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49章 脚印与雕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铜雕版?”

    廖木尔闻言,瞠目结舌的看着李晟:“青铜那么贵,你要用那玩意铸雕版?我们会倾家荡产的!”

    李晟认真的点点头,道:

    “是啊,所以我才说,我得赚钱!”

    “不仅要赚钱,而且要赚大钱,才能购买足够的青铜制作雕版!”

    青铜雕版,便是李晟加速印刷的办法。

    中国古代,印刷术分为两种:雕版、活字。

    雕版一般是木质。

    活字则分为木活字、泥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

    木活字,因为木材吸水膨胀,很难控制,并不方便。

    泥活字,则不能长久使用,很容易损毁。

    所以,最好用的活字印刷材质,乃是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为代表的金属活字。

    金属活字经久耐用,而且印刷出的质量也相对较好。

    直至后世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印刷的主流依旧是金属活字,尤其是铅活字。

    但是金属活字太贵了!

    想象一下,现在很多地方的百姓,用的农具还是木质耒耜,就能明白金属在唐代的价值。

    数百年后的明代,有大商人散尽家财,铸造了一批铜活字用于印刷。大商人死后,他的后代为了争夺家产,直接把这批铜活字给熔了卖钱,世人以为耻。

    清代,康熙铸造的了一批铜活字,多大200万枚,印刷质量精美。雍正打算用它印刷四库全书。乾隆上台后,直接改用木活字,将这批铜活字给熔铸成乾隆通宝,令人扼腕叹息。

    数百年后,明清的经济更加发展,尚且如此。

    李晟所在的唐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只能先想办法赚钱,然后才能有钱熔铸金属活字。

    其中,把廖木尔的书店名气打出去,就是一个赚钱的法子。

    所以,他才故意提出,跟班老头等三十个雕版师父,进行比试。

    以此为噱头,给廖木尔的书店增加一些名气,赶紧把书店里的书卖出去,以此赚一些钱。

    但卖书的钱,只是小钱。

    李晟还得想其他法子,加速赚钱才行。

    否则,金属雕版还没制出来,自己就先破产了。

    “但是,青铜印字怎么印啊?”

    廖木尔拿起刻刀,疑惑问道:“难道要用刻刀,在青铜上雕字吗?”

    “当然不是!”

    李晟翻一个白眼:“亏你能想得出来,这法子速度,比木质雕版还慢!”

    “那怎么办?”

    廖木尔满眼疑惑。

    以他的见识,根本想象不出,怎么用金属雕刻文字。

    李晟轻笑一声,环顾四周,找到一处松软的泥土。

    啪!

    很快,李晟一脚踩下。

    一个明晃晃的鞋印,出现在松软的泥土上,细节纹路清晰可见。

    “看见了吗?”

    李晟指着脚下的泥土鞋印:“如果把我的脚印,换成已经雕好雕版,再用青铜浇灌在上面,会发生什么?”

    “这……青铜上就会留下文字!”

    廖木尔瞪大眼睛,恍然大悟。

    他连忙跑回雕篆作坊,取出一个已经雕好的雕版,狠狠的按压在泥土上。

    当雕版拿起来的时候,泥土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排排文字凹痕。

    这些文字压在你泥面上,坑坑洼洼。

    但落在廖木尔的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辉!

    按照李晟的法子,只要有一副五经雕版,以及无数的青铜,就能批量复制出更多的雕版!

    不需要刻刀雕篆、不需要认字、甚至不需要有脑子!

    只需要大量的青铜溶液!

    “廖,你真是太聪明了!”

    廖木尔激动的一下子原地跳起来,扑在李晟身上。

    浓郁的体味扑鼻传来。

    李晟翻个白眼。

    看在《几何原本》的面子上,原谅这家伙了。

    “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

    廖木尔激动的问道。

    “平时胡思乱想,就想出来了呗。”

    李晟摊手。

    事实上,这个法子是李晟曾经偶然看书的时候,明代中国发明的办法。

    但是这个办法成本太高,花钱如流水,一般的印刷作坊根本承担不起。

    况且,明代中国的雕版印刷已经非常成熟了,不仅成本低、而且制作同样精美。这种金属印刷方式,就更没有市场空间了。

    但现在不一样,这里是唐代!

    唐代的社会结构,和明代有很大区别。

    唐代的社会上层,以五门七望、关陇贵族为主,这些大家族根本不缺钱,缺的只是花钱的路子而已。

    一旦李晟的办法推广出去,这些大贵族必然会效仿,进而大规模印刷书籍。

    如此情况下,金属活字印刷术一旦形成社会惯性,自然就不会像原本时空的那样,因为成本而无法广为流传。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得益彰,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进而消除更多的文盲。

    “但这个办法虽快,但是代价太大了,难道不能用其他材料吗?”

    廖木尔兴奋之余,又不免担心。

    毕竟,青铜的价格非常昂贵,廖木尔根本承担不起。

    一套四书五经,就要十七万个字模,相当于十七万个拇指大小的青铜块,除了王公贵族,其他人根本难以承受!

    某种程度上,其花费甚至远超雇佣一百个雕版匠人。

    “其他材料,恐怕很难。”

    李晟闻言,微微摇头。

    说到底,青铜之所以能大批量的复制雕版,是因为其融化之后,可以根据固定的倒模,进行定型。

    换成后世,李晟还可以用塑料这种化工品进行替代。

    但这是唐代,不可能有塑料。

    所以,即便青铜再贵,但为了追求效率,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

    而且,李晟也不缺赚钱的法子。

    李晟吩咐道:

    “正是因为花费太大,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把你这儿书店的名号打响,最好做到让全长安人尽皆知。这样才能想办法回本。”

    廖木尔点点头,赶紧出去找人,先去搭台子。

    并且按照李晟的要求,还专门给这家书店,重新取了一个名字:长安书铺。

    在百姓娱乐匮乏的时代,长安书铺要决定雕版比赛的风声,仅仅一个下午,就传遍了周围的七八个里坊。

    台子尚未搭好,就有不少人驻足围观,给刚刚挂上牌匾的长安书铺,带来了不少客流量。

    比平日里多卖了十多册书。

    这让廖木尔兴奋不已。

    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吸引了这么多人的注意力。

    一旦比赛正式开始,青铜雕版的法子一旦出现,必然震惊整个长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