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千古一帝从卖官开始 > 第三十二章 免赋赈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益州。”

    不待张让说完,刘焉便似是早已想好了一般说道。

    “益州?”

    张让不由愣了一下,疑惑道,“益州与京师之间非但路途遥远,道路也不太通畅,虽有天下闻名的蜀锦,但在十三州中实在算不上物资丰饶之地,又因地处边境,还时常有不开化的蛮族侵扰,刘太常怎会想去益州?”

    言外之意就是,益州这地方油水恐怕不大,兄弟花这么多钱、又托这么多关系促成此事,只怕是没多少赚头吧?

    “张常侍说笑了,我建议陛下重置州牧并无半点私心,如今天下四处常有逆贼生事作乱,身为汉室宗亲,我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上,迫切希望能够为陛下分忧。”

    刘焉正色说道,“正因益州路途遥远,道路不通,我才会选择前往益州为牧,若益州能够在我的镇守之下安定稳固,也算是为陛下分了些忧虑,令陛下的天下更加安宁。”

    “这……”

    张让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便露出会意的笑容,拱手道,“刘太常真是高风亮节,张某自愧不如。”

    说着这话的同时,他在心中偷偷呸了一个。

    刘焉啊刘焉,若是旁人说这些话我或许还能相信五成,至于你嘛……蛤蟆围着老鳖转,你跟我装什么鳖孙?

    “张常侍谬赞。”

    刘焉还了一礼,面不改色。

    选择前往益州为牧的真实目的,自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原本他是打算前往更加偏远的交州为牧的,求得就是一个天高皇帝远,到了那地方谁也管不着,他就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另外。

    刘焉的鼻子很灵,他已经敏锐的嗅到了汉室天下摇摇欲坠的气息,担心哪一天真的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宗亲他恐怕要给大汉陪葬,因此此举亦是躲避世乱、独善其身的手段。

    只不过前些日子他忽然又在民间听到一种传言:“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于是心思便跟着躁动起来,当即改变主意决定前往益州为牧。

    而在历史上,刘焉也的确这么做了。

    “汉灵帝”驾崩的两年后,献帝在位董卓专政期间,刘焉便私下造了千余辆天子才有资格乘坐的车具,表现出了称帝的野心,不过他的能力实在配不上这样的野心,最终并未成功,三年后发背疮而死……

    ……

    次日天不亮时。

    刘宏已早早起来,在宦吏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吃饭穿衣。

    今日既是朝会,自然不能像平时一样常服加身,他得穿上特制的冕服,戴上略显承重的冕冠,还得佩戴一系列诸如蔽膝、佩绶、赤舄等之类的装饰。

    总之非常麻烦,宛如演员上台前在化妆间的准备工作。

    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半个时辰,等到一切准备停当时,已经快带了卯正时,走出殿门时东方的天空正泛起了鱼肚白。

    接着刘宏又坐上早已在殿外等待多时的“天子一号”,一路摇摇晃晃向南宫的崇德殿行去。

    等好不容易到了崇德殿时。

    近百名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官员早已手持笏板在殿内等待,武官立于西侧而面朝东,文官立于东侧而面朝西,呈夹道迎接之势,高呼“恭迎陛下”。

    此时刘宏依旧不必下车,“天子一号”将直接驶入大殿从文武百官中间穿过,最终来到正位之下,再由小黄门蹇硕小心将刘宏扶下。

    刘宏移步来到皇位之前方才转身面相百官。

    文武百官再躬身高呼“参见陛下”。

    “众卿免礼。”

    刘宏抬起双手应下,方可转身绕过案几落座。

    唯一令刘宏有些郁闷的是,虽然“汉灵帝”喜好胡物,西园中也多是些胡床胡椅,但崇德殿内的“龙椅”却还是只能跽坐的坐垫。

    跽坐就是跪着坐的姿势。

    以至于此刻他先坐下,看起来多少有些像是在给下面的官员下跪……

    好在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

    待他坐好之后。

    “落座!”

    骞硕又对下面的官员高呼一声,众官员齐呼“谢陛下”,这才纷纷跽坐于早已准备好的坐垫上。

    接下来又是一些礼节性的东西,朝会终于正式开始。

    “陛下,右扶风太守王渝有事起奏!”

    立于西侧的一名年近五十的官员率先站起身来,来到中央躬身说道,“今年右扶风屡遭以汉阳人王国为首的凉州叛军劫掠,百姓本就度日维艰,好容易临近秋收之际,怎料上月又天降蝗灾,地里庄稼被毁了十之七八,只怕难以为继,因此臣恳请陛下免除右扶风一年田赋,并请求陛下下令放粮赈灾,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灾情啊……刘宏微微蹙眉。

    蝗灾的确是个问题,并且这种灾情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便很难控制下来。

    何况右扶风的蝗灾还发生在上月,就算刘宏真有什么办法,现在再派人前去救治也已无济于事了……

    这便是这个时代最为尴尬的地方:信息传播速度太慢。

    以至于很多事情已经发生,甚至已经发展到了难以补救的地步时,朝廷这边才能收到消息,做出的决策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必须得想个办法先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眼下还是应该先解决朝会的问题,方才右扶风太守王渝看似只是奏请了一个问题,实际透露出来的却是两个问题:

    一、凉州叛军已经到了不能坐视不理的地步。

    右扶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司隶部,属于京师三辅之地,这等于叛军已经杀到了大汉客厅,非尽快解决不可。

    不过据历史记载,以王国为首的凉州叛军将会在大约三月之后围攻右扶风陈仓,届时皇甫嵩与董卓将会将其击败;

    二、右扶风如今也成了灾区,需免赋放粮,救济灾民。

    这事朝廷绝对不能坐视不理,这既是朝廷的态度,也是百姓的指望。

    否则百姓看不到活路必然生乱,尤其是在目前的局势之下,许多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成为黄巾贼或加入叛军……

    当刘宏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下面的官员则都静静的注视着刘宏,等待他做出的反应,其中不少官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正常情况下面对灾情,皇帝能做的其实便只有免除天赋、开仓放粮。

    最多不放心派个人前去督办此事,实在玩不出什么花来。

    “右扶风郡府如今有多少余粮?”

    略微沉吟了一下,刘宏在官员们的注视下开口问道。

    “回陛下的话,府库中还有六万五千斛余粮。”

    王渝躬身答道。

    刘宏微微颔首,做了自认为必须要的决定:“既然如此,便免除右扶风一年田赋,再由右扶风郡府先拿出五万斛粮食赈济灾民。”

    “多谢陛下,陛下乃右扶风百姓之福!”

    王渝闻言立刻施礼谢恩。

    与此同时,刘宏则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要派个人去督办一下,免得有人借机中饱私囊……

    任何朝代这种事都是基操,甚至很多时候伍万斛粮食能有两万斛真正发放到灾民手中,相关的官员便已经是难得的清官了。

    就在这个时候:

    【大汉国运剩余:398天】

    【你的寿命剩余:398天】

    “?!”

    刘宏面色一变。

    视线中的几行小字骤然发生了变化,大汉国运非但没有因为他这免赋赈灾的决定增加,反倒骤减了100天!

    搞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