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工业帝国 > 第126章 请顾炎武出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炎武的家不在这里,而是在京郊结庐而居。

    京郊。

    石景山。

    马由桂和宋应星两人骑着马匹顺着官道赶往了石景山,到达石景山附近,拐进了一条上野小路。

    顺着这条乡野小路,来到了石景山脚下。

    石景山脚下有一座草庐,一座用茅草搭建的茅庐。

    草庐外面围了一圈篱笆墙。

    篱笆墙内,不像一般的清流名士那般种植兰草桂树,也没有一片片的菊花。

    这个草庐普通的一点也不像一位明末三大思想家顾炎武的草庐,反倒是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茅草屋。

    一群黄色绒毛小鸡,在一只大母鸡的带领下四处食吃。

    还有几畦菜地。

    种着普通的白菜萝卜。

    菜地的附近,有一圈高高的葡萄架。

    一名年纪不大的江南士子,一手拿着一卷泛黄的书籍,一手拿着一只烟袋杆子。

    坐在葡萄架下方的一张藤椅上,晒着暖和的太阳。

    看一眼书。

    抽一口烟。

    日子十分惬意。

    马由桂站在篱笆墙外,静静的看了有一盏茶时间。

    虽说这位江南士子没穿大袖飘摇的绸缎右衽衣,住的不是亭台楼榭的苑林。

    这名江南士子也就是宋应星嘴里的顾炎武,从内到外透露着一种气质。

    一种真名士的气质。

    一种诸葛孔明那般躬耕于南阳的笑谈天下的气度。

    远远不是那些东林党清流名士所能媲美的,即便他们喝着江南名茶,焚着南洋昂贵的香料。

    马由桂看了一眼身边的宋应星,对方心领神会的一起下马,把马匹拴在门口的树墩上。

    两人走到篱笆墙中间的柴门门口,宋应星心叩响了柴门。

    顾炎武坐在一眼就能看见外面的篱笆墙内,早就听见草庐附近的马蹄声了,只是不愿意理睬罢了。

    他见惯了当今天下官场的种种蝇营狗苟,在东林党的倡导下,各地的读书人全都是钻营科举,贿赂主考官。

    一点也没有了读书人应有的气节,应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气节。

    顾炎武已经对官场彻底的失望了,这辈子只想着躬耕于天子脚下,等着哪天大明的京城被攻克了。

    便以死殉国。

    好让那些攻入大明京城的乱臣贼子知道,这个大明的读书人是有气节的。

    顾炎武的朋友不多,宋应星算是其中一个。

    这是换作了其他人敲门,就是六部郎中这样的实权高官来了,顾炎武看也不会看一眼,继续躺在那张藤椅上读书。

    顾炎武瞧见很久没有来的宋应星,脸上泛起了一丝笑容,从藤椅上站了起来。

    走到门口打开了柴门,主动拱手道:“宋兄今天怎么有空来在下的陋室。”

    顾炎武打招呼的同时,看了一眼旁边的马由桂,心里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好一个相貌俊朗。

    宋应星拱手说道:“今天过来也没有别的事情,愚兄也不喜欢那些弯弯绕。”

    “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了,请顾贤弟出山。”

    顾炎武听到一句请他出山,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了去,摆了摆手:“宋兄要是来访庄的,这里倒是有几杯粗鄙的茶水。”

    “出山二字,宋兄就莫要再提了。”

    说完这句话,顾炎武走回了那张藤椅旁边,开始烧水煮茶。

    宋应星看了一眼旁边的马由桂,无奈的说道:“这件事宋某已经尽全力了。”

    “至于能不能让这位大才出山,就看贤弟的本事了。”

    “不过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头,当初一位六部侍郎多次派遣幕僚过来请他,连门都没给开。”

    “几位六部郎中这样的实权高官,甚至效仿当年的刘皇叔请诸葛亮出山,来了一个三顾茅庐。”

    “结果还是一样,连门也没给开。”

    宋应星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马由桂再明白不过了,六部郎中这样的实权高官亲自过来三顾茅庐,都请不出顾炎武出山。

    甚至是能够走进那座暖阁内的六部侍郎,这样的中枢重臣派遣心腹来请,都抢不走顾炎武。

    他一个九品的军器局大使,想要请走顾炎武出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马由桂也明白这个可能很低,毕竟但凡是这种国士之才,心智都极其的坚韧。

    一旦是认定了的事情,就算是杀了他,也不会动摇他心里坚定的信念。

    马由桂和宋应星一起坐在葡萄架旁边的木墩上,等着顾炎武在那里煮茶,主动介绍道:“在下,马由桂。”

    面对六部侍郎这样的中枢重臣都无动于衷的顾炎武,在听到马由桂这个名字以后,突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顾炎武转过头来,仔细的打量旁边的马由桂,打量了足足有一盏茶功夫。

    就在宋应星要说他一句这样很无礼的时候,顾炎武突然郑重的拱手道:“先生就是在抚宁卫千户所救活很多军户的马由桂。”

    马由桂平淡的笑了笑,拱手回礼。

    顾炎武得到了马由桂的肯定,再一次郑重拱手:“先生今天就别走了。”

    “尝尝顾某的手艺,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算是京城那些酒楼做不出来的乡野风味。”

    宋应星听到这一句话,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忍不住感慨道:“这个世上能够尝到顾贤弟手艺的人可不多。”

    “宋某也只吃过一次,没想到今天要沾贤弟的光了。”

    顾炎武等到火炉上的铜壶烧水,跑去菜地里摘一些亲自种的蔬菜。

    还没有迈开脚步,却被马由桂一把拉住了手臂,交给了他一本书籍:“时间不等人。”

    “拖上一天的时间,三角淀爆发水涝的可能性就多出一分。”

    “今天来请顾先生出山,马某也不说多余的废话了,请顾先生看完这一本毛概思想。”

    “如果先生看完这本书以后还不决定出山,马某转身便离开这里。”

    马由桂和宋应星一起来到这里,想必也会从宋应星的嘴里听说了他出山的难度,几乎是没有半点可能。

    六部高官都请不走他出山,马由桂却用笃定能用一本书籍请他出山。

    顾炎武并不免来了兴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