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五十章 新扩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州。

    金江镇节度府。

    贾鉴陪着将军,还有谢友成,三人关起门来,惬意的看着舆图,商讨着如何扩张金江镇的地盘。

    新合军是将军的想法,在把他伴草原的胜利,坚定了将军的信心,也让其他的人不在担忧。

    根据推论,多尔衮从辽东带出了十余万的人口,还有赫图阿拉城二十万的人口。

    其中八旗的本部人口,至少高达近二十万。

    赫图阿拉城跑不了,让人头疼的是多尔衮,唐清安也怕这小子,跑的太远,让金江军无力去追。

    所以半年下来,金江军一直没有逼近奴儿干司境内,就是担忧吓跑了他们。

    半年的麻痹,豪格果然舍不得赫图阿拉城,没有迁移的迹象,只是多尔衮一部,至今没有发现去了何处。

    从新合军抽调的一支骑兵,虽然去了赫图阿拉城隔壁的集安,惊动了赫图阿拉城,但也很快退走了。

    “先收复关外一带的草原吧。”

    贾鉴提议道。

    谢友成欲言又止,最后放弃了开口的打算。

    把两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唐清安心里忍不住暗叹。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

    连伟人都曾经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

    谢友成的起家是朝鲜的话,贾鉴的起家就是草原,金江镇的重心投入到哪一块,就是谁占据了主导。

    朝鲜和草原都很重要。

    唐清安说道

    为了安抚谢友成,唐清安问起了彭大海他们最近的动静。

    开原的刘承敏,镇江的彭大海,辽阳的朱秀,复州的武震孟。

    除了武震孟,负责大后方的安全,其余三人代表了金江镇的三个未来开拓的方向。

    刘承敏光复奴儿干司,彭大海则等待李适作乱,趁机收复平安道,咸镜两道,朱秀负责收复辽河套。

    而金江军因为长达八九年的战事,开始大规模裁兵。

    维持了多年的十万兵之数,截止去年降到了九万兵,数月中,清退了伤兵,老兵,残兵等。

    如今只剩下了七万兵。

    冯胜之和顾应时等人,亲自负责安置退伍的士兵,不光分配了大量的军田,也成为了地方上的稳定力量。

    金州附近的新金,大连,旅顺,青泥洼各地,包括金州城,算上亲卫营,合计驻扎了三万金江军士兵。

    次要目的是防备朝廷从登莱的突袭,金州太过靠近海边,需要提防一二。

    主要目的。

    这三万兵,是金江军中参军最老的士兵,根据军司的安排,两年内不会大动。

    吃了太多的苦,牺牲了太多人,很多士兵们至今还未成家。

    原本分配给家人的民田,加上分配给他们的军田,他们在地方上,必定会成为香馍馍。

    一年的时间,让三万老兵修生养息,开枝散叶,第二年就是另外四万兵休整。

    用三年的时间,抹平高达八九年战争,积累下来的战争的创伤,让七万金江军士兵精神焕发。….对于金江镇的未来,会带来不可计数的好处。

    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此计划之下,金江镇的军力,已经无法维持扩张,只能稳定目前的疆域。

    金江镇要开拓的地方太多,为了保持军力,也为了减轻辽民们的负担。

    取而代之的是新合军。

    两支三千规模的新合军,试验成功后,会继续扩充,年底前,预计达到一万之数。

    明年达到两万,后年达到三万,形成以军校官为骨干,朝鲜兵,草原兵,乞列迷兵,苦兀兵等为枝叶的军队。

    各族士兵立功后,调到军校学习三个月,或者六个月,通过考核后,提升职位返回原部队。

    未来,至少数年内,维持作战的主力部队,都将是新合军。

    沈阳训练的新合军,在奴儿干司,乃至把他伴就是如此,立下了首功,获得了认可。

    本来是计划调给刘承敏麾下,用来收复奴儿干司。

    但形势起了新的变化,如果重心偏移到辽河套的话,军司考虑要改为调给朱秀。

    “可以考虑设立新的新合军了。”

    贾鉴提议道。

    新合军在把他伴的首战告捷,意义重大,预示着新合军成为主力部队。

    如果当时新合军战败。

    那么金江镇可能会重新考虑新合军的战略意义。

    “可以。”

    唐清安点点头。

    “这件事就交给谢司马去办,继续成立两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前成立六营。

    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陆军四营,水军两营。”

    陆军的新合军,一营两千人,水师的新合军,一营一千人,刚好一万人。

    辽东本土,接触的势力太多,所以需要更多的兵力。

    水师目前的力量,足以自保,维护住海贸的利益,但是用来支持琉球国,以及维持福建移民的航道,就显得力有未逮。

    而且就算支持琉球国复国,对抗萨摩藩,也是以琉球本地人为主,金江军水师为辅的计划。

    所以水军只需要扩充了两千人。

    也是为何要派柳湘莲去日本的原因,探清楚幕府将军对此事的态度,会不会引发更大的战争。

    如果会的话,唐清安要考虑延缓对琉球国的支持,哪怕拖得越久,导致金江镇未来支持琉球国复国的形势越不利。

    因为金江军目前,还没有多余的力量,可以拿出来应对幕府将军。

    “关于宰赛,你怎么看?”

    安排了谢友成,唐清安看向贾鉴。

    贾鉴陷入沉吟。

    宰赛当年出兵协助大周,兵败被蛮族俘虏多年,前年重新恢复自由身。

    虽然如今的威望和实力远不如以前,但仍然还是喀尔喀的大首领。

    朱文不敢擅自做主,派人快马加鞭通知金州,请金州方面尽快做出决定,要如何应对宰赛。

    一时间。

    厅内安静了起来。

    唐清安不由自主的感叹起来。….宰赛的结局,受蝴蝶翅膀的扇动,改变了原来死在蛮族手里,而是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终于。

    贾鉴提出了他的看法。

    “粘花此人,极难对付,在喀尔喀草原上影响力巨大,唯独宰赛可以抗衡,我们应该拉拢他。”

    唐清安认可了贾鉴的说法。

    按照宰赛以往的经历,虽然桀骜不驯,但总体上,属于对大周友好的阵营。

    粘花不同。

    他和金江镇之间,必然有一场决战。

    无论金江镇的实力,发展的多么强大,都不会动摇粘花的态度。

    犹如历史上,后金最强大的时候,已经征服了科尔沁与喀尔喀,面对如此绝境。

    在林丹汗退缩的情况下,粘花义无反顾的举起了旗帜,和后金争夺草原的归属。

    随着他的败亡,喀尔喀草原彻底归顺了后金。

    现在换成了金江镇,又远未达到历史上后金在草原的实力,所以当下的粘花,对金江镇的威胁巨大。

    草原上的形势变化莫测,百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

    最初。

    右翼蒙古在俺答汗的带领下雄起,实力强大,不断侵扰左翼蒙古的地盘。

    当时的蒙古宗主大汗达赉逊,无法抗衡俺答汗,为了避免被他吞并,率领毛脑大等,带着整个左翼蒙古,进行了浩浩荡荡的东迁。

    抵达了辽河套。

    辽河套的朵颜卫各部,被左翼蒙古的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等部瓜分。

    导致了北镇军和左翼蒙古发生了冲突。

    达赉逊大汗,带领察哈尔本部,喀尔喀,科尔沁,奈曼,扎鲁特各部。

    征召十数万控弦之士,发动了激烈的南侵战争。

    达赉逊汗死后,其子土蛮汗,其孙秉承父志,三代人接力和大周作战

    数十年的战争下来。

    奈曼,扎鲁特,喀尔喀,科尔沁各部精疲力尽,民生衰败,牧民无法维持生存。

    与察哈尔本部之间,形成了裂缝,离心离德,不在完全响应本部号召作战。

    到了年幼的林丹汗时,涉政的毛脑大,已经无力管控各部。

    同时。

    辽东的官兵,也耗尽了潜力,加上朝廷的积弊,让明明占据辽东之地利的辽东都司,最后却消亡了。

    双方之间长期的战争,最后便宜了蛮族,给了蛮族崛起的环境和机遇。

    而辽河套的朵颜卫已经名存实亡,其余的把他伴部,科尔斯部,鬼麻部,堡赤库部等。

    最开始是属于大周的熟部,向大周称臣纳贡,后来被左翼蒙古统治,直到大周和左翼蒙古陷入衰败,各部保持了中立。

    后来又落入蛮族手中,受到科尔沁影响。

    现在的金江镇,计划重新收复这些部落,但是又要做到不引起巴图鲁汗撕破脸。

    当前的形势。

    巴图鲁汗在这些部落的影响力,是大于金江镇的。

    形势如朝鲜占据了咸镜两道和平安道一样,获得了事实上的依据,而金江镇冒然采取强硬的行为,会让巴图鲁汗无法向其他台吉交差。

    因为太过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将领提出不顾盆盆罐罐,直接打过去。

    被军司斥责了一番,唐清安也不置可否。

    连老奴当初征服草原,实力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凭借蛮力,准确的说纯以武力,是不可能的。

    反而会逼迫各部结合起来,引发更棘手的问题。

    金江镇当然不会采取下策。

    “我亲自去一趟沈阳,见见大首领宰赛。”

    唐清安说道。

    宰赛前来沈阳,唐清安猜测是其叔祖粘花的主意。

    而前番粘花为何没有出兵支援鄂博,任由鄂博战败,唐清安隐隐有所猜测。

    既然如此。

    他要和粘花过过招。

    来一场计中计。

    看谁的谋略更胜一筹。

    .

    键盘战斗家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