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苏联英雄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学家的书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一百四十九章文学家的书桌

    一线工人聊天,那是为了能够了解制造者对于自己产,从制造它的人身上反应的问题有时能够映射实际使用的情况——制造过程麻烦的东西有可能是好东西,但使用者常常得不到他们想要的足够数量

    从工人那里了解了每种零部件的加工工时与难度,甚至还询问了工人同志的福利问题。照理工人同志是不能在“私自”的情况下告知非本专业人员这些情况的,更不用说来的是一群军官,还没有厂里负责人的陪同。但林俊不需要做什么解释,也用不着逢人就表明自己的身份和职务,因为他的样子同志们都认得——对安德烈同志没什么可以隐瞒的。

    在一号总装车间林俊撞上正在视察工作的格拉宾,自己的突击检查到这就算告一段落。对于装备部第一副政委的突击检查,长着一张大圆脸的总设计师同志感觉非常意外,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格拉宾对于苏维埃最大贡献在于他和手下的工程师们研究并采用了一种加快火炮生产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后来被运用到各式火炮的生产当中,苏联的炮兵才拥有了足够数量的战争之神,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源自于1936型762米加农炮的改进与ZIS3型762米加农炮(著名的SU76自行火炮上面搭载的火炮基本都是ZIS3型,而光SU76的产量就超过一万四千辆,可以想象ZIS3的产量有多巨大!)的列装。

    来到接待室,林俊并没有先听取厂领导与工程师们的汇报,而是直接问:“格拉宾同志,现在我们每设计一种新式火炮,从最初的构思到实验完毕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是全新的设计,一般需要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安德烈同志。”这个速度在和平时期就是奥林匹克速度,但现在不行,还是太慢!“但现在我们正在实验一种全新的新式火炮设计过程,把设计、研究制定生产和试验的工艺过程结合起来,估计能大大缩短所需要的时间。”

    “最乐观的估计是多久?”

    “三到六个月。”

    “这是世界记录!”林俊发出赞叹:这可不是大跃进,而是实际会发生的事,格拉宾在后来一般只用两到两个半月就能让一门大炮从图纸上的第一条线条成为能够批量生产的真家伙。

    “安德烈同志,基于这套研究方案基础,我们还研究了现有生产线快速生产的可能性,已经获得了部分成果。”

    “同志们会成功的,好好干!”来这里林俊是来加油的,而不是找麻烦,“我已经看了你们送来的1936型已经很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

    1936型762米加来试炮后才知道。但有这些苏维埃最好的设计师在,估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志们,现在是下午一点,那位能说一下厂里的食堂再哪?”

    “哈哈!”接待室里的所有人都发出笑声:大家这时才感觉肚子饿得慌,刚才这注意力都在设计图纸的讨论上,而且林俊的突击检查让同志们精神高度紧张,都忘了吃饭这档子事。

    、、、、、、

    高尔基市是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同志的故乡,也许大部分人对这个名字不怎么熟悉,但他的笔名必定如雷贯耳,因为他就是高尔基!

    在成为安德烈后,林俊有几件事觉得非常的遗憾,其中两件就是没有拜访高尔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奥斯特~高尔基去世时自己正在列宁格勒监督“白俄罗斯”号的建造,而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时他身处西班牙。

    既然来到高尔基的故乡,就要去看看这位伟大作家的故居,这是林俊来高尔基前就决定了的事。

    高尔基在莫斯科有故居,但这里的房子是他长时间生活的地方,还保存着许多作家身前曾经用过的东西。故居是一座黄砖建造的三层楼房,铁条挽成的简单花式门檐,边上还有一个小花园。现在这里还没有对公众开放,因为还在整理当中,但对林俊这样的重要人物还是欢迎参观的。

    临时调来的解说员向林俊介绍了这里情况,在沙俄时期高尔基曾在这里住了多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管理员给林俊看了高尔基曾经视作珍宝的一些物品,有他的挚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照片+自己的书桌上,而边上放着的还有高尔基一对儿女儿时的照片。

    身处这座老房子,就如同身处20世纪初的俄罗斯家庭,处处体现着文学的气息。在书房里林俊突然做了见非常出格的事,他坐上了高尔基的椅子,将双手放在书桌面上,透过玻璃窗注视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只是静静的坐着。

    没有人去打扰他,参谋们就站在他身后,而管理人员虽然知道这样违反规定,但却不敢说点什么。

    “我就坐会,你们都出去,我想一个人待会。”林俊看着窗外说。

    兰德斯科奇知道首长很喜欢在安静的地方思考,那还有什么地方会比这里更合适的?!在他的示意下,一同进屋的众人安静的退出了书房,只留林俊一人做在书桌前发呆小】

    【说】

    “高尔基每天会有几个小时在这里不受打扰的工作,安静多好!”

    书桌里有暗格,为的是保存手稿,那是20世纪初的特殊>>的。坐在这里,林俊感觉自己如同是在和一个百年前的伟大作家交流,而不是一个刚刚去世两年的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