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成袁家嫡子,开局买下太守 > 第159章 十罪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你再说一遍。”王允惊讶的看着王盖,问道。

    “父亲,那些大臣同意捐赠粮草,不过他们有一个要求。”王盖重复了一遍。

    “是何要求?”

    “那些大臣联名上书要求撤免袁绍的所有官职以及爵位,其理由是袁绍讨伐董卓,名为匡正汉室,实则是沽名钓誉,以公谋私,不为人臣之举。”

    此话一出,王允疑惑了。

    他本以为那些大臣会提出一些刁钻的要求,万万没想到却是这样。

    在他眼里,这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件事。

    见王允不解,王盖出声提示道,

    “父亲可还记得,当初袁绍冒进追击董卓,兵败函谷关外一事。”

    王允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因为袁绍当初抢走了京中世家大族一笔钱粮,所以大臣们才......”

    这事当初在世家中闹得沸沸扬扬,只是因为王家那时候受董卓重视,家眷和钱粮都早早随董卓车队入了长安,所以王家躲过了这一劫,王允对此事也没怎么关注。

    “父亲,孩儿特意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当初袁绍所劫钱财,足有百万之巨,粮草更是多达三十万石!”

    王盖伸出三个手指,心中颇不平静,了解了这个内幕后,他是能够理解这些大臣们为何会有这一举动的。

    三十万石粮草啊,那都不是在吸世家的血了,那是在挖他们的根。

    “孩儿觉得之前那些大臣没有报复袁绍,只是在隐忍,顾忌我们与袁家的关系,现在朝廷有求于他们,所以他们才会旧事重提,要求撤免袁绍。”

    “一万石粮草,与那三十万石粮草相比,实不足论。”王盖头头是道的分析着。

    王允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三十万石粮草,难怪了。

    恐怕那些大臣对袁绍的恨,都要超过对董卓的恨,董卓收刮他们的钱粮好歹有个度,还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袁绍那是打着幌子明抢。

    不过王允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他才不会单纯的认为,大臣们想要撤免袁绍的官职,只是出于报复,一定还有其他利益在驱使他们。

    毕竟一万石粮草不是白出的。

    只是王允不想再深究下去,眼下收取粮草,出兵函谷关才是重中之重。

    “好,老夫这就进宫向陛下禀明此事。”

    至于得罪袁家,呵,袁绍那小辈还不足以让他顾虑此事。

    .......

    当日,宫中便下发了一道诏令。

    撤免袁绍渤海太守一职,勒令其回京述罪,并列举了高达十条罪状。

    除却纵兵抢粮以外,便连当初他建议何进引兵入京,致使董卓乱京一事都算上了。

    当今天子是刘协,也是当时世家大族支持的继承人,而刘辩已经身死,大臣们自然也要趁着这次机会,清算一下当初何进派系的人。

    天子的这一条诏令,出乎意料的很快从长安往司隶地区传开来,并迅速为大汉各地众诸侯世家闻之,这一系列罪状,彻底让袁绍成为了世人口中不忠不孝的代表。

    世人称呼这一诏令为十罪诏。

    九卿之一,少府樊林府邸。

    一群大臣齐聚一屋,来者皆朝中高官,然无一例外,都是位高而权轻之人,朝中大权都被王允派系握在手里,这些大臣只能抱团取暖。

    “李大人当初给我等的建议,如今看来当真是妙极。”

    樊林一开口,众人的眼光无不看向一人。

    此人正是天子近侍,郎中令李进忠。

    “天下大乱,各地诸侯草莽尽皆作乱,无不视我等世家为鱼肉,谁都想咬上一口,便连袁绍一后生小子,都敢强抢我等。”

    “如今,这十罪诏一出,看那袁绍有何脸面为人为主。”

    出口说话的正是王允的老对头,崔烈。

    “崔大人,你清河崔氏人脉庞大,这令十罪诏传遍四方一事,还得多出点力啊。”

    “也让那些所谓诸侯,看看我们世家的能量,免得一些不长眼的东西,胆大妄为再惦记我们的钱粮。”

    卫尉赵温笑道,言语中不乏恭维的意思。

    “放心,此次必让袁绍小儿身败名裂。”

    “想当初袁老爷子,德高望重,门生后辈遍布天下,没曾想族中却出现了袁本初这样败坏门楣之人。”忽的有人感叹道。

    “也不知道我们此举会不会得罪袁家。”

    袁老爷子虽然还乡了,但袁家的影响力如今还是一等一的,同是身为世家大族,一些大臣还是有这方面的顾虑。

    “何须担忧,如今袁家三子,袁绍、袁术、袁凡各取一方,俨然有互相对立之象,袁家之人自顾且不暇,又怎么会顾及我们。”崔烈轻哼道。

    “不错!”樊林附和道,

    “而且袁本初做出这样的事,反而应该是袁家给我们一个交代。”

    此话倒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好了,诸位大人,如今宫中已经发了诏令,诸位也该考虑捐出粮草了。”适时,李进忠插嘴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许久未说话。

    李进忠之所以能劝说这些人捐出粮草,只不是当了个中间人,将这些失势的大臣联合在了一起,共同对抗王允派系之人,让他们看到了夺权的希望。

    王允掌权后,这些大臣都是选择明哲保身,各家自扫门前雪,使得王允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如今因为袁绍一事,使他们有了联合的由头,李进忠只是稍微一挑拨,一些大臣就产生了夺权的念头。

    “诸位大人想必也清楚,还都一事至关重要,诸位大人也能随着回到洛阳,不必置身于长安,这四方西凉兵马觊觎之地,对诸位大人及家眷而言也安全不少。”

    “而且,诸位大人祖籍多在河北、汝南等地,回到洛阳,也能更好的联络四方,发挥诸位人脉的作用。”

    “这长安终归是以困龙之地。”

    “言尽于此,希望诸位大人慎重考虑。”

    话落,崔烈一咬牙,朗声道,

    “好,我崔家愿意出两千石粮草,希望不久后,能和在座诸位饮酒于洛阳。”

    有崔烈带头,很快许多大臣都出声道,

    “我张家愿意出一千石粮草。”

    “我赵家出五百石粮草。”

    “我......”

    看似是在捐粮,实际上众臣都清楚,这是在签投名状,形成同盟,对抗王允的投名状。

    朝廷出兵所需的粮草,就这样凑齐了。

    两日后,如袁凡所料,朝廷令吕布麾下曹性挂帅,宋宪为副将,率领一万并州狼骑,出兵增援函谷关。

    王允还是不放心让吕布在外统兵,就连他麾下最亲近的魏续也是没能领兵。

    不过吕布并未放在心上,得了温侯一爵,王允又送了他许多美妾,他早已陷入温柔乡,巴不得闲在家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