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宋土 > 第734章 王寂之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赵桓的注视下,老者深吸了口气,郑重其事的冲赵桓行了一礼。

    “不管千万金国子民,是否相信你的诚意,我已经相信了,而且不得不信。”

    “为了能够让千万金国子民,少走弯路,少受苦难,同时也是看在你救了我女儿的恩情上,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听到这话,赵桓眼神不由一阵诧异。

    意识到老者身份不简单,赵桓连忙往前迈了一步,主动扶住老者的胳膊。

    “老先生,你究竟是什么人?”

    老者沉声苦笑:“我本不愿意自报家门,毕竟身为亡国流民,有何颜面?”

    “但事已至此,既然你问起来,那么故弄玄虚,也绝非得体之举。”

    “在下姓王,名础。”

    王础?赵桓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毕竟大宋金国这么多人,赵桓就算是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全都记住。

    至少现在,赵桓根本想不起来,王础究竟是何许人也。

    就在这时,一旁的长福,眼睛非常尖,从王础和他所谓的女儿身上,看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当即小声在赵桓耳边提醒。

    “老爷,这个所谓的王础,只怕是不老实,至少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忠厚。”

    “他们父女,绝不是金国人,而是宋人。”

    “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与宋人更近,那么料想是出身于幽云十六州之一。”

    “明明是宋人,却以金人自称,真是恬不知耻。”

    “其次,他女儿盘着头,明显已经出嫁,而且肚子微微隆起,已经怀有身孕。”

    “最重要的是,这妇人与王础贴在一起,动作无比亲密,与其说是父女,倒不如说是夫妻。”

    这年头,老夫少妻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或者说,但凡是有点名气的男人,都会迎娶一个年龄较小的妻子。

    这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王础为什么要隐瞒身份?

    这或许与他身为宋人,却以金人自居有关。

    感受到赵桓和长福的眼神,王础立刻明白,他的小秘密已经被看穿了,当即苦笑一声,无奈解释起来。

    “不愧是大宋太上皇,身边都是奇能异士,眼力相当毒辣。”

    “此女,并非在下的女儿,而是妻子。”

    见王础当面承认了,赵桓不由一阵好笑:“这种事,有什么值得隐瞒的?”

    “还是说,隐瞒你们的关系是假,隐瞒血统来历是真?”

    听到这话,王础更是无地自容。

    “呵呵呵,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没错,在下确实是宋人,但是一直生活在金国的控制之下,已经与金人无异。”

    “如今大宋反攻金国,像我们这样的人,岂不是要被当成卖国贼?”

    “我年事已高,挨上一刀倒也无妨,只是担心妻子与腹中孩子,遭到报复。”

    这么说的话,倒也能解释得通。

    赵桓摆了摆手,示意王础不必担心,对无辜妇人下手这种事,赵桓自然是干不出来。

    为了让王础放心,赵桓还笑着问了一句:“不知道,已经给孩子取名了没有?”

    王础点了点头:“若女儿,便叫王燕,若儿子,就叫王寂。”

    听到王础的回答,赵桓不由一愣,连忙反问了一句:“你说……你给你儿子取名叫什么?”

    王础不明白赵桓为何反应这么大,但还是照实回答:“王寂。”

    王寂……

    赵桓眼睛微眯,终于知道眼前这个老者,究竟是何来历了。

    赵桓当即信誓旦旦的问道:“你是不是蓟州人士?”

    这回轮到王础发愣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桓摆了摆手,不答反问:“你先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再问你,你祖上是不是在大名府,莘县?”

    嘶……

    王础直接倒抽一口凉气,看向赵桓的眼神变了又变,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如果说赵桓准确指出,王础出身蓟州,勉强还能理解。

    毕竟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身为蓟州人士,就算是再刻意隐藏,举手投足,言行举止,多多少少也透着点蛛丝马迹。

    只要心思敏锐的人,分析出王础的出身,也不是不可能。

    但赵桓能够直接说出,王础的祖籍,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了。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面对王础的追问,赵桓依旧没有回答,只因他现在心里很震惊。

    王础这个人,或许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但是……

    王础的儿子,也就是他妻子腹中之子,可是历史上金朝的著名文学家,著作有《拙轩集》。

    还有《三友轩记》和《与文伯起帖》都是出自王寂之手。

    正是因为赵桓记得忘记,所以也知道其父王础,也是金朝初期的名士。

    说白了,王础虽然本质上是宋人,但因为自始至终都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下,因此是典型的金人精英。

    如果赵桓没猜错的话,王础肯定在上京任职,因为金国大势已去,他才带着妻子出逃,打算返回蓟州老家,结果半路因其妻子妙龄,险些被秦桧派人抓了俘虏。

    有了这种金国精英人士帮忙,将来统治金国百姓,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毕竟想要成为一个土地的主人,先要成为这片土地文人的主人。

    赵桓依旧没有解释,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甚至有点……天机不可泄露那个味道。

    同时也是在提醒王础,赵桓什么都知道,休想隐瞒他。

    不够表面上,赵桓仍旧对王础极为客气。

    “王先生,有你在中间周旋,以后金国百姓,也就有福了。”

    “我也替大宋百姓,感谢你的付出。”

    见赵桓不愿回答,王础也就没有追问。

    “只要大宋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善待金国百姓,在下自然愿意效犬马之劳。”

    赵桓当即笑着应下,同时把周蒙叫了过来。

    “你也不必押送俘虏了,直接就地改变职务,带些人,护送王先生夫妇,安全返回蓟州老家。”

    “如果路上有人为难,严惩之!”

    周蒙自然是点头如捣蒜,冲着王础点头哈腰道:“王先生,王夫人,你们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