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风流 > 第126章 破例入殿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明一回到绥德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脸几天不见任何人,就是连马氏前来敲门,萧明也不回应一声。

    一失足成千古恨,萧明就连见梦璃一面的脸都没有了,功败垂成,再无入仕的可能,梦璃又怎么会接受一个毫无本事的小商贩呢。

    这时候萧明才发现借酒消愁当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脸几日浑浑噩噩,桌案上的酒瓶子换了一个又一个,而自己现在也确实在与美酒的相伴中,找到了慰藉。

    解试三场的答卷已经在富成的押送下顺利的道了京师,三场考试的答卷虽然都由礼部的人过目批改,但却是有明确的分工的,整个礼部的人分为四批,其中三批人分别负责批改三场考试的答卷,另外的一批人以礼部尚书为首的人负责审核复查。

    任务分配下来,大家就坐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批改工作。

    礼部尚书王韶正背着双手在屋子里来回的走动,这边瞧瞧,那边看看,倒也不是说王韶对手下的这些侍郎们不放心,只是职责所在,而这科举取士又关护乎朝廷的人才引入,既然身在其位便要竭力谋其政了,也顺便看看今年的考生会不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大人,您过来看看这个”。

    韩东阳负责的是这次解试第三场的答卷批改工作,前面的几个人立意平平,多事谈论些军队制度和调配的一些事情,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可是这一篇却让在礼部干了两年的韩东阳眼前一亮。

    “怎么了?”王韶见这一向爱做实事的韩东阳在批阅答卷的时候竟然激动的大呼起来,这可不像他平日里的处事风格。

    王韶细细的打量了下这篇策论,主要从大宋、西夏、北辽三国的军队兵种类型的强弱做出了分析,并对大宋克制其余两国应该做的兵种改良方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整篇策论共二十五张纸,字字珠玑,无一不深切中肯的点明了要害。

    就如这骑兵篇中讲的,大宋的骑兵在这三国中实力最弱,应该从根本的马匹来源上解决问题,大宋的马品种不行,不耐久跑,但是西夏和北辽的战马却匹匹悍勇无比,跨山川险谷如履平地,只要大宋引进塞外的剽悍马匹就可以解决大宋骑兵的问题。

    但是这进购塞外的马匹又需要通商贸易,只有鼓励大宋商人和塞外商人的马匹贸易就可以使得大批的塞外马匹流进中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个三五年估计也成不了事。

    还有这弓兵篇中讲的弓兵的装备问题就是提高弓兵作战能力的关键,弓兵所依仗的就是弓和弩,只要在弓的材料和弩的精准方面入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可以高精准,远距离的射杀敌人的先头部队。

    等等下面还有很多,王韶实在是看不过来了,这篇策论简直是堪称完美,要是再结合自己一直筹划的《平戎三策》那对付西夏收复失地,岂不是开疆扩土的厉害武器!

    王韶欣喜若狂,顺手将这篇策论拿起来在空中抖了抖,将目光落在了落款属名上“萧明?这个考生是叫萧明?”。

    王韶正想着什么,突然又有一位侍郎惊呼起来:“大人,这里还有一篇萧明的诗赋!”

    “哦?拿过来看看!”王韶一下子对萧明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便要再看看他的诗赋。

    “这......!”王韶在看到萧明诗赋的瞬间,简直是整个人都颤栗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

    王韶将答卷放在案上,激动道:“这字里行间是透露出他想带兵出征,上慰君王,下安黎庶啊,只是这后面那句‘可怜白发生’怎么感觉不太符合他现在的年纪呢,不像是个十八岁的小生,倒像个五六十岁的老丈,想来也是他一时兴起,慷慨激昂的一笔带过,未曾注意到这些细节罢了,不过此词确实不错,就是拿来排进翰林院,那也是名列前茅的名篇佳句,是个人才!”。

    还不等王韶高兴多久,身后又有一位侍郎开了口:“大人,这个萧明的《论语》《孟子》竟然只写了几个字,这可比同在一起考试的最差的哪个学生的还要差啊!”。

    “胡说!”王韶显然不相信一个诗赋策论俱佳的学生竟然会在这最基础最简单的《论语》《孟子》上只写了几个字。

    “大人您自己看呐!其他学生纵然答得不是很好,但是好歹也是写完了的,这个萧明只写了《论语》中的两句,《孟子》中更是只字未写,实在是不可思议?”侍郎就手中的答卷交给了王韶。

    王韶看了一眼,果然如侍郎所说,恐怕这件事情另有隐情,“难道......?”正当王韶陷入沉思,门外却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

    韩东阳看一眼来人,对王韶细声道:“大人,是吏部的富尚书来了”

    吏部和礼部平常时候是不是恁么往来的,平日里的工作更是各司其职,没有什么交织的地方,也就是在这每年科举考试的时候两个部门才会协作在一起。礼部负责总督考试和学生答卷的批改,吏部则根据礼部的提供的中举名单,量才安排相应的官职。

    可是现在答卷上位批改完成,更加没有登记名单,此时富成过来道让王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富成刚一走到,给在场的各位礼部的大人问候完毕后,就将王韶请到了一边说话。

    “富尚书,您这是......?”王韶不解。

    只见富成神情严肃道:“此番前来确实是有要紧的事,不知道王尚书在批阅审查复核答卷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之处?”

    “你说......萧明?”王韶这才想起,富成虽然是吏部的尚书,但是这次却是作为钦差大臣被圣上派去监考包括绥德在内的西北诸县的解试,而萧明又恰好是绥德人氏,刚才见萧明三场考试的答卷颇有疑点,此刻富成过来应该也是为了这件事。

    “不错,就是萧明!”富成本来想将事情的始末给王韶讲个清楚明白,只是这其中又牵涉到了自己的同乡刑部侍郎王一强,若是据实说出,王一强肯定会被罢官回乡,所以富成只将萧明中了他人暗算的事情说给了王韶听,到没有具体道出是哪个人干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