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251章 天竺来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军在洛阳外围调兵遣将时,李恪已经乘船沿大运河来到了扬州。

    每天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最后的批复,仿佛又回到了宁国新立的那段日子。

    其实,占领敌国后,各项事务该怎么做,武将与文官的交接,军队与治安的交接,这些事宜宁国官员都已经做熟了,毕竟灭了那么多国,业务已经很熟练了。

    可大唐不同,没法照搬以前的经验。另外,大唐太大了,南北差异也大,各项政策不能一刀切。

    因此,李恪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了。

    扬州行宫。

    每天从凌晨五点起床开始,管茂心就带人送来一箱奏折,今天依然!

    已经晚上11点了,李恪看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相当郁闷。

    “不看了、不看了!这完全不是人干的事啊!”说完走到旁边的躺椅上,往上一躺,随手把一本奏折覆在脸上。

    摆烂、躺平!

    妙蝶和萧滢赶紧上前安抚,又是捶腿,又是捏肩膀。

    “阿郎,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其他的明天再继续批阅。”妙蝶柔声道。

    “是啊,殿下,从起床到现在,您一天都没出门了,每天都这样,身体会吃不消的。”萧滢也心疼道。

    “唉,我也想啊!可明天又抬来一箱,今天偷懒了,明天还是跑不掉。”

    李恪是真怀念在宁城的日子,一切政务都由政务院各部处理,无法决定的再交内阁处理。

    那个时候,每天转到自己手里的政务很少,天天躺平,爽歪歪!

    可如今,唉,都是泪!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轻柔的声音,

    “王上,有大唐的使者求见,说是从天竺回来的。”高雨竹从外面款款而至,手上托着一个精致的红漆木盘,上面擎着一碗参茶。

    “从天竺回来?看来打到天竺了,不错!李世民果然是李世民啊!怎么这么晚了还来,有说什么事吗?”李恪问向高雨竹。

    高雨竹把参茶轻轻放在书案上,“具体什么事没有说,沙统领传话进来只说,对方不肯言明,只说是急事。”

    “嗬!还搞得神神秘秘,顶多是不让我再强迁大唐的百姓回宁国,我这次也没强迁啊,都是他们自动报名的!”

    李恪这才拿下盖在脸上奏折,“让沙进带他来这里吧。”

    “奴这就去传话。”高雨竹说着盈盈一礼,正欲要离开,白李恪叫住了。

    “传完话就去休息吧。妙蝶和滢滢也去休息吧,不用都陪着我了。”

    “奴不困,阿郎身边没个人可不行。”妙蝶直接否定。

    萧滢也赶紧点了点头。

    “王上,今晚是我和南雁当值呢。大家都轮到了,王上却不允许我们服侍,不是厚此薄彼吗?”说着,狡黠一笑。

    李恪无语了,这个也争?

    “你好吧,随便你们吧。”

    高雨竹出去传话,妙蝶和萧滢到回避去了隔壁。

    沙进带着大唐使者入殿。

    “这么晚了,你要没什么重要的事,本王罚你接下来七天无法合眼!”

    使者正要行礼,李恪直接一句话把那人吓了一哆嗦。

    “殿下,这……,是圣上让奴到了后,务必第一时间找殿下的。不然,奴说什么也不敢打扰您休息啊!”

    听到这奇异的声音,李恪这才转头一看,嗯?木有小鸡鸡的人?

    这便宜老爹,把身边的人派来,还要第一时间求见,看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行了,赶紧说吧,什么事?”

    老太监从怀里掏出一个蜡封的信筒,沙进接过呈给李恪。

    李恪拆开看了看:不要迁移百姓,如果宁国快退军,大唐可以做出补偿。

    基本上是一些李二都知道不能落实的条件。

    “这么远跑一趟,不会是就这些内容吧?”李恪看向那名老太监。

    “殿下英明!”一个马屁之后,又为难的朝沙进一笑,“殿下,能,能否让这位将军回避一下?”

    “不必了,你要说就说,不说走人!”李恪又在躺椅上躺平了。

    本打算抬手行礼离开的沙进,看到李恪这么说,就又把手放下了。

    “不,不!奴这就说。”老太监用袖口轻轻拭去了额头的汗珠。

    “圣上叮嘱了奴三件事说给殿下听,第一件是,如今圣上及重要将领都远在天竺,唐军又与宁军状况焦灼,圣上让殿下留意吐蕃的动向,防备其东出。必要时,协助大唐防守。”

    “第二件事,萨珊帝国虽然在唐军的帮助下,光复了国都,但是在其西部拂林和大食不断攻击下,萨珊一直处于弱势。”

    “圣上说,萨珊早晚还会求助于大唐,而大唐或许会借此继续向西扩张至地中海。因此,希望宁国可以出售宣威炮和大型战船。”

    “第三件事,圣上希望殿下能提供一套《宁国律》,以及宁国现行治国制度和各项政策的简要说明。圣上打算在新拓展疆域尝试实行。”

    老太监说完,低着头,不敢看李恪。

    之所以对李恪称“殿下”,老太监一方面是为了拉近关系;另一方面,原则上也确实是该叫。

    太监,说到底,是皇家的家奴,而李恪无论如何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子,其他大唐的臣民可以不称殿下,但作为皇家家奴的太监却不行。

    “这几件事,本王会认真考虑的,你先退下吧!”

    老太监躬身再行一礼,然后恭恭敬敬退出殿外。

    李恪思量着三件事。

    第一个,就算李二不说,宁国也绝不会袖手旁观。河套地区的五万铁骑,足以驰援,无需多虑。

    他可以与太子打的血头血脸,但其他人想趁机捞好处,那可不行!

    第二件事,需要多斟酌,宣威炮和装备了宣威炮的大型战船,在如今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的。

    如果唐军真能借此开拓至地中海沿岸,那出售给大唐也无可厚非,只要控制数量就行了,大唐在军备上依然不是宁国的对手。

    第三件,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看来那便宜老爹平时没少研究宁国的律法和制度,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强大优势。

    但在现行的大唐本土的行政框架内,根本无法实施,于是就趁着新开拓的疆域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时,开始实行新制度。倒是挺鸡贼!

    宁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强大的背后,正是有一套先进的制度,以及配套的政策,另外就是律法。

    如今这几点,都被李二一条不落的盯上了。

    果然啊,能为大唐盛世打下坚实基础的李二,就算到了全新环境的域外,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务上,没有短板!

    “殿下,不会是真的打算答应这些要求吧?那不是白白便宜了大唐?帮他们扩大国土?”

    沙进看到李恪轻松的表情,并开始给多个部分写下批示,于是惊讶的问道。

    “白白便宜了大唐?呵,便宜了谁还不一定呢!”,一边说,一边写完了所有的批示。

    同时,李恪心说:你要求的,我可是都给你了!加油吧,打工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