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151章 狗少城管队是怎么炼成的

第151章 狗少城管队是怎么炼成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S:今日二更,第一更送到求月票。)

    位于胶州湾畔的胶州,下辖即墨、高密二县,在明代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相对比较荒凉贫困的地方,山多风大,百姓主要以耕种和打渔为生,仅有的特产就是胶菜和鱼虾,而且土地贫瘠,粮食生产稀少,在灾荒年景常常无以为继,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饥荒,甚至还数次发生过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但也正是这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胶州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彪悍勇猛的作风,还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些,胶州才招来了张大少爷闪烁着绿光的贪婪目光…………

    六月初十,张大少爷一行风尘仆仆的赶到胶州城,胶州知州方时化早已领着地方官员和乡绅迎侯在城门之外,双方见面,张大少爷连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跳下马就把让张石头和亲兵拿出厚厚一叠告示,向方时化说道:“方大人,时间紧急,闲话一会再说,麻烦你马上让衙役把这些告示贴出去,胶州的各乡各镇都要贴到。另外再请胶州各个地方的地保多多宣传——只要志愿来参加军队的青年壮丁,只要考核合格的士兵,先给五两安家银子,管吃管住管衣服,每日三餐都有油水,每年十二两白银的俸禄加奖励,按月发放!还有,我已经向朝廷请得圣旨,凡是有子弟当兵的农户,一律免税!”

    “好优厚的条件!”方时化悄悄吐了一下舌头,心说我这里的百姓这下可要疯狂了,不过也好,把那些地痞无赖全带到军队里去,我这里可要安宁许多了。想到这里,方时化忙把告示亲自接过去,又交给衙役班头,吩咐衙役按令行事,这才向张大少爷笑道:“探花郎,我们山东官场都说你是山东走出去的骄傲,办事果然是雷厉风行,这些告示都是路上写好的吧?真会节约时间啊。”

    “让方大人见笑了,兵部只给我一个月时间,现在已经过去十天了,所以急了些,还请方大人千万不要介意。”张大少爷尴尬笑着向方时化谢罪。在朝廷里没什么靠山的方时化当然不敢介意,只是亲热的拉着张大少爷,为张大少爷一一介绍在场诸人,介绍完官员,方时化又指着在第一位的中年乡绅说道:“探花郎,这位大人也许你认识,你是山东的骄傲,这位高鸿图高大人则是我们胶州的骄傲。他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担任过陕西巡按和陕西道御史,今年年初才致仕还乡,你们在京城里,也许还见过面

    高鸿图大约四十多岁,瘦瘦高高,国字脸看似威严,态度却非常亲切,微笑着解释道:“方大人误会了,我去年从陕西回到京城的时候,探花郎已经去了辽东,我致仕还乡的时候,探花郎好象还在建奴的伪都盛京城里大振国威,所以无缘识得探花郎尊容。”张大少爷在京城时曾经听山东籍官员提起过高鸿图,知道他是一个不属于阉党也不属于东林党的中立派——也就是属于那种很容易被张大少爷拉进狗少党的同乡,,所以不敢怠慢,赶紧向以晚辈身份向高鸿图行礼问候,高鸿图还礼,对张大少爷不摆架子的作风甚是欣赏。

    “张大人,罪员听说你这次来胶州,是打算招募士兵镇守蓟门,支援辽东,而且点名非胶州兵不要。”高鸿图用了一个罪员的自称,平静说道:“罪员为了支持探花郎的义举,已经发动族中子弟,动员他们主动报名参加军队,为探花郎招募了九百多名家族子弟,全都是十七岁到三十岁的壮丁,听凭探花郎调用。罪员还愿意捐助一批钱粮,以助探花郎军威!”

    “九百多人?这么多?不可能都姓高吧?”张大少爷大吃一惊,差点以为高鸿图家和自己家一样,佃户多得数都数不清。旁边方时化抢着解释道:“张大人,高大人的家族是胶州第一大族,胶州高姓最全,人口众多,可以这么说吧,只要是高姓的字辈支脉,在胶州都能找到!高大人招募这九百多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如果探花郎愿意,高大人肯定还能再给探花郎招募一批青壮。”

    “高大人不畏军旅凶险,主动发动亲族参军,还散财助军,忠义热肠,报国之志,感天动地,下官钦佩之至,也感激之至。”张大少爷嘴上的漂亮话说得一句比一句好听,肚子里却非常清楚——高鸿图既然是自称罪员,证明他肯定是犯了什么事被迫致仕还乡,这么主动热情的配合自己的募兵行动,除了爱国热忱之外,只怕还指望着从自己身上找到脱罪复出之门。不过这没关系,张大少爷还是很乐意利用老乡关系,在朝廷上给自己笼络一帮党羽的。

    “探花郎不必客气,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高鸿图非常之谦虚,和张大少爷言谈甚欢。旁边方时化则赶紧给张大少爷介绍完剩下的胶州乡绅,又说道:“探花郎,快城里面请,下官在衙门里略备薄酒,粗茶淡饭,请探花郎和探花郎带来的诸位大人务必赏光。”

    “方大人,酒宴一会再说。”张大少爷再一次拒绝方时化好意,拉着方时化的袖子焦急说道:“方大人,胶州的校场在这么地方?请先领着我去看一看是否合适,我考核筛选新兵,还需要借你的校场一用。”

    “考核筛选新兵?”胶州官员士绅全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年头招募兵员,一般来说只要不瘸不残年龄四十以下十五以上就成,还真没听说过什么需要考核的。但看完张大少爷拿出来的招兵要求后,胶州官员士绅难免更加傻眼——要想给临清张狗少当兵,第一年龄必须在十七周岁到三十五周岁之间,第二身高必须在五尺四寸(营造尺约合172.8厘米)以上,抢夺同伴工具的青壮,当场踢出筛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大少爷敲着二郎腿品着香茗,一双贼眼欣赏围观百姓中的美女同时,一个接一个的青壮背着抗着沉重沙包,顶着烈日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把沙包交给衙役检查重量,因为海滩上没有大秤无法知道重量,大部分的青壮都是把麻袋塞得满满的抗回来,基本上都超过了八十斤。但也有不少人的重量不足,结果这些人或者是大叫大嚷抗议,宣称自己是没有大秤才没有装足海沙,也有人当场嚎啕大哭,哀求衙役再给他们一个机会,结果这些人又被分开,大叫大嚷抗议和痛哭流啼希望重来一次的分别列队。甚至还有一些人麻袋里装的根本就不是白色海沙,而是褐色泥土,结果这些人又被抽上几鞭子,一脚踢出筛选

    一个时辰过去,跑回来的人还不到一半,张大少爷又让百姓到路上宣传,说是时间已经到了,测试已经结束。听到这些话后,大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青壮都是扔下沙包,或是垂头丧气的主动退出筛选,或是抹着眼泪离开校场;少部分不死心的青壮则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咬着牙齿继续抗着背着沙包冲向校场,不死心的交给衙役检查重量和真假,张大少爷也没阻止,只是让他们单独列队。

    “没有了!最后一个,后面没人了。”申时二刻,伴随着监督考核士兵的叫喊声,最后一个刚满十七岁的青壮抗着至少有一百多斤的沉重沙袋,抹着眼泪跑进校场,人刚进校场就摔在地上,哭着喊着问道:“大人,将军,我合格没有?一个时辰时间过了没有?”

    “你超过的时间最多,足足有半个时辰。”张大少爷亲自离座,走到那最后一个回来的青壮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但是没关系了,你虽然超过了时间,也没有找绳子扎住袋口,傻乎乎的用手攥着袋口跑回来。但是,你通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考验!所以,你通过了!”

    “还有你们!”张大少爷指着那些超时回来的青壮,大声说道:“你们没有相信沿途百姓的话,没有听到我让你们淘汰的话就继续前进,坚持完成考核,你们也通过了意志坚定的考验,全部合格!”

    “噢!”那些垂头丧气的超时青壮全部欢呼起来。那些被百姓的话动摇的超时淘汰青壮却不服气了,在圈外纷纷叫嚷道:“不公平!不公平!大人你说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回来,我们是知道时间过了才退出的。”

    “我是说过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回来,不错。”张大少爷大笑,反问道:“可我有没有说过,一个时辰内没有回来的,全部淘汰?”超时自愿退出的青壮面面相窥,这才想起张大少爷好象是说过超过时间就淘汰的话。

    “还有你们。”张大少爷又站到那些分量稍微不足又没有叫嚷抗议的青壮队伍前,大声说道:“你们带回来的海沙分量是不足,本来应该被淘汰,可是你们没有叫嚷什么没有大秤之类的客观原因,而是希望重来一次,这证明你们的心诚,不是故意犯错,所以我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们也通过。不过本官有言在先,机会只给你们这一次,下次再犯错,军法无情!”说着,张大少爷又指着那些分量不足还叫喊抗议的青壮,大声说道:“至于你们,不去找自己的原因,只想着推卸责任,所以你们全部淘汰。”

    淘汰者垂头丧气的叹气声和通过者手舞足蹈的欢呼声中,宋献策和卢象升等人迅速统计了合格青壮人数,结果令张大少爷喜出望外,一共有四千二百一十九人通过了考验,成为张大少爷的新军一员。大喜之下,张大少爷当即重赏前十名通过者,每人纹银五两,提拔他们为新军旗总,然后又把新军按千人分队,分别交给卢象升、吴六奇、吴三桂和赵率伦四将带队整编,统计性命发给安家银和军衣旗帜,准备带回蓟门严格训练。

    “东家,我觉得你这支新军,应该象戚家军一样,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宋献策向张大少爷建议道:“东家你觉得叫张闯军怎么样?闯字代表勇猛,敢于冲锋陷阵。”

    “不好!另外想一个!”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拒绝,暗暗鄙视宋献策缺乏新意。张石头则建议道:“少爷,干脆就学着戚家军一样,叫张家军吧。”

    “张大人,叫打虎军怎么样?”曾经打死两只老虎的吴六奇建议道。

    “蓟门铁骑!”赵率伦建议。

    “旋风狼骑!”吴三桂建议。

    “天雄军!”卢象升也建议。

    但不管这些名字多么雄壮,张大少爷都是摇头,觉得不妥,最后宋献策又狐疑问道:“东家,这么多好名字你都不要——说句冒犯的话,总不能叫狗少军吧?”正在琢磨给自己军队取一个好名字的张大少爷瞪了宋献策一眼,恼怒道:“那还不如叫城管队!”

    “什么是城管队?”宋献策等人惊讶问道。张大少爷咧嘴一笑,答道:“城管队,那可是天下第一军!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这么一段话——借我三千城管,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面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盛京废墟祭祖!华夏城管,所向披靡。见神杀神,遇佛杀佛!如果建奴铁骑是尘埃,城管队就是沙尘暴!”

    “见神杀神,遇佛杀佛!如果建奴铁骑是尘埃,城管队就是沙尘暴!”吴六奇和宋献策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异口同声说道:“那好,就叫城管队!或者叫城管军!”还有人小声补充了一句,“再或者叫狗少城管队。”(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