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工业帝国 > 第92章 世界级名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立夏时节。

    田苗盛长,已是农忙时节,庄稼人上进耕耘。

    马由桂带着三弟马禧以及一百名马家军,前往了山海关后方的永平府。

    来到永平府果然看到了一片惨淡的景象。

    现在正是田苗旺盛生长的时节,田野里的稻秧,全都是软趴趴的她倒在地上,叶子也开始泛黄了。

    到处都是老农忙碌的身影,爬到因为干旱水位变低的河床,吃力不停的往地里挑水。

    但这样一桶桶灌水的太慢了,一家老小起早贪黑的挑水,勉强能够灌溉几亩地。

    这还是靠近河岸边的土地,那些远离河岸边十几里,甚至是几十里的土地。

    就只能等着地里颗粒无收了。

    不少挑水的老汉,看着地里已经开始泛黄的稻秧,挑水的同时眼睛里不停的抹泪。

    马由桂看到老百姓这一副凄惨的样子,心里暗自下了决定,就算是不为了军旗大使的位置。

    这次也一定要把旱灾给治理了,不图别的,就为了让老百姓多活一个是一个。

    指望朝廷赈灾是不用多想了,不是朝廷不发放赈灾粮食,发放再多也到不了老百姓的手里。

    马由桂前往抚宁卫,先要路过永平府的治所卢龙城,顺路去了知府衙门一趟。

    治理旱灾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尤其是要治理抚宁卫那么广袤一片的土地,很需要知府衙门的配合。

    需要他们派遣大批熟悉抚宁卫情况的官吏,协助马由桂进行土地的丈量和厘清。

    只有熟悉的掌握了抚宁卫所有土地的情况,接下来才能针对性的,在某些关键的地方安装上大明蒸汽机。

    通过这些关键性的位置把河水抽上来,就能用五台大明蒸汽机灌溉整个抚宁卫的广袤土地。

    到了知府衙门,情况果然和马由桂预料的差不多,不出意外的吃了一个闭门羹。

    永平府的知府也是东林党人,没在背后给马由桂搞破坏就好了,怎么还会协助他治理抚宁卫的旱灾。

    永平府知府都没有露面,派了身边的一名通判,让这名通判接待了马由桂。

    这名通判同样是东林党人,心思八面玲珑,用了一个官场上惯用的拖字诀。

    着实是让马由桂见识了官场的蝇营狗苟,在这不知道多少老百姓要饿死的旱灾面前,还在这里不停的争权夺利。

    马由桂在过来以前,心里已经有了预期,对于永平府知府衙门的反应也就没怎么在意。

    反正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帮多大忙,只要不扯后腿就可以了。

    知府衙门也不敢扯后腿,要是别的地方,永平府知府衙门肯定会用一些手段,不停的拖马由桂的后腿。

    这一次面对的可是抚宁卫,只要知府衙门敢有半点的小动作,山海关的边军们就敢血洗了整个知府衙门。

    叶初春这一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有一件事没有明说。

    抚宁卫的千总是年轻一辈第一猛将曹变蛟。

    几个月前,马由桂的二弟马国藩前往山海关,路过抚宁卫歇了歇脚。

    年轻一辈第一猛将曹变蛟不服气马国藩的名头,找他打了一架,最后落了一个平手。

    按照东林党了解的情形,掌管抚宁卫的千总曹变蛟,最终和马国藩势不两立了。

    本来就治理不好旱灾,又和抚宁卫的千总曹变蛟势不两立,马由桂这次真的是九死无生了。

    马由桂也听说了这件事,并没有当一回事,因为二弟马国藩写了一封书信给他。

    书信里说的就是这件事,年轻气盛的曹变蛟不服气的找马国藩打了一架,两人以平手收场。

    并没有像永平府知府衙门为了谄媚东林党,添油加醋的说是两人反目成仇,相反的不打不成交成了好兄弟。

    这一点就算是告诉了东林党,东林党人也不会相信。

    因为在东林党的理解里,如果文人撕破了脸皮的相互打压了,一定会成为不整死对方就誓不罢休的世仇。

    怎么可能会成为朋友,甚至是比朋友还要好的袍泽兄弟。

    东林党不理解,但这就是边关武官们的情义。

    两名年轻气盛的武官可以打的不可开交,甚至是你刺我一剑,我砍你一刀。

    但只要最后两人看对眼了,出现了相互佩服的情况,那就一定会成为生死之交,成为可以依托后背的袍泽。

    这一点是整天阴险算计别人的东林党,满脑子小心思的他们,永远也不会理解的。

    就像马由桂预料的那样,刚刚抵达抚宁卫地界,就有人出来迎接了。

    界碑前。

    一位头戴红色六瓣帽盔,身披红色罩甲,脚踩赤纹长靴,手持龙刀枪的年轻千总。

    带着手底下的亲信们,在界牌碑前等着马由桂的到来。

    马由桂骑着马刚刚到界碑前,年轻千总笑哈哈的迎了过去,发出了极为豪迈的笑声:“大哥来抚宁卫,怎么也不通知一声。”

    “要不是国藩兄弟无意中提起这件事,小弟还不知道。”

    “来来,大哥既然来了,咱们今天就不醉不归。”

    马由桂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甚至都不知道眼前这个陌生人是谁,就被他自来熟的豪迈笑声所感染了。

    看着他那一身招牌的全身鲜亮的铠甲,听着二弟马国藩所说的豪迈笑声,心里大概明白这个人是谁了。

    应该就是年轻一辈的边关第一猛将曹变蛟了,也是在历史上死战殉国的曹变蛟。

    马由桂清楚的记着曹变蛟在历史上的记载。

    转战千里,身穿的铠甲二十七个昼夜没有解下,战死了沙场。

    而不是像祖大寿、吴三桂这样的武将那样,投降了满清。

    曹变蛟同样是马由桂要弥补的遗憾之一,这样骁勇善战的忠义武将,怎么能让他死在这里。

    如果能对曹变蛟进行军校的系统化培养,给予那种几百年智慧结晶的战术战略培养,以后绝对是一位让满清听到名字就变了脸色的大将。

    甚至是一位世界级的名将。

    马由桂从马匹下来,直接解下了背后的焦氏步枪,交给了曹变蛟:“大哥这次来,也没带什么礼品。”

    “如果不嫌弃的话,这支焦氏步枪就送给你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