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248章 迁世家到天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二回忆多次与李恪的密谈,以及宁国几年来的军事行动和各项国策,综合分析后,得出了清晰的结论:

    那逆子,所谋甚大!老子成了他的开路先锋、工具人!

    如今葱岭以西的拓边,只是军事占领而已,要想长期牢固控制,必须精细治理,在政务、教化上下功夫。

    那么,地方治理、国民教化的人手从哪里来呢?

    这不,那狗儿子已经给准备好了!他已经把世家贵族们都驱逐到了长安,只等老子的调令了!

    只要这些人来到葱岭以西,那么这些新拓展疆域的长治久安、民众教化、民族融合的问题,就可以逐步解决了。

    待老子把这边治理个差不多了,他会不会又打过来,收割果实?

    在大唐偷了我的塔,还要到天竺来偷我的瓜?

    逆子!狗儿子!

    算计的太深远了!

    可又不能不跟着他的安排走。

    要想把新拓展疆域长久留在大唐内,那就必须落实好以上几点!

    想通之后,李二那个窝火啊!那个郁闷啊!

    其实,李恪的谋划还真就是这样!

    新拓疆域那怕面积再大,也只是能占领一时,又算得了什么!

    布列颠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更有甚者,大漂亮都是她自己产的仔。可最后呢,还不是跟在大漂亮后面,?着脸叫爸爸!

    稀板牙几乎占领整个美洲,无敌舰队纵横全球,曾经是多么不可一世!

    可后来呢,存在感极极低,沦落为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小国,算是完球了,如果不是有几个玩球的,谁还记得这个国家?

    所以,要想长期拥有这片疆域,使他永不分离出去,那就不能仅仅只派军队占领,只派官吏去进行表层的羁縻统治或者殖民统治。

    这样的统治方式,最后都是一场空。

    李二找来了程知节和李道宗,商量后面事情。

    至于其他将领,已经被李二派到前线去了。

    整个西征军,除了镇守地方的军队,剩下的穿过了开伯尔山口之后,就分兵三路:

    左路军,由刘宏基、薛万均、阿史那社尔、薛万彻率领;

    右路军,由李大亮、徐世绩、契?何力、张亮率领;

    中路军,由程知节、李道宗率领,负责李二的安全,守卫在行宫周边。

    左路军和右路军在天竺地区,从北向南,一路攻伐。以如今唐军的战力来说,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天竺是泛称,指的是南亚半岛的西北地区。这一带有许多小的国家,就比如克尔塔国、哲迦国、渠鹿塔国、普洛孟国、胡吉拉国、戒日帝国等等。

    历史上的王玄策在这里灭国,只是灭了其中一国而已,可不是整个天竺,更不是整个南亚半岛。

    可如今御驾亲征的李二来了,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两个小国。

    “自从越过葱岭以后,也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如今我们新拓疆域东西纵横近四千里,都说说吧,如何治理这新的疆域?”

    李二把问题抛了出来。

    程知节和李道宗面色古怪,相互看了一眼。

    心说:不是在考虑要不要回长安吗?怎么不提那事了?老窝都快被端了,还有心情探讨怎么治理新拓展的疆域?

    见两人都都没开口,李二有点不高兴了,“这么重要的事,莫非你们都没想过?”

    “这……臣认为可以效仿当初对李思摩的处理方法,给他们首领赐姓,给他们组建都督府,让其首领各管各部。”

    程知节见李二面色严肃,立即胡乱答道。

    这也不能怪他,以前这些事都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那帮文人操心的,他们这些武将只管上阵狠狠摩擦对方就行了。

    可如今,要问他们战胜之后,的怎么治理,鬼知道哦!

    “臣也认为,这是稳妥的做法。毕竟这里与中原语言不通,风俗各异,治理起来颇为麻烦……”

    李道宗的话没说完,注意的李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这才意识到:坏了,没踩到点上。

    于是,立即收声。

    “好一个语言不通,风俗各异!难道就不能统一语言,移风易俗吗!?”

    李二瞪着两人,

    “不能只在马上杀敌时信心满满,下马治国时依然要信心满满!语言不通,就让他们共语雅音;风俗各异,就让他们共遵中原风俗!”

    “八百年前的始皇帝君臣都能做到的事,难道你我君臣就没信心、没能力做到吗?”

    其实李二生气的不仅是这些武将不思治理,更是因为李恪都把周边语言不通,风俗各异的半岛诸国、倭岛、南洋诸岛都整合进宁国了!

    难道你们这这些老家伙就不会有样学样吗?

    竟然还想着十年前的老一套做法!

    “朕要的是这些疆域永远留在大唐,而不是逢乱则散!因此,最稳妥的方法还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的雷霆攻势,把统治方式一步到位,直接就和本土治理揉成在一起,实行同样的州县制,或者朝廷直接管辖。”

    “同时,还要伴以文化、精神方面的温情攻势,让新拓展疆域的百姓逐步接受新的大唐臣民身份!”

    在李恪的刺激与诱导下,李二也看清了本质。

    武力攻势、文化攻势双管齐下,才能让这些疆域永远留在大唐。

    其实也确实如此,武力攻势只能让人暂时选边站,文化攻势才能让对方数典忘祖,彻底融入中原文化圈。

    文化攻势方面,漂亮国就做的很好,他能让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优秀民族子孙们,经过一系列喂鸡汤、洗脑等操作,让一部分不肖子孙们,指着自己祖宗破口大骂。

    因此,不能忽视文化攻势的毁灭性、彻底性!

    李二知道,要进行文化攻势,就少不了世家的帮忙了,这群人是最会忽悠的!

    既然这样,那就调配资源,把在本土上蹿下跳的世家,弄到万里之外,让他们在颤抖中发光发热。

    只有这样,一手是狂暴的战力,一手是美味的鸡汤,才能让大唐在当地的统治坚如磐石,长治久安,又能以最快速度融合之。

    李二的话,让程知节、李道宗两人略感震惊:和本土治理揉成在一起?这难度,怕是根本无法……

    中原王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历来都是羁縻统治,也就是只笼络其地区首领、部落首领,令其承认宗主地位,有对方首领继续治理地方。

    可如今,圣上竟然要把这些番邦与大唐本土同等对待?采用同样的治理方式?

    “圣上,这固然是好,可民众教化方面,缺乏人手啊。”李道宗说蹙眉道。

    李二微微一笑,“你如果朕把那些世家大族都迁来呢?”

    程知节、李道宗两人眼中猛然一亮。

    “可行!他们如今被困在长安城中无所事事,东归无望,同时得不断消耗家族的积蓄,若一直等下去的话,只能坐吃山空,最终那整个家族吃垮!”

    “没错!天竺这边沃野千里,他们手里都有大量钱财,来到这里可以大量置办土地与房产,继续维持家族的繁荣!”

    程知节、李道宗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着世家大族如今面临的局势。有了这样的局面,就不怕他们不来!

    只要来了,国家治理、民众教化方面的人才不就有了嘛!

    程知节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叹息道,

    “不过,如此远的距离,一路上风餐露宿,他们全家一起迁徙,妇幼老弱这一路走下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李二一听,也蹙眉沉思了片刻,“无妨!让他们先去洛阳,在洛阳登船,由宁国船队送来!”

    “让宁国送他们?”程知节、李道宗都懵了。

    他们全都是为了躲避宁国才挤在长安城的!再者说,宁国怎么可能会送他们!

    见两人一脸困惑,李二神秘一笑,“放心吧,那逆子会同意的,而且还免费护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