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清山变 > 第22节 山东大案(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节山东大案(1)

    皇帝有一句话没有说错,福济确实是定郡王载铨保荐的,其时是在道光二十八年。大风小说

    福济姓苏完派尔佳氏,镶白旗,原是举人出身,却由顺天府教授升迁为詹事府赞善,成了翰林。道光二十六年由文转武,在山东、河南和遍地蜂起的白莲教交手,很打了几个胜仗,赏花翎赏黄马褂、赏巴图鲁名号,凡是一个武官所能得到的荣宠,很快地都有了。

    福济署理过曹州府,曹州府民风强悍,一贯多盗贼,而他又专以‘会捉强盗’出名。府衙照墙下十二架站笼,几乎没有空的时候。可是曹州百姓知道,在站笼中奄奄一息的强盗,十之**是安分良民。无奈上官都以为他是清官,也是能员,像这样的官儿,平时总不免狠些。所以尽管怨声载道,却很能得人赏识。

    据说道光帝就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和琦善一样的旗人中的后起之秀,再加上定郡王不时的君前为他美言,一路高升之下,坐上了山东省按察使司的高位。到任之后,福济在省内大展拳脚,将在曹州府所行的手段照样拿来,弄得省城之内谈其人而色变。

    不但在对待百姓上手段严酷,福济为人贪壑不足,仗着有定郡王在朝为倚靠,将一省上下全不放在眼里,就是上峰的景廉,他也不很当回事。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全数填充了自己的腰包。

    一省抚台大人的景廉倒是很读过几天书的,当年也曾经充任过上书房师傅,不过上书房是一个很特殊的所在:汉人教师称师傅,授课的时候是有座位的;满人师傅称‘谙达’,而且没有座位,只能站立授课。

    多年沿袭成习,满人谙达在上书房中经常为这等不公之处与汉人同僚杯葛不断,景廉就是其中之一,到后来实在难以忍受,便走通了穆彰阿的门路,外放了出去。

    他是因人成事的庸人,当年任职直隶巡按道的时候,也不过是将事物交托下属,自己依例画喏而已。说来也很奇怪,他这样的做法居然为他赢来了极好的口碑,处处事事有人奉承,官运自然也就变得通畅起来,到了咸丰元年,被皇帝捡拔为山东巡抚。

    他知道自家事,钱粮有藩司处理,刑名就全盘交托给福济,自己乐得清闲,一路逍遥至今,直到本年的四月十三日,出了一场大祸!——

    咸丰元年的夏秋之际,莱、平两县多日干旱无雨,眼看着旱情已成,任职泰安知府的田书元一边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府中年记田地赋税,一边请求省里帮助,藩司开藩库购粮,缓解百姓嗷嗷待哺之苦,自己则命令两县的县令抓紧安排轻壮民夫挖井取水,以求自救。

    莱芜县的县令叫项进,上海人,捐纳出身,在这莱芜县的大老爷任上做了三年。咸丰元年的时候,有御史参劾他在任上:‘在任一年,亏空累累’,后来田书元派人查明,情况属实,免了他的县令。省内藩司衙门挂牌,派了一个叫汪诚的候补知县接任。

    汪诚到任之后,却发现县里的粮库全然空空落落,完全没有办法做交接——明清县官,其责甚专,库银粮米不妨做出亏空,若是因为公事,而且亏空不是很大的,自然有上官体谅,官也很可以做得下去。即便离职,州里的上官也会责请即用,分发到河南为官。

    他和项进一样,也很是爱财,不过总算是学成出身的,有一点良知,更多的是拿一些自己刻印的书,诸如《太极图说》《朱子图鉴》之类的,向百姓、士绅、下属之人推销一番,比之项进的穷凶极恶,已算是清廉得紧了。

    朝廷赈济的银子是专款专用的,经由本省藩司衙门转拨到泰安府,又给项进盯上了,为了能够大肆攫取,他特别命人找到和他同样是捐纳出身的平阴县县令赵光,和他定下了一条计策。

    赵光是河南人,在任上处处以近在咫尺的莱芜县县令项进所言所行为马首是瞻,项进在县内搞了一出‘跳加官’,他也不甘人后,有样学样的自捐俸禄,而且,项进捐了半年的俸禄,他则捐了一整年的俸禄。而背地里的手段,倒可称是和项进沆瀣一气,一丘之貉。

    两个人定下计策,各自乘官轿到了府城,递过手本之后,田书元知道他们是为了赈济银子的事情而来。他毕竟是正途出身,也知道这样一大笔的赈济银子的发放和使用是否能够落到实处,时时都有御史瞪大了眼睛瞧着,一旦有失,弹章奏上,不是当耍的。

    把两个人请到厅中,彼此见礼之后,他问:“贵县,远道而来,辛苦了。”

    “卑职不敢。大人为赈济灾民之事宵衣旰食,方才是真的辛苦。”

    “我看过你们上一次呈上来的公事,贵县之中,流民百姓生计可安顿得稳妥了吗?”

    “卑职两个不敢隐瞒大人,这一次来,正是为了这件公事的。”

    “哦?怎么说?”

    “从今年五月份到现在,辖地之内一场雨也没有下过,百姓嗷嗷待哺,省里、朝廷分别拨下银子购粮救急,不过大人您也知道,只是我这莱芜县内,就有民户五千三百六十二户,人丁在两万上下,这一天之中人吃马喂,不论是粮谷,草料,舍粥用的粳米,花费总要在数百千两上下,还不用提雇请民夫挑挖深井,以图取水,这些也都是要花钱的。卑职不敢欺瞒大人,省里下拨的银子,早就为县里花得光光,所以卑职以为,是不是把朝廷下拨的用来购买粮种的银子,暂时……拿来,总是要先让百姓吃饱了肚皮再说其他啊

    “是啊,卑职治下也是同样的。”赵光在一边也说:“不但是我和项兄治下之地,今年七月份闹蝗灾,东阿县也遭了灾,从那里逃过来的难民也挤到这里,卑职人微言轻,没有逢到上峰的公文,万万不敢封镜。知道这里有舍粥,每天来的人越来越多。还不用说内中有那偷鸡摸狗、撬门别锁的,哄抢粮食、盐店的就比往年多一倍不止——卑职派人去抓,却是抓不胜抓——人太多了,竹板子都换了三次,新换的又打劈了!”

    田书元也是深深皱眉:项进和赵光的话没有撒谎,莱芜、平阴两县确实有很多流民涌入,不论是民生,治安,调度,管理都非常的让人头疼。只是,把朝廷拿来准备为来年春天购买粮种的银子用做它途,将来追究起来,自己厥罪甚伟,倒要认真思虑一番呢!

    见田书元有畏葸之情,项进和赵光彼此交换了个眼色,又说:“其实,大人若是担心其中担了关系的话,不妨上省里去一次?问一问景大人的口风再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