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778章 收拢兵马,锦州城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四年八月四日。

    在明军取得了炮战的大胜之后,洪承畴当即下令大军渡过了小凌河,向着锦州城逼近。

    而这个时候的皇太极,也意识到明军的攻势难以阻挡,当即主动的从小凌河北岸撤退,将大军撤往了流水堡与大胜堡一带。

    这两个营堡处在锦州城的北面与偏西北方向,其地势比较开阔平坦,非常适合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

    也正是为了发挥清军骑兵野地浪战的优势,皇太极决定不再围困锦州城,而是放开了锦州城的东西南三面,撤走了这三面的兵马,只留下了三千汉军正蓝旗清军,驻守在锦州城的北面不远处,继续保持着对锦州城的进攻威慑。

    皇太极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前来救援锦州城的十数万明军已经到来了。

    这个时候若是再继续围困锦州城,根本没有半点必要。

    而且,皇太极已经在收拢兵马,准备着与明军决战。

    至于为何要与明军展开决战,皇太极也是有苦难言。

    首先第一个原因,便是他的身体越发的不行了。

    皇太极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最多活不过半年的时间。

    因此,皇太极才想着在他最后的时光里,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明军的精锐边军,为大清国的发展扫平阻碍。

    其次便是清军的士气问题。

    在清军历经了多次惨败之后,军中的士气就一直比较低落。

    特别是饶余郡王阿巴泰、肃贝勒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等人的阵亡,更是严重打击了清军的军心。

    若是再继续的对峙下去,清军的军心恐怕会出现动摇,战斗力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后勤粮草的消耗问题。

    自从崇祯十一年的那场寇关惨败之后,清国的各种物资来源就处在极为缺乏的状态,特别是当皇太极大肆的扩充清军兵力之后,其中的粮草消耗也问题更加的突出小】

    【说】

    而为了解决物资来源的缺乏状态,皇太极便将主的局势之下,清军的后勤粮草问题越发的突出了。

    若是继续与明军对峙下去,怕是清军都要断粮了。

    因此,当明军渡过了小凌河之后,皇太极便率领大军主动后撤,并收拢了周边的兵马,准备与明军展开决战。

    至于明军会不会与清军展开决战,皇太极的心里一点也不担心。

    只要他皇太极率领兵马一直驻守在锦州城的北面,威胁着锦州城的安全,那就十数万明军也就不敢撤走。

    而为了彻底解决锦州城的安全问题,那就必须要打败皇太极的兵马。

    所以,明清双方之间的决战,早晚也是躲不过的。

    只不过此时的皇太极看清楚了形势,将战争的主动权握在了手中,选择决战的地点也是有利于清军骑兵的发挥。

    这对于明军来说,是非常的不利。

    ......

    锦州城下,南城门。

    随着清军的撤围,锦州城也算是终于安全了。

    城内的祖大寿等一众将官,急忙出城迎接前来救援的洪承畴等一众官员。

    “下官锦州总兵祖大寿,见过督臣,见过总监军,见过诸位大人!”祖大寿躬身抱拳,对着洪承畴等一众官员行礼,脸上的神色甚是激动。

    祖大寿身后的一众将官也是激动的躬身行礼

    洪承畴快步上前,将祖大寿虚扶起来,神色沉重的道:“祖总兵,辛苦你们了!”

    “还有诸位将军,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好臣子!”

    “督臣,下官愧不敢当,皇上任命下官镇守锦州,这就是下官的职责所在,何谈辛苦!”祖大寿当即露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祖将军,你能率领万余之众防守锦州城达半年多之久,没有使得锦州城落入清军手中,这就是大功一件!”一旁的王承恩认可的赞赏道。

    祖大寿受宠若惊的谦虚道:“王总监军过奖了!下官本就是为皇上效命,必当恪尽职守,报效皇恩!”

    “好!好!皇上果然没有看错祖将军!有祖将军亲自镇守,锦州城必定固若金汤!”王承恩满意的点头微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