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城管无敌 > 第七章 、失意的穿越者(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广告看着就是爽!

    幽深的夜幕之下,庆祝新年的钟声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回荡,但却无法为这座萧条死寂、灯火稀疏的城市带来一丝喜庆,反而听起来凄凉得犹如死神的丧钟一般,让人从心头一直凉到脚底

    寒冷的晚风之中,君士坦丁十一世裹紧了身上的紫袍,独自行走在宫殿的空旷走廊上。

    在傍晚时分强作精神举办的阅兵仪式,完全没能给他带来一丝一毫的好心情。

    ——罗马是一个建立在军团之上的军国主义国家,罗马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战争和杀伐的雄壮历史。

    从台伯河畔的永恒之城罗马,到巴勒斯坦的圣地耶路撒冷,从广袤无垠的北非沙漠,到巨木参天的日耳曼黑森林,到处都曾经存在过罗马军团举着黄金鹰标留下的足迹。在漫长的时光之中,这支伟大的军队见证了方阵的衰落,战象的铁蹄,蛮族的入侵,火器的诞生,沙漠民族的狂飙远征,曼骑士的究极冲锋……它曾经无数次因为落后于时代而被打得一败涂地,又无数次因为适应了时代而如不死鸟般浴火重生。

    他们是纪律、训练与战术的终极体现,是黑暗中世纪战场上最后的明残光小说

    这就是罗马军团,曾经跟迦太基人、日耳曼人、匈奴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较量过的伟大军队。

    然而,到了罗马帝国已经只剩下一座城市的此刻,罗马军团也已经走向了他的末路。

    昔日的霸气和张扬早已凋零殆尽。只剩下深沉的暮气和苟延残喘的凄凉。

    此时此刻,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麾下的罗马军队,不要说一个军团,就连一个千人大队都没有了。

    ——由于去年那场先胜后败的鲁米利希萨尔城堡争夺战,东罗马帝国那只可怜的微型常备军死伤三余人,之后又有两多人脱队逃走,却因为财力和人力的困窘。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兵员的补充。

    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得骄横麻痹、疏忽大意的土耳其军队,因为这场争夺战而损失了更多的兵力。但问题是如今只剩下一座城市的东罗马帝国。早已没有了跟敌人拼消耗的议争吵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君士坦丁十一世最信任的帝国海军司令官卢卡斯大公,一位虔诚的东正教信徒,竟然骇人听闻地当众宣称:“……我宁可在都城内看到土耳其人的包头巾,也不愿意再次向着戴着三重教冠的拉丁人(指教皇)下跪!”

    到了这一步,御前会议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开下去——皇帝其实也并不是不知道东正教会的苦衷:从信仰的角度来说,向罗马教皇低头就意味着东正教会要变更一大堆经和礼仪,并且造成严重的信仰混乱和信徒流失。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东罗马帝国此时已经山穷水尽,绝大多数的帝国臣民,或者说希腊人,都已经处在其它势力的统治之下,仅仅是依靠着东正教会这条纽带与君士坦丁堡联系在一起。既然大部分的东正教徒都仅仅听从大牧首的教诲而非东罗马皇帝的训令,又怎能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以挽救帝国呢?

    此时还属于东正教会大牧首领导的七十几位大主教之中,只有十几位还在东罗马帝国的图之内(包括莫利亚),剩下的大主教辖区要么在土耳其人和其它异教徒的治下,要么远在黑海对岸的俄罗斯,而他们无一例外地对天主教充满了反感和痛恨,绝对不会为了拯救帝国而向罗马教皇献出自己的教区

    一旦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会改弦易辙,自降身份向罗马教会屈膝,那么大牧首便很有可能立即失去他麾下五分之四的大主教——所以,东正教会拒绝为了帝国的生存而自我牺牲!

    实事求是地说,在东罗马帝国已经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唯一能继续保全东正教会的方法,似乎就是接受土耳其人的奴役……因此,教士们没有组织叛乱,砍了皇帝的脑袋向苏丹献媚,就已经算是很有节操了。

    但这对于东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十一世来说,依然意味着无耻的背叛。(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a>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