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高宗李治偷听王皇后心声 > 第150章 这是精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刀子割不到他们身上,自然而然不肯出头。\n  而且其中一些僧侣还偷偷向狄仁杰揭发白云寺的黑料。\n  寺庙大了,总有一些不法之徒。\n  和女香客偷情、欺负百姓、抢占土地……这种事怎么可能没有呢?\n  清正司直接下了一道拘捕令,捉拿犯法的僧众,有反抗者当场格杀。\n  另一方面,《永徽日报》详细报道了这些恶行,经过李义府、王小聿的润色,这些僧侣被描述成了佛门的败类!\n  一时间,白云寺在长安城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n  原本还想看狄仁杰笑话,等着踩狄仁杰一脚的人,纷纷打消了念头。\n  白云寺废了!\n  金吾卫直接冲入白云寺,把那些违反乱纪的僧众统统抓走了。\n  若不是金吾卫拦着,愤怒的百姓已经冲进去把白云寺拆平了。\n  梦遗这个时候才知道大势已去,只好选择了屈服,乖乖去请正色申报。\n  谁想到清正司又出了一条新规矩:“所有僧侣都要定期接受考核,如果佛法不合格,就必须还俗!”\n  尼玛,和尚还需要考核?\n  你当我们是科举吗?\n  气死老僧了!\n  可形势比人强,尤其是百姓已经被点醒了:\n  “僧侣能力良莠不齐,其中的害群之马败坏了佛门的名声。\n  假如你真的佛法精湛,为什么不敢接受考核?\n  如果你不懂佛法,你出哪门子的家?念哪门子的经?”\n  能够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n  有李义府这个大唐第一奸相在背后出谋划策,抓僧侣的小辫子,他们还想翻身?\n  原本打算进京抗议的一些高僧听到李义府的言论,也纷纷打消了念头。\n  说到底,还是佛门弟子良莠不齐啊!\n  忍了吧!\n  白云寺被清缴,恶僧该判刑的判刑,该发配的发配。\n  接着,一件更加骇人听闻的消息被曝光了:有的寺庙、道观、尼姑庵其实是暗娼!\n  一个个小尼姑、小道姑其实是卖肉的!\n  所有人统统抓了,发配到教坊司,你们不是想卖吗?\n  成全你们!\n  礼部尚书乐了!\n  没想到教坊司还有了新的货源,犯官妻女已经玩腻了,尼姑、道姑制服一穿,收入立刻暴涨!\n  一件件丑闻曝光,让佛门、道门的高人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n  其余寺庙纷纷闻风丧胆,乖乖到清正司报备、接受考核。\n  就连佛门、道门都受到了重创,更加不要说乡野之间那些邪神淫祠!\n  直接砸!\n  有反抗者,抓、发配!\n  不听解释!\n  而永徽帝李治成了最大的利益获得者。\n  教坊司得到新鲜货源,礼部闭嘴了。\n  从道观、寺庙清查的赃款统统进了户部,看到那一大笔钱,足足顶大唐三年税收,户部也闭嘴了。\n  被抓的刁民、恶僧、妖道统统充作劳役,工部也乐了。\n  清算出来的土地,造册记录,租给没有土地耕种的百姓,获得了民声!\n  李义府这十几天每天都通宵加班,凌晨才能睡一会。\n  他要做复盘、做统计。\n  从清正司一开始行动到现在,清除了多少邪神淫祠、抓来多少人、国库补充了多少钱,这些统统要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给皇上。\n  又如何把长安城的案例总结出经验、规矩,在全国推广。\n  虽然干的是报纸监的活,操的却是宰相的心!\n  朝会,李义府阔别已久之后,再次回到了庙堂。\n  他详细的把清正司的一笔笔数据汇报。\n  文武百官都被惊呆了。\n  总体来说,从贞观到永徽,不是没有贪官污吏、不是没有结党营私,但总体的风气是好的。\n  听到李义府声泪俱下汇报的数字,所有人都被震惊了!\n  尤其是中级官员,他们在长安城还买不起房子,和尚道士反而住大四居?\n  这谁能忍的了?\n  长孙无忌自始至终都一言未发。\n  他再次见识到了李治的魄力,比起李世民有过之而无不及!\n  一个是开疆拓土,一个守成!\n  守比打更难。\n  自从陈硕贞被李治带走之后,长孙无忌一直在反思。\n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自己之前真的错了。\n  对付皇上,之前的手段太粗暴了,要温水煮青蛙。\n  原本指望利用陈硕贞帮自己在民间刷声望,结果却促成了李治刷声望。\n  太气人了。\n  李治的政治手腕越来越成熟了,得到的好处自己一毛钱不要全部分了出去。\n  这谁还能反对?\n  所有人都以为李治会乘胜追击,没想到李治却让狄仁杰、王轻尘好好稳固长安城的战果。\n  清正司立刻去各州府从官府那里抄录寺庙的土地、财产登记情况,然后等明年开春再说。\n  清正司快马加鞭去各州府只是抄录的话,一个月之内绝对能完成任务。\n  假如有人反抗,或者勾结官府造假,直接就地格杀!\n  人们这才想起清正司有尚方宝剑。\n  皇上行事越来越老辣了,一环扣一环,没有任何纰漏。\n  散朝之时,李治突然喊住百官,“今日不分官职大小,每人赏赐精盐十斤,当做中秋节的礼物。”\n  精盐十斤?\n  一斤盐才多少钱?\n  十几文!\n  十斤精盐才一百多文,当做中秋节的礼物?\n  皇上,你怎么还怎么扣啊!\n  一个个面面相觑,还得齐声高呼:“谢主隆恩!”\n  马小白一挥手,内卫拎着一袋袋精盐分发给百官。\n  程咬金直觉不对劲!\n  反正他的人设也是不要脸,直接打开了袋子,结果看到了洁白如雪的牙。\n  他直接愣住了:“这是精盐?”\n  程咬金又伸出手指蘸了一点放进嘴里,“雾草,真咸!”\n  这个时代的盐要么色泽枯黄、要么发涩、发苦,即便是皇宫内用的供盐也有一股子苦味。\n  贩卖私盐出身的程咬金,对盐的太了解了。\n  看到程咬金的表情,百官纷纷打开袋子,看到里面的盐都愣住了。\n  这么好的盐,根本不是价格的事,而是根本买不到。\n  即便有,也是贡品!\n  一个个这才心甘情愿再次道谢:“谢主隆恩!”\n  工部尚书阎立本急切道:“皇上,这盐的制作之法……”\n  李治叹了一口气,“这精盐来之不易,根本没有办法量产!若是这盐交给商贸部贩卖……可惜……朕还是选择与众位爱卿一起品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