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苏联英雄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一百六十二章老朋友

    8年五月对于林俊来说是个繁忙]:同时,还要兼顾装备部的事:由于几中自己“设计”的新式武器投入量产,而另几种设计正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作为第一主管人的他已经忙的晕头转向,连安稳觉都没睡几个。

    但就是再怎么忙,他还是抽了时间视察米格和雅克战斗机的试制工作,视察得到的结论让他非常满意:苏维埃即将拥有三种新式战斗机。

    米高扬的I200试验机高空性能出众,火力配备按照设计指标的要求,装备的是同拉格3同的火力系统,比历史上记载的米格1火力强出一大截。而雅克夫列夫的I26型试验机也已经完成初步的试飞,与I20型试验机不同,它突出的是中低空性能,火力配备倒也相同,只不过将两挺127毫米机枪从发动机上方移至机翼内侧。而提供给红海军的I海军型一号原型机也以完工,到6月中旬就将试飞。

    三种飞机装备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就是协调式机枪与机翼式的分别)武器系统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给生产一共方便,部队后勤保障也能减轻压力。

    为了适合海上使用,I26海军型非常“奢侈”的/设计,主翼外部三分之二不到处可折叠,为的是节省宝贵的航母空间,还加强了起落架强度,性能估计同基本型相差不大。还好舰载机需求量不大。不然还真不好弄足够的航空铝合金指标

    由于两种新式战斗机从一开始研制就有具体的设计指标。避免了走弯路,从原型机试飞反应地情况看性能都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林俊“大方地”给两种陆基战斗机颁发了量产许可证。还亲自定名为米格克1型。

    一个月内亲自尝试飞行三种新式战斗机:拉格3低空,特别是米以下低空性能出众,必要时还可以作为对地支援机;雅克1相比拉格3虽然低空操纵性不如后者,但各种性能更全面,基本就是“万能”战斗机;而米格1根本就是中高空的王者,在6000米以上高度能够称王称霸。在7000米高度三分之二燃油、满弹药的+[:

    三种飞机性能已经在各项指标上都小幅度优于林俊地历史记忆,特别是航程方面都超过1000公里,高空飞C0里;最高速度这一项除了雅克1每小时595里的数据外,其他两种机型都突破600里大关,而且机动性和可操纵性都能接受。

    正应为性能的提高,米格1已经不是林俊记忆中可操纵性糟糕的米格1,故而给了生产许可证,接下来的就是各厂布置生产任务。

    工厂生产、部队装备、战斗力形成这一条线需要时间。最乐观到今年年底苏维埃地新式战斗机机群才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但林俊已经更多。

    “这位是我在中国时的轰炸机中队长波雷宁同志,他可是援华航空队里著名的战斗英雄,这两位是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优秀的指挥员。”

    相互介绍后几人坐下,“什么时候回来的?还走吗?”

    “前天刚到莫斯科,应该会留在莫斯科,空军部长阿尔克斯尼斯同志昨天刚找我谈话,可能要我担任空军驾驶术首席检察员(这是正式称呼)。”

    “好样的,祝贺你!这可是好事,照理要旅级指挥员才能担任这个职务,看来你的军衔很快又要晋升了。”林俊说到这突然想到点事:“回来后实在太忙都没关心,离开中国前我和安德卢普夫对你的题名通过了没有?”

    “这次回来就是接受表彰的。”

    “好,好!”林俊是由衷的为老部下高兴,又是一名“苏联英雄”:“现在中国的战局怎么样了?那些送回来的情报都没什么营养。”

    “总指挥,有件事我要告诉您,是关于南京的。”

    波雷宁的脸色变得并不怎么好看,这让林俊心里也变得不怎么舒服。

    “内部通报里说日本鬼子屠杀了超过20万的平民与放下士兵,情况到底怎么样?”

    “安德烈同志,远远不止这个数,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屠城了整整3月。您离开后我两次侦查过长江日军部署情况,光江面上的浮尸都在5万以上,江水都是红的。中国政府的特工头子,就是那个坐我们飞机离开南京叫钱大均的国民党高官私下里告诉我,他们预计南京被屠杀的平民超过三十万!”

    “它妈的王八蛋!你姥姥!”

    虽然知道历史,但在听到这个消息是林俊还是怒不可遏

    波雷宁能听懂林俊这句歇斯底里喊出的汉语的意思,因为他在中国已经多次从中国弟兄那里听到过,而另外几人虽然听不懂,但也知道林俊是在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日本人。

    “三十万!日本人都是野兽!畜生!”所有人在听到波雷宁的话后想。

    如果现在林俊手头就有原子弹,他一定会把它扔到东京,扔到日本的所有城市!

    调整了一下心态,“这帮野兽会遭报应的,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能亲手灭了这个野兽国家,如果它还能算是个国家的话!”

    半天大家都没说话,“见过安德卢普夫同志了吗?”

    “还没有,刚处理完空军部的事就来您这,还没有和安德卢普夫同志联系。”

    林俊需要转移一下注意力,走到办公桌边拿起电话,接通安德卢普夫的办公室:“喂,晚上到我家吃饭。什么?不是城里,回茹科夫。波雷宁回莫斯科了,还有我说过的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也一起到我那。”

    放下电话,“不写了,走,去我家吃饭,大家好好聚聚,我掌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