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169章 晒制海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李恪的询问,于睿识首先回答,

    “这一处海域,处于一个狭长的海湾内,海湾两岸地势低缓开阔,土质为黏土层、软土淤泥层两层,海水不易渗透。”

    ……

    “只需要稍加整理,这里就能开辟出数千亩盐田。而且这里也不容易受风浪的袭扰,位置较封闭,也有利于制盐技术保密。”

    于睿识一条条清晰罗列出他对此地的看法。

    李恪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范淅川指派的这个人,主真不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能省李恪不少事。

    “你说的不错,超出我的意料。就像你提到的,技术保密也很重要。毕竟这技术并不算特别难,就是一个思路问题,关键还是经验的积累。既然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技术外流。”

    李恪叮嘱道。

    “臣记住了。”

    “那行,就在这里建设宁国的第一个盐场吧,由你来负责。你现在就去建安城,让他们押送一万俘虏兵到这里来,顺便带上所需的工具。”

    李恪向于睿识吩咐道。

    “喏!臣这就去办!”

    于睿识兴冲冲离开,骑上马朝建安城飞奔而去。

    这可是宁国历史上第一个盐场,直接就交由他负责,他怎能不激动。

    最善于画大饼的、描绘宏伟蓝图的李恪,已经给他们解释过,这盐场将来给宁国带来的好好处,绝对不亚于一个一个城市的工业区。

    建安城距离他们考察的这个地方并不远。薛仁贵打下了建安城后,把俘虏们看押在了城内。

    大约两个小时后,一万名俘虏,在天宁军的押送下,来到了李恪等人选择的这处场地。

    其实,要做的也很简单,只需要把土地稍微平整一下,砌成一个个池子,以此作为蒸发池。

    而后,再运来石板,铺出平整的地面,再砌成结晶池。

    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置成蒸发池,地势稍低一些的是结晶池。

    五天后,经过一万俘虏的忙碌,终于开辟出了宁国的第一个盐场。

    中午。

    “涨潮了!涨潮了!”那几名官员兴奋的叫道。

    几人也顾不得危险,撒丫子就往蒸发池那里跑。

    潮水正在一点点上涨。

    “海水已经淹没结晶池,快到蒸发池了”

    “灌入蒸发池!”

    这些家伙弄的满身是水,却还是一直沿着盐田间的小路,同潮水一起向更高处奔跑。

    两个小时后,潮水逐渐退去。数十个池子中留下了满满的海水。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于睿识等十人,也顾不得头顶的烈日了,一直在盐田里观察着海水的变化。

    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快,李恪已经告诉他们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以及每个环节所产生的变化。

    海水进入的高处的蒸发池,经过不断的暴晒、风吹,海水不断的蒸发。蒸发池里的海水密度也不断的提高。

    当持续蒸发的海水不断蒸发、不断的浓缩,在它接近饱和时,就可以把这些接近的饱和的海水转移到结晶池。

    再经过持续的暴晒,水分继续蒸发,海水中的盐分就开始结晶成盐。

    可这几人却想通过自己的眼睛,亲自看到整个变化的过程。

    见他们如此执着,李恪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