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238章 标准集装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储粮?运粮?”

    长孙无忌闻言,脸色有些古怪的看向李晟:“娃儿,你这说的是均输官吧?”

    “均属官?”

    李晟闻言,眨眨眼,然后才想起来,这运粮储粮的事情,古早有之。

    均输官是汉武帝时期,所设置的官职。

    不仅负责转运各地的粮食,而且负责转运各地进贡的物品到各地发卖。

    目的是用朝廷的力量,平抑物价,顺便获利。

    相当于官营商业。

    显然,长孙无忌是以为,李晟所说的转运粮食的人手,便是这些。

    但显然,李晟所说的“运粮”之事,并不仅仅如此。

    “孙伯伯,您误会了。我所说的,并非什么均输官!”

    李晟呵呵一笑,摇头道。

    “不是均属官?”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皱眉:“那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建常平仓?”

    自秦汉以来,各朝各代都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更是对天灾之下,运粮救助百姓的重要性心知肚明。

    《孟子*梁惠王》篇中就提到过“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的救灾之法。

    等到秦代,更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普及了太仓、县仓、乡仓为基础的粮食存储体系。

    至隋代,更是在天下各地兴建大仓,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广通仓、河阳仓等,更是集聚了天下粮储。

    也正是有了从上到下的完整粮食存储,所以隋炀帝才能发动起规模浩大的土木工程、三征高。丽。

    尤其是回洛仓,规模巨大。

    东西长度为1000米左右,南北宽度则是355米。内置710座仓窖。

    每个仓窖直径10米,高同样10米。

    整个回洛仓存储粮食高达50万斤以上,相当于3。5亿多斤!

    而且,回洛仓不仅规模宏达,而且储粮技术也已经十分完善。

    《农书》一书中记载:夫穴地为窖,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先令柴棘,烧投其土焦躁,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

    用这样的办法,不仅防潮,而且防虫鼠。

    以至于千年之后,当考古学者发掘的回洛仓旧址的时候,甚至能发现已经碳化的完整粟粒,可见其技术之惊人。

    天下粮仓如此重要,也导致隋末大乱,李密抢夺回洛仓而瓦岗寨威震天下、李世民得回洛仓而中原鼎定。

    可以说,眼下大唐的粮食存储技术,已经臻至完美。

    所以,长孙无忌不相信,李晟还能提出什么更加精细的储粮办法。

    “并非常平仓!”

    李晟笑了一声,反问道:“敢问孙伯伯,您有没有想过,这粮食存储过程中,什么地方损耗最大?”

    不管是运什么,损耗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而粮食,又是其中之最。

    “运粮之消耗,自然是其中运输!”

    长孙无忌身为当年秦王府的大管家,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凡运粮一石,损耗足有三成。这三成之中,又有八成是疫兵所耗。”

    古代的粮食运输,并无后世那么发达的运输工具。,都是用服役的百姓们肩抗手担着运输。

    等到百姓们从偏僻的乡间运粮到县衙,光是一路上的消耗就极其惊人。

    县衙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浸水、虫鼠侵蚀,又消耗部分粮食。

    如此,从乡到县、从县到州郡、再到各仓府库,层层消耗。

    光是浪费的粮食,每年都要占据一个恐怖的数字。

    更别提地方的贪污、克扣、偷窃。

    因此,即便在大唐眼下的呈平年节,每年因为转运而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朝廷即便知道问题所在,也没什么办法去解决。

    “孙伯伯,若是我有办法,让一路转运来的粮食,能缩减呢?”

    李晟晒然一笑。

    “你有办法?”

    长孙无忌没说话,李世民倒是先摇起头来:“这件事,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你能有什么办法解决?”

    “历朝历代解决不了,可不代表咱们大唐解决不了。”

    李晟抬手一指,指向印刷工场:“毕竟,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产业园区啊!”

    “嗯?”

    李世民闻言,面露不解之色:“这跟印刷工场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李晟呵呵一笑:“爹,您想想。粮食运输的消耗,核心原因是什么?”

    “核心原因?”

    李晟点点头:“核心原因便在于,运输不够方便!”

    “从乡间到县衙,农夫要手挑。”

    “从县衙到州府,又要雇佣差役。”

    “从州府到各仓,又要用舟船。”

    “如此折腾,每次转运一次交通工具,都需要将粮食从原本的箱子中,放入新的容器之中。”

    “便是倒水,都会有消耗。”

    “更何况是倒粮食?”

    “如此,层层叠加,到了朝廷这里,自然就显得消耗巨大。”

    “但是,如果能将其中一部分步骤减省呢?比如,一路上粮食全部都用相同规模大小的箱子进行运输,过程中只搬运箱子,而不必倾倒粮食……”

    “规模大小的箱子?”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孩子,惯会胡思乱想。”

    李世民摇摇头,无奈道:“都用大小相同的箱子,这天下哪里每年转运那么多粮食,得用多少箱子?”

    “很多很多,数之不尽。”

    李晟眯着眼睛,噙笑道:“但是同样,也能节省数之不尽的粮食。爹你觉得,跟多造些箱子比,节省下的粮食,是不是更重要些呢?”

    闻言,李世民顿时一愣。

    对啊!

    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只要能节省粮食,便是再多的箱子,也得用啊!

    “晟儿,你细细说说……”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一脸肃然的询问李晟。

    李晟便将自己的想法,细细说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

    不过是后世的标准集装箱的而已。

    标准集装箱的使用,是物流运输中的一个关键创新,不仅能加快运输转运的速度,而且还能减少过程环节的消耗。

    但是后世集装箱,乃是工业流水线成熟后,才开始出现。

    让其出现在农业社会的大唐,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果然,听完李晟的解释。

    李世民的脸色,跟便秘了一样。

    一脸无语的看着李晟。

    “不行不行!”

    长孙无忌更是直接连连摇头:“你这孩子又在说笑,这么大的箱子,便是把秦岭的树都砍了,也不够用的,太不切实际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