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00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李恪的这个方法,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妙啊!妙!”

    “是啊!如此一来,可就把工期大大缩短了!”

    “确实,这样就可以发动更多人参与到建造中,而且又不占用徭役时间,不影响各地的其他建设。”

    ……

    所有人都点头认可。

    不过督察使毛秋慈,出于自己的职业敏感性,却发现了其中有不容易操作的地方。

    “王上,这怕是不妥啊。”

    “噢?哪里不妥?”

    “按照历朝惯例,如此大个工程,都是由将作监专门负责整个流程,这样责任容易明确。他们会参与到工程的各个环节,虽然很慢,但能保证工程质量,可若是像王上所说……”

    毛秋慈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你是担心,把大工程拆分,也就出现了太多的责任人,一旦产生问题,责任不好划分。于是就会有人混水摸鱼,趁机以次充好、敷衍塞责?”

    李恪笑问道。

    毛秋慈认真的点了点头,同时微蹙眉头。

    “这也就是带你来的原因!从今以后,凡是国家重大工程,还有刚刚所说的专门制造蒸汽机等重要设备的商号,你督察院,必须参与其中!”

    “至于你说的责任不容易划分的问题,也很好解决。本王这里有一套工程质量检测、验证方法,划分工程事故责任,完全不是问题。”

    “另外,回头就让立法殿立法,凡在大小建设工程中以次充好、敷衍塞责之人,一律诛九族!”

    为什么李恪可以直接让立法殿立法呢?

    立法,殿。

    殿,说明这一部门是在皇宫以内的,既然是在皇宫以内,那就是在皇权强有力的管辖之内。

    也就是说,李恪想立个什么法,那还不就是分分钟的事!

    反正宁国的制度框架就是这么设计的。

    回去后,专门对准工程建设立法就可以了。

    其实,如果真要把工程分包出去的话,工程质量方面根本就不用担心。

    一个“诛九族”就能保证每一个都是世纪工程,而且屹立几百年不倒!

    反观后世,搞了一大堆监督措施,结果到处都是豆腐渣工程、问题工程。即便是验收合格的,过不了几年,开裂、脱皮、漏水、倾斜、垮塌等等,到处都是毛病。

    真不明白后世那些管理者,古人的优秀经验,为什么不继承发扬?

    也弄一个诛九族的罪放在那里,保证消除一切后顾之忧!

    把大工程分包出来,有了利润的诱惑,同时也有身家性命、以及是否绝种的震慑,那些承包工程的人,能不用好心、用好料嘛!

    后世的各种工程,就算出事了,找找门路,拖一拖,大事拖成小事,小事拖着拖着就没事了。

    就算没路子,说着事情太大,也顶多关起来捡几年肥皂。等出来了,以前的关系还在,只需要换个身份,再接着干!就算再出事故,大不了再去捡肥皂嘛!

    如果,直接诛九族,砍光!一了百了!

    再也不会因这个人出事,其他人也会警钟长鸣!

    据说,朱元璋就用过外包的方法建造南京城墙。

    把城墙一段一段的外包给商们,随便你怎么造,造好了就派人来验收。

    验收的方法,简单粗暴。

    从牢里提出死刑犯,给他一把镐:

    去吧,刨城墙!用力刨!

    刨塌了,你不用死!承包商死!

    刨不塌,你继续死,承包商不用死!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粗暴。

    承包商站在边上,看着死刑犯拼了命的去刨墙,

    死刑犯每一刨一镐,承包商就一哆嗦,一刨一哆嗦,一刨一哆嗦。

    有了这么酸爽的经历,以后哪个承包商还敢不做表面功夫?

    毛秋慈这才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看来王上都已经通盘考虑过了。”

    毛秋慈的职责是监察,只要有法可依,有标准可以比对,那就行了。

    阎立德轻轻舒了口气,“有了责任的划分方法,有了重罪的震慑。那这外包的方案就可以放心施行了!”

    阎立德是有这个时代傲视群雄的技术在身的,可以说,他算是总工程师。但他最不愿意应付技术之外的弯弯绕,能让他单纯的负责技术,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幸运。

    “王上,这里面似乎还有一个问题!”毛秋慈突然开口,“如果决定最终选择谁来承包的你个人,和承包者串通,那岂不是对其他人不公平?还容易滋生贪腐!”

    李恪不得不感叹,不愧是司法一行的啊!

    毛秋慈在他讲工程外包之后,已经提出了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了!

    这职业敏感性实在是高!

    “嗯,你说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接下来,李恪把招标、投标、串标等一系列新概念给几人讲解了一遍。

    又是把几人听的满面潮红,异常激动:

    原来还可以这么干!

    “另外,还要限定:谁中标,谁施工!不谁再外包!”李恪又补充道。

    要尽早设置门槛,防止中间商出现!

    毛秋慈稍稍一愣,随即恍然道,

    “这一点臣明白,若承包商再二次转出,那么二包利润必然就降低,如此一来,二包投机倒把的可能性就升高了,出现事故的概率也就随之升高。”

    李恪欣慰的看着毛秋慈,微笑着点了点头。好似在说:不说哦,有前途,我看好你!争取明年哥给你娶个嫂子!

    毛秋慈理解的不差。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才能让承商保证利润,才能更好的保证质量。

    李恪所说的这些,宋万里、阎立德、毛秋慈都一一记下。

    而滕四方等工匠,在边上听的脑仁疼!就感觉还是和扳手、大锤、螺丝刀打交道比较舒心!

    接下来,一行人又沿着宁城到锦州港的铁路,巡查各个特殊路段、询问沿途各站点的护路员、车站人员。

    才实地查看,从一线人员口中,获取所有关于这段铁路在运使用的问题,和他们的改进建议,以此作为下一步大规模铺设铁路时的参考。

    前后在宁城待了一个多月,李恪才带着众臣回洛阳。

    这一个多月,几乎都是在燕山中的这段铁路上到处巡查,快把阎立德的老腰跑断了,他直呼做这了个尚书,简直被李恪坑惨了!

    李恪不接他的话茬,赶紧转移话题:

    “等咱们回到洛阳,以商业部、财政部、审计部、总行的办事效率,国库券的事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知道开始发行后,会不会遇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