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289章 人口普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的移民计划,除了黄土高原地区,其他地方并不是整县、整州的全部搬迁。

    而是从河南道、关中平原人口最稠密的县,抽取一部分户口。

    这样一来就需要首先得到准确的人口数量,那就要重新统计人口。

    虽然宁国在攻打大唐时,尽量不扰乱百姓的生活。可战争就是战争,双方交战时,第一要务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伤及无辜。

    也就是说,虽然天宁军的军事行动已经很注意了,但依然有大量百姓因某一场战争波及,或者因恐惧而逃往别处、流离失所。

    再有就是世家、大地主的逃离了。他们的逃离,虽然在当地总户数上看,并没有减少几户人,

    可这些世家、大地主,每一户都有部曲、奴仆数十人、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这些人是附属某一个世家、地主的,无论有多少部曲、奴仆,他们在户数上也只是一户人家。

    因此只看总户数,并看不到真实的人口数量。

    所以说,重新统计实际户数,就很有必要了。

    另外,这也是制定给各种发展计划必须掌握的数字。

    比如,某一县内有多少人口,或者某一个城内有多人口,职业都有哪些,男女比例怎么样?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商业发展计划,就很有帮助。有了这些准确的数据,就知道这个地区的消费能力怎么样,大致预测某一行业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于是,就以这次移民为契机,李恪准备展开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民事部尚书温明轩有点懵。

    啥意思?

    “王上说的是统计户数吗?这些数据我们宁国原各道户口都记录在案的,新的获得大唐这些国土,当地的各州县,以及大唐民部都保存都有,我们可以直接找出来的。”

    天宁军的作战习惯,每占领一城,进城后先去找此类的行政方面的资料文书。

    比如户口数量,赋税征收等等,天宁军占领大唐的国土后,也是同样的习惯。

    因此,这方面的数据,温明轩说在民部和各州县都可以找到。

    “不,那些数据太笼统了。我们宁国要做的人口普查,要采集和记录更多方面的数据。”

    李恪也没有卖关子,就把关于人口普查的意义、要点,以及需要采集的数据种类,都给温明轩详细讲了一遍。

    “一个串串数字的,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温明轩不得不感叹。

    “是啊!任何方面的数字,都不只是单调乏味的数字。尤其是你,作为民事部尚书来说,当知道,你手中的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百姓,都站着一名宁国子民。”

    “你不仅要读懂这些数字,更应该谨慎对待这些数字。要知道,这些数字往小了说,关系着发展规划、国策制定,往大了说了,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

    温明轩整个人陡然一颤,对视双眼清朗起来,抬手深揖,“臣受教了!王上所言,臣必铭记于心,数据方面,日后必定谨慎对待!也会叮嘱本部官员。”

    “好!做事情就应该是这种态度!接下来,你就尽快落实吧。可以先从关内道和河南道开始。毕竟我们要参考这些数据圈定具体的移民范围。”

    “臣这就去安排!争取先把这两地的数据搜集出来。”

    温明轩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心怀感激、红着眼睛离开了。

    又从李恪这里得到了一大堆超级实用的知识,他不仅要尽快回去开展工作,还要把这些知识记录下来,慢慢研究、消化。

    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里真正有用的知识,都是通过父子、师徒的方式授予的。

    在官场上亦然。

    刚进入官场的人,都是理论家,一做具体事情就抓瞎。

    聪明的官场菜鸟,都会抱一个大腿,学习真正处理各种事务的知识、技巧。

    这也就是古代官场上,为什么那门生故吏关系那么牢固的原因。

    一般人不随便教给别人真才实学,除非有特殊关系。

    李恪作为君王,就更没必要花功夫去教某个官员学问了、知识、工作技巧了。你不行,换一个行的就可以了!

    可如今,李恪花了几个小时时间给温明学轩讲解如此实用的知识。在李恪看来,这没什么,但温明学轩却大受感动。

    王上亲自授业解惑,感动到无以复加!

    唯有以后竭力效忠、拼命工作了!

    李恪自然不知道温明轩内心那么多戏。

    刚好要落实具体工作,刚好用到相关知识,那就随口讲讲喽。哪里会想到会给对方带来那么大触动。

    也许这也就是个人魅力的一部分。

    正是李恪在无意中、不知不觉中,展示出了让对方震撼的知识储备,甚至慷慨传授。这就让太多人愿意聚集在他的身边,供他驱使,任劳任怨。

    虽然在李恪看来,这都是大脑中那个图书馆的信息而已,我也就随口说出来而已,都是基操!

    因此,他也没有注意到温明轩离开时的激动心情,可身边的清允却看的真切。

    “阿郎,您刚才可把温尚书给感动到了!以后指不定该怎么为国尽忠呢!”清允调皮说道。

    清允本就是李恪的侍女,后来换了身份秘密送进宫凭,借机敏聪慧,逐渐成了皇后的贴身侍女。如今又回到李恪身边,对于自己的主人,自然是称呼“阿郎”的。

    唐代即使是高官、帝王,在自己家里时,夫妇、主仆,都是以各自家里的身份互称。

    “有那么夸张?他那张脸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都不带变形的,你居然能看出他激动了?”面对自己的小侍女,李恪说话也随意多了。

    清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阿郎刚刚说的那一段话,可是当今之世没有人能说出的。阿郎却毫不藏私的一股脑讲给了温尚书,他岂能感受不到这些知识的分量!”

    李恪仔细想想也是。

    不过,谁让自己揣了一座图书馆呢!

    “阿郎,宫外要做人口普查,奴觉的,宫内也得做个类似的普查。”清允的小手一边给李恪轻轻捏着肩膀,一边说道。

    “宫内?”

    “是的。奴之前听说,这宫里有宫女、太监有数万之多。以前这宫里有大唐圣上的妃嫔、公皇子、主,宫里的用度由大唐内帑负责。”

    “可如今,唐皇室嫔妃、皇子皇女都离开了,这宫里的宫女太监却没有离开,他们的用度如今暂时由宁国财政部负责了。可宫里的人就却一直按照之前唐宫的标准上报索要供给。”

    “做了普查后,具体有多少人,具体是哪个职位的人,该得什么待遇,都按宁国的标准来。

    “还有这事!?”李恪有点诧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