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城管无敌 > 八十、新月旗之殇(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折断的新月旗帜浸泡在血泊之中,代表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和十字军旗在黑烟中猎猎招展。

    在希腊人攻入镇内之后,土耳其人依然在凭借建筑物殊死抵抗。无论是商人、牧民还是贵族,每个人都手持各色弓弩、投枪、梭镖,乃至捡起砖块和瓦片,依托几幢坚固的房屋和院墙,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让希腊士兵或者说暴徒们在几次冲击之中,都留下一片尸体无功而返。

    然而,他们的抵抗并没能坚持很久。点燃了导火索的火药罐子和弩炮发射的石弹,轻易砸穿了夯土的建筑,让浓烟和火焰混杂着哭爹叫娘的哀嚎声,还有焦头烂额的土耳其人,一起乱哄哄地蹿了出来。

    一个个裹着包头巾,穿着宽大长袍的身影,全身沐浴着火焰,在街道上四处乱跑惨叫着。

    而早已准备就绪的希腊士兵,则立即嗷嗷叫着着一涌而上,对异教徒展开了残酷血腥的“围捕”。

    这一刻,真主安拉已经再也无法庇佑它的子民和信徒了。

    在尼西亚郊外的肮脏窝棚里被东罗马帝国军队拯救,依靠“圣饼”、“圣水”和“圣油”摆脱了恶疾,恢复了健康,从而加入圣战行列的前伪军头目伊萨克,将锋利的长枪从一名吐着血沫子的土耳其牧民胸口中拔了出来,冷笑着看到这家伙颓然倒地,眼光渐渐涣散。

    “……该死的异教徒,想不到你们也有这一天吧!”他扭头吐了一口唾沫。如此咒骂道。

    ——由于曾经屈从于土耳其穆斯林的不光彩履历,在这支被信仰鼓动的基督徒军队里。伊萨克不得不表现得比别人更狂热,在杀戮异教徒方面更卖力,才能得到同僚和上司的认可。

    他起身环顾四周,发现在此起彼伏的烟火和穆斯林的哀号声中,抢掠和烧杀的狂欢盛宴还在继续。希腊士兵们砸开每一座房屋,搜索每一个角落,连墓地也不放过,从仓库、地窖里搜出一切值钱的东西。然后背着沉重的包裹,长枪上挑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栓着成串的女人,将自己被土耳其人压着脑袋揍了四百年的滔天仇恨,还有深植于心灵中的暴虐因子,毫无顾忌地彻底释放了出来。

    哪怕用烟灰涂黑了脸,弄乱了头发。但那些瑟瑟发抖的土耳其女人们,还是被诸位荷尔蒙过剩的大兵们一个个拖了出来,剥光衣服按倒在肮脏的街道上……女人们的惨叫声就如同此起彼伏的号角一般,很快在战场上蔓延开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少年的哀号——由于某些人的特殊口味,以及古希腊文明之中历史悠久的搞基传统。还有不少纤弱俊美的土耳其少年也惨遭爆菊之痛。

    而眼神敏锐的伊萨克,在踢门闯入一户富商的宅院之后,同样也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某个穿着宽松不合身的男装大袍,脸上裹着黑纱面巾,正鬼鬼祟祟地想要溜走的女子。

    于是。在这位女子绝望的悲鸣声中,伊萨克当即就一个飞扑。把她按倒在地,同时撤掉了她脸上的面纱,那精致秀美的脸蛋,顿时让他不由得愣了一愣,暂时停住了动作。然而,在下一刻,伊萨克却惨叫了起来——只见这凶悍女人不知从哪儿掏出了一把小刀,狠狠地插在他的大腿上!

    遗憾的是,这点皮肉伤并不能阻止伊萨克的施暴,反而激起了这名兵痞的凶性。

    只见他怒吼一声,眼睛犹如野兽一般变得血红,铁钳般的打手扯着女人的双肩,猛地把她拖了起来。然后,伊萨克又把女人身上的袍子用力往下重重一扯,在凄厉的尖叫声中做起了活塞运动,让饱满的胸部在空气中巍巍颤抖……在高亢的尖叫声中,土耳其女人的眼中蓄满了泪水,但却不愿意被敌人看到,而是猛然扭过头去,让喷涌的泪水滴落在庭院铺砌的细砂里……

    片刻之后,得到了满足的伊萨克慢腾腾地穿上裤子,低头抚摸着身边已经昏迷过去的异教徒美女,咀嚼着刚刚搜出来的上等奶酪和蜜饯,看着怀里成堆的丝绸和金银首饰,一时间感觉心情无限愉悦。

    但是,在下一刻,他的心情就再也愉悦不起来了。

    因为,透过镂空雕花的窗棂,伊萨克愕然看见了一面摇曳的新月旗,还有大群骑兵飞驰扬起的尘雾!

    “……敌袭——”166小说

    ————————————————————————

    “……阿拉,阿克巴!”

    伴随着震天的呐喊声,上千名土耳其骑兵举起弯刀,飞快地向着烟火缭绕的残破村镇冲去。

    “……轰隆隆……”

    数千只马蹄践踏地面,激起一片巨大的轰鸣声,既仿佛轰炸机从上空一掠而过,又好似沉闷的雷声,霎时间就惊破了镇内那些希腊士兵烧杀劫掠、满载而归的美梦。

    虽然沉浸于劫掠和施暴的希腊人,在此时终于发现了敌情,但他们已经来不及集结起来应变后,只怕是又要生出变数了。

    ——————————————————————————————

    时光如梭。凉爽的秋季转瞬即逝,潮湿阴冷的冬季伴随着黑海北岸的寒风悄然来临。

    1543年12月,布尔萨城前线,东罗马帝国军队攻城阵地,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御用营帐

    “……尊敬的陛下,在万能上帝的保佑之下,我们已经顺利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在海峡另一端的亚洲土地上登陆。土耳其人的抵抗十分微弱。我军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扼守海峡航道的恰纳卡莱城——由于爆发大规模瘟疫,所以早在我军抵达之前,土耳其驻军就已经自己烧毁了军营和堡垒,逃得不见踪影。

    在接下来的扫荡作战之中,大约有一万名土耳其人被我们杀死在港口附近,让整个海滩上都是浸泡在血水里的尸体。此外,还有至少五万土耳其人已经死于瘟疫。我们原本准备将一部分俘虏作为奴隶卖掉。但是根本找不到买家,无论是热那亚人、威尼斯人还是佛罗伦萨人,都没有兴趣在瘟疫时期做人口生意。

    虽然战利品的收获数量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在胜利的鼓舞下,我军还是在马尔马拉海沿岸各地势如破竹,残存的异教徒几乎不堪一击。在上帝的荣光与圣战的旗帜下。他们就像泥沙一般被海浪拍散,然后在各地基督徒的群起讨伐之中,一股接一股地被彻底剿灭。在我军经过的道路两旁的橄榄树上,全都挂满了异教徒的头颅,被士兵们打趣地称之为“土耳其葡萄”。

    根据陛下先前的谕令。凡是拿起武器抵抗罗马军队的异教徒,一律全家处死。那些有姿色的年轻妇女,视情况充为营妓或犒赏士卒。而主动投降的异教徒,则发给他们口粮,强行把他们向东方驱逐。还有那些死心塌地投靠异教徒,帮助土耳其人对抗帝国军队的基督徒叛逆,将会按照十抽一的办法,抽签处死其中的一批人,剩下的人则贬为农奴,由军队监管着,恢复被土耳其人捣毁的水利设施

    目前,我军已经像篾子一样,彻底扫荡了恰纳卡莱城四周的郊野,剿灭和驱逐了所有遇见的土耳其人,缴获了二十多艘散落在这一地区的土耳其船舰,并且夺取了马尔马拉岛,完全控制了这片海域的所有航线。

    只有少量最凶悍的土耳其人还不肯降服,潜伏在山丘之间,零星地袭击我们的后路和辎重队,但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本地的希腊基督徒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个世纪,远比初来乍到的异教徒更熟悉这片土地。当我们彻底摧毁了他们的部族和村镇,杀光了所有的异教徒之后,新收复的国土自然会稳定下来。

    受到鼓舞的各地基督徒起义军,纷纷聚集在我们的双头鹰旗帜之下,目前已经集结起了超过五千人的生力军,此外还有上万名健壮的民夫,可以作为后备的兵源。城市里的犹太人也献出财产来犒赏我们的军队。向南方挺进的侦察小队,一直突击到爱琴海畔的马尼萨城附近,才遭到土耳其人的有力抵抗。

    另外,南方罗德岛上的医院骑士团也派人前来联络,希望跟我军联手攻打士麦那、马尼萨和以弗所等城市。同时,他们还想要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得到一批能够防治瘟疫的‘圣物’,并且愿意支付相应的代价。

    现在,为了尽早结束今年的战事,我已经设法集结了七千名士兵和民夫,在海军舰队的掩护之下,沿着滨海大道向布尔萨战场缓缓开拔,预计在五天之后抵达,希望能够助您一臂之力。

    您最忠诚的伙伴,帝国海军司令卢卡斯……”

    再次阅读了一遍帝国海军司令卢卡斯大公,从西线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场送来的奏报,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落寞的苦笑,随后便站起身来,走到插满小旗的地图桌前。

    此时,分别从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渡海南下的两路东罗马军队,就仿佛螃蟹的两只钳子,分别夹住了马尔马拉海的两端,然后东西对进,步步蚕食,逐一扫荡这附近的土耳其穆斯林聚居点,将他们杀死或驱逐。在卢卡斯大公率领的“海军陆战队”,成功封锁住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环绕着马尔马拉海的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如今绝大部分都已经被插上了代表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小旗,只剩下布尔萨城的那一面孤零零的新月旗帜,还在外无援兵,内有瘟疫的绝境之中顽强挣扎。

    整体战略形势貌似一片大好,唯一的麻烦在于,土耳其人的旧都布尔萨城,实在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截止到今天为止,激烈的攻城战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天,但布尔萨城的陷落还是遥遥无期。

    因为,城内原本一盘散沙的土耳其人,此时终于有了一根能够组织抗战的主心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