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124章 贡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宫,两仪殿。

    “这就是那小子最近在忙活的吗?”

    李世民看着御案上摆放着的《鲁班木经》,看向殿中规规矩矩站着的袁春刚。

    “回陛下,微臣句句属实!”

    袁春刚低着头,用肯定无疑的语气回道。

    身为大唐皇帝,京城之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皇帝的耳中。

    袁春刚还没回到县衙,就被皇帝直接叫来了太极宫。

    身为一个区区六品县令,袁春刚平时也很少有机会入宫面圣的。

    如今被皇帝主动召入宫中,心情激动不已。

    “看来,因为之前油印机的事情,陛下对那个李晟很是看中啊!”

    袁春刚心中暗暗吃惊。

    看来,自己以后还是得跟这小子好生结交才是。

    李世民翻开书籍。

    顿时眉头一挑,眼前一亮。

    这别具一格的横排排版、干净整洁的页面、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李世民心中起了好奇之心。

    “这小子,又在整什么花活儿……”

    李世民低声嘀咕两声,随即站起身,走到袁春刚的身边,将书册递给对方,又拍着对方的肩膀,叮嘱道:“那什么……前……”

    “前言附语!”

    袁春刚赶紧补充道。

    “对,就这个东西,好好写,写完之后给朕过目,回去吧。”

    李世民说完,挥挥衣袖。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袁春刚没想到,皇帝这所谓前言附语,竟然如此重视!

    甚至要亲自批阅!

    显然,皇帝对李晟的看中,比自己想象的更高!

    那小子,究竟是什么身份?

    竟然如此深得圣心?

    袁春刚心中忐忑,带着《鲁班木经》的初稿,走出宫门。

    回到万年县衙,招来师爷。

    “老爷,这是您的大机遇啊!”

    师爷听说此事后,神色激动道:“您别管这小子什么身份,只要皇帝看中,咱们就得好生结交啊!”

    袁春刚点点头,又是面露难色:“可是这附言……我也没写过啊?”

    “这道是个大事情……”

    若是写好了,说不得能在皇帝面前露脸。

    的确马虎不得。

    当下几天时间,两人搜肠刮肚,发誓写出一篇锦绣华文出来。

    城外小寨。

    在李晟不计成本的熔铸铜板之下,又花了半个月时间,带领流民们制造了一百套四书五经的印刷铜板。

    但是,紧接着,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百套印刷铜板,印刷速度大幅提升。

    但是印刷纸张的量,却跟不上了。

    甚至连刁家库存的纸张,也全部卖给李晟之后,纸张供应再次捉襟见肘。

    “这样下去不行啊!”

    李晟眼睁睁的看着库存的纸张被消耗的一干二净,愁眉苦脸。

    “但是京城已经再买不到纸了。”

    刁青鸾也是头大不已。

    万万没想到,最后会因为纸张供应不足,而导致印刷工场,直接歇业。

    思虑良久。

    李晟咬咬牙:“你再去市场上找找看,把所有能买的纸张,全部吃下!如果实在不行,我们自己造纸……”

    “我们自己造纸?”

    刁青鸾微微皱眉:“造纸师父可不好请啊。”

    “没事儿,我会。”

    李晟轻笑一声。

    “你会造纸?”

    刁青鸾吃惊的看着李晟,伴随着纸张的流传,造纸师父越发的精贵。

    但是各家造纸的配方技术都不同。

    而这些技术,一向都是被各家视为传家术的,代代相传,根本不外露。

    李晟现在说自己会造纸。

    如何能不让刁青鸾心中怀疑?

    “相信我。”

    李晟呵呵一笑。

    如果说什么机械制造、化学工业,这些复杂的东西,自己当然不懂了。

    但是造纸术的原理,后世都是写在的教科书上的。

    自己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只要说明原理,以班老头那帮工匠的能力,绝对能造出纸张。

    造纸术的核心,在于纤维。

    植物之中存在大量纤维,通过砸、腐、煮等工艺,将植物纤维提取出来。

    古人不懂纤维的存在,称之为经纬。

    在李晟将原理讲出来后,班老头等人便直接领会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班老头带着阿大、阿二,和李晟一起讨论造纸的细节部分。

    这第一步,就是如何将植物砸烂。

    班老头本意,是打算让流民们,同一种的特殊的杠杆装置进行砸砸。

    李晟却是不知道,这种办法,却是宋代以前最为流行的造纸工艺。

    甚至在《天工开物》之上,还有原理图。

    但是李晟却并不满意。

    用这种办法砸烂树木枝叶,速度太慢了。

    费时费力。

    李晟成立印刷社,就要加快印刷速度,当然不可能用这种办法。

    经过一番商议后,李晟结合灞河旁边取水的水排,设计出了一种用水力带动巨石的办法。

    这是一种类似水排一样,利用水源动力的碾制装备。

    这种工具,提取植物纤维的速度,比之前的办法,要快上数倍。

    至于剩下的流程,则完全交给班老头。

    李晟只是在旁边,根据后世的经验,时不时的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比如加入一些烧碱,不仅可以加速腐烂,而且可以漂白。

    等到后面,刁青鸾也加入了进来。

    刁家主业是雕版印刷。

    但是自己也有造纸的小手工场。

    刁青鸾从小耳濡目染,也算是有些经验。

    就这样,在一群门外汉的努力下,造纸进度不断提升。

    好在,制纸技术从汉代一直到唐代,已经相当完备成熟。

    李晟只是增加了一些动力源而已。

    接下来的时间,李晟和一众工匠们吃住在工地,夜以继日。

    半个月的时间,便成功改进了造纸的速度。

    同时经过李晟的规划,制定了完整的流水线工程,造纸业走上日程。

    一张张看起来纤维粗糙、颜色雪白的纸张,被制造出来。

    李晟看着眼前这粗糙的纸张,很是嫌弃。

    放在后世,擦屁,股都嫌膈应。

    但是这东西落在刁青鸾的眼中,却是如获至宝!

    “这可是上等雪花纸啊!”

    刁青鸾捧着这张白纸,惊疑万分。

    现在世面上的纸张,因为材质的原因,都是颜色偏淡黄的。

    只有最好的雪花纸,因为采用特殊的木材,才能颜色达到这种白色的程度。

    但是一般人根本用不到。

    那是贡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