳,这叫什么策略。”

    十四岁的潘仲骖不忿道:“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我看宋大哥说得不错!”

    刘望之也点点头。总得来说,文臣子弟面对兵法都十分沉默。王佳红着脸,想他一个小阁老,面对军国大事,还是比不上人家西宁侯有见解。这时,王守仁当日劝解他的一句话突然回响在耳畔:

    “你在皇帝身边,将来能看到的风景,要比我等老头子们所见所闻,精彩得多啊。”

    王佳此时突然明白了王守仁的意思。在皇帝身边看到的风景,确实与从前书斋中的不同。

    被陈维藩怼过,宋良臣顿时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掰下去。这仗还能怎么打?不就是硬打嘛。他能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么多。

    宋良臣道:“皇上,臣以为大军出沙州时一定要多带补给,尤其是水,需要带足七日之用方可。八月天气干燥炎热,如果水袋被破坏,军心必乱。最好能有扛得住弓弩的战车保护给养和水袋。沙州到哈密一线,地处两座大山脉的谷口,风沙极大,需要多找几名向导,以防迷路。”

    小皇帝微笑着点点头道:“宋卿说得周全!”

    陈维藩上前道:“皇上,以臣看,不必打这种呆仗。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若让臣来领兵,臣便将七千步卒布作疑兵,置于沙州一线惑敌。臣自领骑兵三千,只带七日补给,走北路轻装简行,奇袭哈密,定可一举犁庭扫穴!”

    小皇帝笑道:“陈卿有勇略,有奇谋,此计听起来不错。”

    说罢,小皇帝看了看在场众人,似乎江然还没有说话。朱载酆笑问道:“然哥哥,要是你来领军,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打法?”

    众人齐刷刷看向宁国公家的这位公子。

    江然上前,拱手正色道:“回皇上,臣会选择宋侯爷的打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