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15章 雁门急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后。

    长安城北门,光化门外,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一道骑兵的影子,踏着滚滚烟尘,从远处迅速疾驰而来。

    马背上,一个骑兵背后背着一个密封竹筒,插着八支令旗,一边奔驰一边嘶吼大喊:“雁门急报,八百里加急,速速让开城门,违令者斩!”

    城门军卫们看到那鲜红的八支令旗,纷纷脸色大变,连忙驱散城门的百姓们,让出宽阔的城门道路。

    骑兵化作一道掠影,迅速冲过城门,向着太极宫奔驰。

    李世民刚刚散朝,众臣都已经纷纷离开。

    独独留下长孙无忌。

    “无忌,你说这世上,当真有如此的如此料事如神之人呢?”

    李世民坐在阶陛上,对长孙无忌问道。

    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这本是尊贵的象征,到李世民这儿,完全就变成了乡间老汉臀下的垫脚石一样。

    长孙无忌瞥了一眼坐在阶陛上的皇帝,嘴角微微一抽:“陛下不必着急,河东道据此千里,算上来回,估计今日就有消息的了。”

    话音刚落,两仪殿外就传来一声疾呼:

    “陛下,八百里加急,河道急报!”

    李世民和大舅哥对视一眼,齐齐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两仪殿下,便看到一个浑身尘土、疲惫不堪地伏在马背上的骑士,从马背上翻滚下来。

    旁边一员黑肤壮汉,眼疾手快地冲上前去,一把从半空将骑士抓住,才没让已经力竭的骑士头颅先着地。

    “陛下!”

    大黑汉子伸手,从骑士背后的竹筒中,抽出一卷红泥封好的绢帛卷轴,神色肃然地转身递给李世民。

    这黑汉子,赫然就是尉迟敬德,不知为什么刚才下朝后没有离开。

    李世民点点头,也来不及多说什么,直接撕开泥封,将绢帛卷轴摊开,迅速阅读上面的文字。

    只看了一眼,李世民就双手忍不住地震颤。

    “辅机……”

    李世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大舅哥,将绢帛递过去。

    长孙无忌双手捧着绢帛,略略一看,顿时整个人也僵在原地,嘴唇止不住地哆嗦起来。

    “陛下,发生了何事,是不是那突厥儿又犯我边境?”

    尉迟敬德在一旁看着两人的神色,不由得心中一紧,连忙开口询问。

    “让他也看看。”

    李世民颔首,让长孙无忌将绢帛文书递给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连忙接手过来,一看之下,顿时虎目圆瞪,浑身战栗,瞬间被上面的内容给震撼了。

    “北地草原,大雪漫天连绵月余不止,积雪成冰厚达三尺、天寒地冻,人畜无法通行。突厥各部损伤惨重,牛羊冻毙百万有余!”

    “河东道大旱,遍及五州三十三县,南部旱情轻微,北部尤重,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北都太原粮仓告窖!”

    两条消息,无一不让尉迟敬德震惊万分。

    前者大雪、后者大旱。

    明明河东道往北就是草原,相距不过五百里地,但现在两地气候却相差悬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陛下,这……怎么会这样?”

    尉迟敬德捧着绢帛,只感觉自己的嘴唇发干,大脑中一片空白。

    他是武臣,面对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他抬头看向皇帝,却见皇帝虽然震惊,但却诡异地十分淡定,似乎对此事已经早有预料一般。

    甚至连长孙无忌,都是一样的淡定。

    “辅机,将灾情文书抄录,送三省通知。”

    “宣房玄龄、杜如晦、裴矩,到政事堂候驾,商议赈灾事宜。”

    “诏令河间郡王李孝恭,准备前往太原,监视赈灾!”

    “诏令平阳驸马柴绍、丹阳驸马薛万彻,出征朔方!”

    李世民直接拿出三份提前拟好的诏令,让宦官前去河间王府、平阳驸马府、丹阳驸马府宣诏。

    三道诏令,全部都是李世民已经提前准备好的。

    只要大雪、大旱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就能即刻发令。

    而且,户部的赈灾粮食,这三天时间内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幸亏陛下提前都准备好了,不然朝堂上现在已经乱作一团了。”

    长孙无忌抄录文书后,感叹一声。

    “呵呵,都是那个小子功劳。”

    李世民微微摇头,嘴角却是止不住地上扬。

    毕竟,那可是自己的‘儿子’。

    但还不等李世民高兴太久,长孙无忌的一句话,就让李世民的心,瞬间沉了下来:

    “不过,陛下……”

    “陛下,旱灾和出兵事宜,废粮颇多,关内道、河东道两道的积粮清空,将来反击突厥的话,恐怕又要捉襟见肘了。”

    长孙无忌的一句话,让李世民瞬间陷入了沉默,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

    刚才的好心情,一下子全都打散了。

    钱粮,关系朝廷的稳定。

    前隋文帝时期,国家钱粮充裕,是以有‘开皇之治’。

    等到隋炀帝继位,大兴土木、穷兵黩武,钱粮不足,国破人亡。

    前车之鉴在此,由不得李世民不重视。

    但是每年国家能收到的粮税也就那么多,哪里能凭空变出来呢?

    即便是房玄龄、杜如晦这种顶级谋国之士,也想不出办法。

    除非……

    李世民迟疑一会儿,缓缓抬起头,神色冷冽:“克明,如果朕下旨借粮,你说他们会借粮吗?”

    借粮?

    长孙无忌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整个人的身子猛然一颤,哆嗦着嘴唇连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说是借粮,不如说是要命啊!

    若是让那群盘踞地方的势家们知道,朝廷已经外强内干,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一统天下的大隋,不就是被这些门阀势家们拖垮的吗?

    百年朝堂、千年门阀!

    从西汉到前隋,五百年间,这些门阀们颠覆了一代又一代帝王。

    新朝王莽、光武刘秀、两晋司马、北魏道武、四代南朝……

    五百年大乱,谁动门阀谁就去死!

    大唐刚刚建立,必须保持足够的强大,才能压制这些魑魅魍魉。

    但凡敢露出一丝怯懦,必然会被那群贪婪的吸血鬼们,抽筋扒髓、打入无间地狱!

    “混账!”

    “朕乃皇帝,天下之主,难道跟他们借点钱粮都不行吗?”

    李世民恼火地一拳砸在阶陛上,怒吼一声。

    长孙无忌躬身低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皇帝只是在无能狂怒而已。

    门阀世家们掌握钱粮、人口、土地,甚至拥有武装部曲,在他们的地面上,从来不知道皇帝是什么东西。

    良久,李世民无力地垂下手臂。

    “辅机,难道朕就对这群的孽畜们,没有丝毫办法吗?”

    李世民声音嘶哑着开口。

    “厚积薄发,静待时机。”

    长孙无忌张口,缓缓吐出八个字。

    “厚积?呵呵,表叔的积累不够厚吗,不还是丢了天下?”

    李世民嘴角升起一丝嘲讽的笑意。

    长孙无忌彻底沉默了。

    表叔,指的是杨广,依靠着父亲文帝数十年的积累,和世家们斗智斗勇却依旧被颠覆,被逼自缢,背上了一世骂名。

    大唐得积累多少年,才能恢复前隋的积累?

    十年?

    二十年?

    还是一辈子?

    就在此时,尉迟敬德从门外一脸纠结跑进来。

    “敬德啊,找朕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抬头看向这员心腹爱将,若是自己也能跟这家伙没心没肺一辈子,只知道打仗喝酒,那多好?

    尉迟敬德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搓搓手,笑嘻嘻道:“咳咳,陛下,您上次给老阴货的那个御酒,不知道还没有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