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到明末 > 123 下襄阳,攻樊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当守城将军着急忙慌的指挥手下抬运银两时,门外冲进来一名明军满头大汗的跪地禀报:

    “大人,西成门被敌人攻下了,弟兄们四散溃败,如今敌军已经攻进城内了。”

    不等将军反应,又冲进一名士兵禀报:

    “报!大人,东北角的水门被人用火药炸开一个口子,敌人乘着十几个小舟进了内河!”

    “快,快走!向北去樊……不!向东门跑,赶紧走!”

    听到这瞠目结舌的消息,他瞬间没了半点抵抗的想法,本想去樊城,一想到那边的人和自己不对付,又改口出东门。

    两名报信的小兵,见自家将军这架势,顿时心领神会。两人都是光汉子一个,没有家属,干脆也不回去禀报了,跟着一起出了府。

    府外已经停靠着数辆马车,一行人立刻出发向着东门奔去。

    林子坤满意的点点头,挥手让身后传信兵退下。扭头又向一旁的李仓问道:

    “樊城那边呢?”

    “暂时还不清楚,属下立刻派人过去看看!”

    “恩!襄阳城破以后,你立刻准备一件事,把城内会造船的工匠都给我集中管理。这次咱们占了这里,就不走了。大力建造舰船,以后是一定要用的。”

    说罢,林子坤翻身跨上战马,在士兵的围护下向着城内而去。

    至天色微亮,襄阳城,这个号称华夏第一城的坚城,就这样被轻轻松松的搞定了。

    可见,城修的再好,没有敢战的心,也是一个废城。

    昨晚那个出逃的守城将领,也没落到好处,在东城外被埋伏的太平军士兵伏击。连带着跟随他一起逃跑的明军也被一锅端了。

    至于那几架马车的金银,肯定是充公了!

    但是,樊城却没有攻下来。

    昨晚守城的明军很是严格,连城门都不开,先遣队没有机会攻占城门。

    城外埋伏的太平军,仓促之间并没能攻下城墙。

    林子坤索性命令他们围而不攻,等襄阳这边搞定了再说。

    入城之后,林子坤三令五申不准骚扰百姓,违者军法从事!

    昨夜的混乱让城内百姓惊恐万分,还以为流寇又攻了过来。

    第二日,几乎没人敢出门查看。

    经过一天的时间,城内百姓发现这伙人好像不是流寇,这才慢慢平复了心情。

    林子坤现在没空管百姓如何,现在最主要的是攻下樊城。要不然自己在襄阳也待不踏实。

    本来,襄阳与樊城之间是有一座浮桥的。不过这几年战乱不断,上次张献忠攻襄阳市,守城的明军直接把浮桥给烧了。

    如今,两城之间,基本靠舟船渡河。

    舟船,这里不缺。沿河的百姓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不过是小船。

    大船除了昨夜俘虏了停靠在码头的几艘外,其余的大多都趁机跑了。

    关键是,没人会啊!

    太平军士兵大多数都是中原难民,你让他们每日奔走,没问题!撑船?这可是个技术活了!

    思索良久,林子坤还是下令,抽调一部分兵力渡河去北岸。还是在岸上进攻樊城吧!

    耗时好几天,民兵连夜开干,又招募了襄阳城内众多百姓,终于在上游的汉江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浮桥。

    太平军第二旅剩余的全部人马,渡过了汉江,与北岸的部队汇合。

    林洛作为攻击樊城的主将,早早的就坐船渡河。

    趁着部队渡河的时间,他仔细的观察了樊城的各城门。

    最终决定,主攻朝圣门!

    朝圣门为樊城北方一个小门,并没有瓮城,同时护城河也相对较窄。

    比起定中门和其余几门比较容易搞定。

    原本攻击樊城的部队,这几日也没闲着,连夜打造了数座简易攻城楼和众多云梯。

    第二旅全员渡河后的第二天,林洛便下令攻城。与此同时,林子坤命令为数不多善于水性的士兵组建一支临时部队,又招募了一些百姓撑船。

    在汉江水面上来回游荡,袭扰樊城守将。

    “轰!”……

    太平军这次前来还带有众多的火炮,前几日襄阳城没有用上,今天樊城用上了。

    轰鸣声不断响起,城墙被炸的坑坑洼洼。

    城头的守军也不含糊,直接和太平军开始了对轰。

    随着炮火的掩护,太平军推着攻城楼,抬着云梯密密麻麻的冲向了城墙。

    呐喊声与火炮声交杂,弓箭与炮弹子弹横飞。

    每时每刻都有士兵哀嚎着倒下,他们身后的士兵又义无反顾的越过他们向前冲锋。

    两座攻城楼被推到护城河边儿,便停下了前进。上面的士兵稳重而又快速的将手中的火铳发射,不停收割,压制着城墙上的敌军。

    抬着云梯,长板的士兵,并没有一拥而上,而是同样的不停开枪压制敌人。

    只有少数一些人,将长板或者云梯架到护城河上,小心翼翼的护着自己渡过了护城河。

    火药时代的到来,其实间接的将坚城厚墙也给淘汰了。特别是人们发现了类似炸药包这种东西的时候。

    历史上李自成第一次攻击开封时,就用过一个叫“放迸”的玩意儿。这其实也是炸药包。

    上次闯军攻打南阳城,同样用到了那玩意儿。

    随着火药的升级,这种感觉就越发的强烈。

    从最开始的粉末状火药,到颗粒状黑火药,再到后来的无烟火药,黄色火药等等。

    城墙已经是一个不划算的东西了。

    西方大名鼎鼎的棱形城堡,被一些人吹的上了天了。好像一座棱形城堡就能挡住无数火炮炸药一样,其实这玩意儿也就那个样子。

    冷兵器时代,它确实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全面的防守各个方面。但当火炮炸药这些东西越发成熟,城堡在这面前一样脆弱。

    而对于有着炸药包这个攻城利器的太平军而言,最小的伤亡就是用炸药将城墙轰塌。

    特意挑选的敢死队人员,在后方同僚的火铳大炮的压制下,颤颤惊惊的渡过了护城河。

    一队人马快速来到城门,另外几队则是集合在一起,冒着敌人的弓箭,落石冲到了城墙根。

    城门处的士兵将随身携带的炸药放置在大门后,又将随身的盾牌和沙袋覆盖在上面,随后点燃了引线。

    剩余几个士兵看也不看的沿着城墙根朝两侧狂奔,丝毫不在意城上的落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