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宋土 > 第710章 赵桓的衣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算是向来沉稳的李师师,心里都惊愕不已。

    带着一艘船六个战卒,就敢直接跑到外国地盘上大杀四方,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恐怕普天之下,也就只有赵桓干得出来了。

    震惊归震惊,经过这件事,众女也更加相信,区区金兵,已经不足挂齿。

    赵桓安抚下众女,便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此时,孙贺已经派人,前去高句丽的地盘上打探消息。

    于十天后,探子回来,将消息送到赵桓面前。

    “启禀陛下,金兵袭击长岛群一事是真的。”

    “就在陛下离开江华郡没几天,金兵先锋就已经抵达江华郡,大部队再有个五六天,应该就能到。”

    确定了消息的准确性,赵桓顿时摩拳擦掌起来:“来得好!”

    “我还怕他们不来。”

    孙贺闻言,却眉头微皱:“这么快?”

    “从江华郡渡海,抵达长岛群,最快只需要两三天时间,若是顺风顺水,甚至可以将时间缩短到两天。”

    “若是金兵直接杀过来,对方人多势众,咱们防守起来,恐怕也会很吃力,毕竟现在岛上很多设施,都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

    赵桓却一抬手,示意孙贺不必紧张。

    “宋人不善水,那么金人就更不善了,来个几百人,简直和送菜没有什么区别。”

    “金兵想要打出优势,就必须全军袭来。”

    “光是筹备物资,以及征用船只,没有两三个月都搞不定。”

    “这些时间,足够咱们进行最后的布防了。”

    听到赵桓的解释,孙贺悬着的心这才落地。

    赵桓紧接着吩咐:“长岛群原有的水兵规模,如果火力全开,挡住金兵问题不大,但是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想要以较小的代价,击败金兵,就必须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孙贺,你现在立刻带队前往汴京,主要干两件事,其一是向景王赵杞报信。”

    “告诉他,我不打算回汴京了,待到长岛群大战结束后,我就自动禅让退位,由赵杞继位,执掌大宋。”

    “当他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其二,便是把我留在汴京的所有火药,霹雳雷,铁火炮等等,全部运回来。”

    考虑到需要运送货物,路上的速度注定快不起来,因此孙贺不敢耽搁,当即领命而去。

    赵桓背着手,站在蛇矶岛码头上,深深吸了口气,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

    “来吧,金兵全都过来吧!”

    “只有你们来了,我才能彻底抽身,过上朝思暮想的生活。”

    就在赵桓着手准备,为自己而战之际,已经逐步掌权的赵杞,赫然已经成为了第二个赵桓。

    朝会大殿上,皇位空空如也,赵杞身穿王袍,站在皇位之下,背着手,来回走动,听着朝臣们的汇报。

    兵部尚书恭恭敬敬道:“启禀王爷,前线战事顺利,连战连捷,顺州已经完全由我军掌控,现如今,主力已经开始向檀州推进。”

    “幽云十六州,只剩下最后一个檀州了。”

    “我们大宋,距离夺回幽云十六州,从未像现在这般接近过。”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赵杞将成为一国之君,代替赵桓。

    但已经大权在握的赵杞,却没有丝毫膨胀,相反,他直接朝着空荡荡的皇位行了一礼。

    “这一切,皆是拜陛下的英明领导所赐。”

    搁在以往,赵桓若是离开汴京,就有可能出现夺权的危机。

    而现在,却没有任何人胆敢觊觎皇位。

    一来是因为,赵桓在朝野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任何人都休想取代赵桓。

    二来是赵桓主动禅让,他善于打天下,却懒得治天下。

    唯有任人唯贤,才能继续延续大宋的昌盛。

    而这一点,则是更令天下崇拜之处。

    赵杞的前半生,与赵桓交集不多,但此时,也已经成为了赵桓的铁杆粉丝。

    任何人想要在赵桓离京这段时间搞事,都得先从赵杞的尸体上踩过去。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突然汇报:“启禀王爷,自从大战开始以来,虎翼军就一直战斗在最前线,早已经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如今大战一切向好,是不是该把虎翼军撤回来,休养生息了?”

    虎翼军乃是赵桓的亲儿子部队,这一点,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若是趁着赵桓准备退休这段时间,导致虎翼军在前线打光,岂不是愧对赵桓?

    一众大臣,纷纷附议,希望能够让虎翼军休息一下。

    赵杞却果断拒绝。

    “不可!”

    “陛下打造虎翼军的初衷,就是专门对付金兵,此乃前线主力中的主力。”

    “一旦虎翼军撤下,必定会扰乱军心。”

    “而且金兵最畏惧的就是虎翼军,这个时候撤下主力,等同于给金兵以喘息余地,后果难料。”

    “按照陛下的意思,就是要极限施压,直接把金兵压到气绝身亡,因此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见赵杞态度如此坚决,在场的一众大臣,顿时有些进退两难。

    一边是虎翼军已经疲惫不堪,另一边又是赵桓的极限施压策略,到底应该怎么抉择?

    或者说,如果是赵桓在京都,会如何应对?

    事实证明,赵桓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

    赵桓选择赵杞继承他的衣钵,可谓是最正确的选择,没有之一。

    赵杞当即补充道:“虎翼军不能撤,但是继续让虎翼军高强度作战,一旦遭到重创,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现在要做的,不是撤兵,而是增兵。”

    “派一厢大军压上去,占据战场的全面优势,虽然对于后勤物资是个考验,但金国已经是强弩之末,金国必率先撑不住。”

    “如此一来,既可以极限施压,又能保证虎翼军得以喘息。”

    兵部对这个决策,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压力给到了户部那边。

    赵杞看向户部尚书,沉声问道:“向前线增援一厢兵力,后勤方面能支撑多久?”

    户部尚书拱手作揖:“回王爷,至少可以坚持三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