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05章 欲图吐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国的枢密院的架构,和天宁军一样,位于大元帅府之下。

    与枢密院同级的还有:作训院、后期院、军督院、军法院、皇泽院。

    同时,军器监和军马监也归李恪直接掌管。

    作训院,在战斗结束后,将领把部队带回大营,交还给作训院,由作训院的将领安排士兵的日常训练。

    而带兵打仗的将领,交还军队以后,就会到枢密院报道。

    枢密院,作战将领在战时之外的日衙署。负责研究、总结经典案例,进行战术参谋、战略规划,军队改编等。

    兵士日常生活与作战将领分离开,能够防止,军队中的中下层将领以及士兵被高级将领逐渐收买。

    那样的话,时间久了,这支军队也就成了高级将领的私人物品。这样的将领必定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军队的分裂与离心倒是小事,搞不好还要引起叛乱。

    把两个权力分开,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枢密院的大会议室里,是李恪让人按照后世的会议室装修的。

    整个会议室的空间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半摆放大大的立体沙盘,而沙盘是有一个个四方形的模块拼在一起组成某一地区的地貌。

    当前的地貌显示的是,出关中以后,从河西走廊到天山。

    会议室的另一半是围成一圈的圆桌。

    此时的李恪坐在上首正中,其他将领分座两旁。

    “前些天的国库券发行,大家都知道吧?”李恪向在座的众将领问道。

    “知道、知道,臣还买了十万元的!哎呀,排队排了还几个小时!”赖世宏摇头道。

    “嘿嘿,臣也买了。”

    “买了,五万吧。”

    ……

    李恪一阵无语。

    “今日要说的重点不是国库券,而是因国库券挖出来的一条消息!在原唐地的其他州县,有吐蕃人收买的细作兴风作浪,”

    “想趁着这件事,扰乱我们的移民计划。而他们的图谋正是我们的这次的移民目的地,西域。”

    李恪说完,把一大堆审讯资料丢在了桌子上,让众将领传阅。

    “这?吐蕃这不是找练吗?”

    “老虎嘴上拔毛!”

    “没去打他们,他们倒自己找上门了!”

    ……

    众将领都是义愤填膺。

    “吐蕃的力量虽然不及我们宁国,但也不可小觑。毕竟吐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我们不得不克服的困难,也是我们最大的困难。”

    李恪这几句话,把摩拳擦掌的将领们摁了下来。

    不是李恪给他们泼冷水,而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客观条件。

    在清朝之前,人们一直把高原反应称做冷瘴,以为是当地的空气中有了致病的因素,才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等。

    但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是空气稀薄。

    不过,也并不是不能克服的。

    《汉书》里记载,帕米尔高原西南的一个小国杀了汉使,朝中大臣要复仇,就另外有人劝阻说汉人一到了他们那里就“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

    唐代的《通典》在论及吐蕃时,便描述道“山有积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喘喘不过气的高原反应,归结为“冷瘴”所致。

    在历史上的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与交战时,就告诫自己的部下,“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

    而当时也有人告诉高宗,“又止有瘴气,不宜士马,官军远入,利钝难知……”

    这些都说明,在这个时代,尤其是作战的将领,都已经对高原反应的危害,或者说不利,有了清晰的认知。

    所以当李恪提到吐蕃的特殊情况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开始蹙眉思考。

    其实,这也是李恪迟迟不愿动吐蕃的原因。

    如今的吐蕃,虽然也是处于极速崛起的阶段,但吐蕃周围已经没有了可供他扩张的空间了。

    李恪就打算让宁国休养生息一阵子再说,反正早晚是自己的,再养几年也无所谓。

    “你们也不要愁眉苦脸的,虽然是这是这是一个不小的困难,但是通过我们充足的准备,还是可以克服的!”

    见众将领有些小气馁,李恪立即安抚。

    也难怪将领们会气馁。

    单就这个“冷瘴”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就是无解的。

    自从高原上各部落统一以后,只有吐蕃从高原上下来时不时的挠一下大唐,大唐也应付着打几下,却始终不能打回去。

    历史上,吐蕃刚开始强大起来后,也要向大唐索要公主,李二不愿给,吐蕃就在大唐周边不断骚扰,攻打边境州县。

    两边打的互有胜负。

    关键是吐蕃一打不过就跑回高原,而大唐的军队由于无法克服高原反应,始终不能深入吐蕃。

    李二实在没办法,只好同意了送公主。

    想想看,大唐周边,不管是敢惹大唐还是不敢惹大唐的,都被大唐灭了。

    唯独吐蕃。

    大唐始终拿他没办法。

    更有甚者,吐蕃还两次攻入长安,把大唐皇帝都给吓跑了。吐蕃就在长安城中扶持了伪皇帝登基。

    灭了临近所有敢上蹿下跳的大小国家,却无法奈何吐蕃,说到底,还是因为吐蕃的特殊环境。

    “接下来事情很重要,需要你们回去立即着手去做。”

    “首先就是选出籍贯是山区,或者说是高山上长大的兵士,把这些人挑选出来。注意挑选二十五岁以下,身体完全健康,耐力好、有毅力的兵士。”

    “其次,吐蕃昼夜温差大,后勤院准备定做一批专用的毛毯,要方便穿脱,穿着不影响作战,脱下方便携带,晚上还能铺盖使用。”

    “第三,准备一批特制的眼镜,应对吐蕃地区的高强度的光照。”

    “第四,作战将领带领兵士们深入吐蕃时,一定要记住,当行军方向上,地势越走越高时,要隔几天就原地驻扎休息两三天,以适应当地环境,然后再继续前进。这点很重要,务必牢记!”

    “第五,进入吐蕃后,天宁军取消不抢劫百姓的军规!见到当地的马匹直接抢!吐蕃的马匹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至于自己的马,吃了也好,或者直接丢弃也好,都无所谓。”

    “第六,一定要注意防冻!一定要注意防冻!一定要注意防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