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宋土 > 第147章 本王永远不会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高俅被扳倒,公相蔡京就已经开始注意汴京诸般事态。

    在蔡京看来,以童贯的权势,想要废掉赵桓,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童贯一连串的攻势之下,定王府非但没有垮塌,还越战越勇,势头渐盛。

    若是搁在以前,蔡京自然不必担忧,就算童贯搞不定赵桓,背后还站着一个赵佶。

    对于赵桓的壮大,陛下绝不会坐视不理。

    现在局势变了,随着岁币赎买燕云九州一事付诸东流,大宋国策已经开始朝着主战转向。

    这个时候,赵桓这个铁杆鹰党得势,对于陛下的威胁已经不大。

    甚至……

    陛下还会暗中提携赵桓,让赵桓奔赴前线作战,为他这个老爹,戍守边疆,巩固大宋江山社稷。

    这一天到来,对于六相而言,却如同末日。

    无论是六相联手,削弱皇权,压制皇族,还是这些年对赵桓这个皇长子的打压欺辱,都是赵桓疯狂报复的理由。

    换言之,一旦赵桓得势,干的第一件事,必定是想方设法,先搞死六相!

    六相与陛下,尚且能够互相利用,但与这位皇长子,却早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

    蔡京对童贯失望透顶,虽然人不在汴京,但已经派人,暗中给张茂发信。

    让张茂想办法,从童贯手里夺权,然后再怂恿陛下,将他调回汴京。

    只要蔡京回到汴京城,便可一鼓作气碾死赵桓。

    有蔡京在背后撑腰,张茂自然毫不畏惧童贯,他竟一改往日的谦和,当场冷哼驳斥。

    “这究竟是乐曲之争,还是大义之争,朝堂自有公论!”

    “想我大宋处处式微,还不是因为所有人都纸醉金迷,贪图享乐。”

    “就连宫廷乐,也早已经被情爱所荼毒,如今只能以民间小调,歌颂国威,何等可悲?”

    “位卑未敢忘忧国,诸位大臣,倒是把国难忘得一干二净了!”

    面对张茂的厉声驳斥,童贯睁大了眼睛,尽是不可置信。

    这个混蛋,究竟哪来的胆量,敢当面顶撞自己。

    考虑到张茂的学士和内廷官员的身份,童贯马上意识到,张茂身后,必定有高人怂恿。

    而这个高人,左不过六相之一!

    六相虽然携手共同压制皇权,但彼此之间的关系,远谈不上紧密,属于在同仇敌忾的大环境下尔虞我诈。

    携手夺大权,内斗夺小权。

    童贯眉头紧锁,自他得势以来,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危机感。

    不管张茂背后这个人是谁,一旦返京,势必会把童贯排挤下去,独揽大权,亲自对付赵桓。

    或许赵桓会垮,但童贯肯定会垮在前面。

    童贯岂会甘心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小苑诗会的燕乐场,已经彻底沦为党争的延伸,童贯决不能放手,必须坚决无比的争到底。

    一时间,童贯携党羽,与以张茂为首的翰林院学士派,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一度演变成互相对着咒骂。

    而酿成这场激烈党争的赵桓,却抱着肩膀,站在一旁,摆出一副隔岸观火的架势。

    “狗咬狗,一嘴毛。”

    “不管燕乐场的胜负如何,本王都可欣然接受。”

    一首小曲,竟然把朝堂群臣,分化的如此严重,原本同仇敌忾,一起对付赵桓的内廷,率先撕破脸皮,互相攻伐起来。

    燕乐场的优胜与否,对赵桓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甚至效果远胜预期。

    尔等或许能赢,但本王永远不亏!

    高高在上的赵佶,脸色逐渐阴冷了下去,知道他大手一挥,守候在身旁的武德司卫士,当场把现场官阶最低的大臣,推出绛霄楼,杀鸡儆猴。

    这场闹剧才终于消停。

    赵佶冷着脸,视线在众人身上一扫,厌恶斥责起来:“你们可还有半点朝臣应有的风范?”

    “当着朕的面对骂,眼里可还有半点皇威?你们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了,菜市场吗?!”

    皇族虽式微,但皇威犹在!

    面对赵佶的呵斥,两派全都噤声低头,不敢再言语。

    赵佶对于小苑诗会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现在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定王的赤伶曲,以小情渡大义,心思巧妙,情感真挚,自然是上乘之作。”

    “但此次比试的是燕乐,郓王的羡鸳曲,才附和宫廷乐曲之规格。”

    “朕宣布,郓王优胜!”

    随着赵佶宣布出结果,童贯这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当场喜笑颜开,携带党羽,高声齐呼。

    “陛下圣明!”

    但就在这时,赵佶却补了一句。

    “郓王虽胜,但只是基于规则,有小情无大义,单凭这一点,就落了下乘。”

    “反观定王,虽受制于规则,却情义并茂,这首民间小调,倒也称得上厚重。”

    “这场赌约涉及的一万两银子,朕替郓王出了。”

    “以此鼓励朝野,国难当前,万般皆以国家大义为重。”

    赵佶这一番话,算是恰到好处,各给了双方一巴掌,又全都塞了颗甜枣。

    以张茂为首的翰林院学士,自然是心满意足。

    但童贯却不高兴了,脸色越拉越长,若不能完胜,那这胜利还有什么意义?

    郓王心情更是沉重,表面上确实是他赢了,可是陛下竟然主动赐予赵桓赌金,分明是向天下阐明立场,相较于郓王,陛下更欣赏定王。

    郓王这个获胜者还没动静,整个绛霄楼,反倒是回荡着赵桓的得意声音。

    “儿臣,拜谢陛下圣恩。”

    这句话,无疑再次赏了童贯和郓王之流一耳光。

    输了的人,脑袋都快支棱到天上去了,赢了的人,却憋屈的想死。

    看着赵桓装模作样的作揖行礼,赵佶心里尽是鄙夷。

    “孽畜!朕对你如此宽容,竟然连跪拜都不肯。”

    “若不是国策有变,为了提振人心,朕岂会让你如此得意?”

    “不过话说回来,这臭小子的变化,未免也太大了……”

    赵佶判郓王胜,除了平息朝臣争斗,迎合国策之外,还有一层深意。

    他想看看,第三场品诗关,双王拿出真本事来斗上一斗,这两个儿子,究竟谁更优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