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102章 臣附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竟然一模一样!”

    李世民掀起那张油墨尚未干涸的纸张,神色惊喜万分。

    眼前的这份政令,和袁春刚那三百份,字迹完全相同!

    仅仅一瞬间。

    李世民就判断出,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木盒,价值千金!

    一边说,李世民一边伸手。

    师爷连忙识趣的,将滚筒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像模像样的滚动滚筒,而后掀开油纸网,再次抽出下面已经印好的纸张。

    依旧一模一样!

    而且只是瞬间就完成!

    李世民眼神大放异彩,惊异的看着眼前的小木盒子。

    他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木盒子,竟然有如此功效?

    “你这三百张政令,都是用这个法子印制的?”

    李世民十分激动,一把抓住袁春刚的胳膊。

    “陛下圣明!”

    袁春刚连连点头,昂首道:“若非撰写油纸必须小心,三百张政令,只一刻钟便能印制完成!”

    “好!好!好!”

    李世民重重的拍拍袁春刚的肩膀,连声叫好。

    这一幕,落在群臣眼中,纷纷诧异不已。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

    李世民的性格一向沉稳,很少出现情绪失控的状况。

    但是现在,嘴巴都快笑到耳根子去了。

    这小木盒,究竟有什么玄奥。

    竟然能让皇帝陛下如此高兴。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儿?”

    长孙无忌坐在边上,忍不住好奇问道。

    “哈哈哈,辅机,你快过来看看,一看就全就明白了!”

    李世民放下滚筒,哈哈大笑,环视四周群臣:

    “诸位爱卿,且都过来看一看!”

    “万年令没有哄骗朕,此物当真是国朝重器啊!”

    皇帝这一番话。

    顿时引得诸位臣子,纷纷好奇起来。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都纷纷站起身来,围在李世民的身后。

    尉迟敬德、李靖、程知节等人,同样半信半疑的,站起身。

    一时间,大半个朝堂的重臣,都围成一团。

    最中间的是皇帝和袁春刚。

    而后是一众三省六部的大员。

    三品以下的小官们,只能站在外围干瞪眼,看不到人群中间的情况。

    人群中间。

    “诸位,且看清楚了……”

    李世民兴致不减,端着那滚木筒,沾着墨汁一遍一遍的印制。

    一张张政令,被李世民亲手印制出来。

    传给这些朝廷重臣。

    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亦或者是其他臣子。

    这些重臣们,都是当世最聪明的一帮人。

    只是看了两眼,这些人就纷纷脸色大变。

    “竟然还能这样!”

    “这速度,也太快了!”

    “果然是国朝重器啊!”

    众臣子震惊万分,看着陛下手中印出的一张张政令,精神振奋。

    房玄龄等中书省的文官们,更是眼冒绿光。

    这油印机,简直就是为中书省,量声定制的宝贝啊!

    大唐设置三省六部。

    其中政令之繁忙,尤以中书省为要。

    中书省不仅需要起草皇帝的旨意,更要一份份的抄写,递交给各部传达。

    而在抄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

    更加增添了工作量。

    中书省的抄录官们,几乎每天都是个通宵达旦,抄写的手腕酸疼。

    即便如此,也难以应付繁忙的政令。

    但现在不一样了。

    只要一台油印机,只需要写一份政令,就能直接印刷数十份、上百份。

    而且根本不用担心疏漏,更不用耗费那么多人手!

    速度更是快的吓人!

    能直接解放大量的文吏官员。

    再也不用案牍劳形。

    还不止于此!

    自古以来,朝廷政策下达,始终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

    政令如何准确通达?

    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朝廷机构必然重重。

    政令下发后,想要下达给各部机构、以及其下属机构,就必须再进行数次倒手抄写。

    倒手次数越多,政令越变形。

    执行力,自然就会下降。

    等到政令经过层层传递,传到基层后,早已大变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历朝历代的皇帝、宰辅,都会力求精简机构。

    就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

    但如今,有了油印机,那就完全不同了。

    朝廷有什么政策,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印刷品下发。

    大量印刷制品,可以以最快速度,直达基层。

    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政策变形的可能性。

    朝廷的动员能力,将提升数倍。

    这是精简再多的朝廷机构,都难以想象的!

    油印机带来的好处,简直数不胜数!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个个神情激动万分。

    武将们也纷纷动容。

    尉迟敬德、李靖、程知节等人,纷纷面面相觑。

    自古以来,军队就是所有国家机构中,最讲究效率的地方。

    军令传达的速度,关系整个军队的协调。

    军令传达越畅通,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所以,军将们普遍配备亲兵,在关键时候代表军将传达军令。

    但口头传达军令,经常会出现传达不清楚的情况。

    因此贻误战机的情况,从不鲜见。

    但如果有了油印机,就能以最快速度,直接复制多份军令,准确无误的传达。

    绝对的行军打仗的利器!

    “陛下,这油印机,的确是国朝重器!”

    “臣恳请陛下,下旨三省六部、天下十道各地,皆备至油印机,行通天下!”

    房玄龄神色激动,捧着这一份份完全相同的政令,精神振奋得高呼道。

    “臣附议!”

    杜如晦同样激动不已。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所有朝臣,纷纷附和。

    朝臣们如此统一的达成意见统一,实在罕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油印机太过特殊了。

    油印机的作用,显而易见,不仅作用广泛、而且轻便快捷。

    随便来个乡下农夫,都能制造,甚至都用不了几个铜钱。

    廉价、方便、快捷、小巧。

    简直太适合大规模推广了。

    最终,在朝臣们的一致同意之下,李世民下诏,以油印机为模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

    房玄龄当即起草诏书,由中书省下发。

    这时,魏征突然起身。

    李世民见到这家伙起身,顿时龇牙不已。

    这家伙,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魏征肃然躬身,朗声道:

    “陛下,油印机实乃国朝利器,按大唐律令,当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