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27章 换邻居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新员工正在“友好”交谈,李二的近侍周给事走了进来。

    “有事?”见周给事走上来后站着不说话,李二开口问道。

    周给事点了点头。

    “法师,朕交给你的两个任务,第一个很要紧,要立即着手完成。第二个不急,你慢慢完成。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玄奘出宫。

    周给事行礼道,“圣上,河间王、赵国公、梁国公、申国公、卢国公在外求见?”

    “怎么回事!?”

    在朝几个大佬一下子全来了,李二感觉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说是,宁王拿下了吐蕃。”周给事轻声说道。

    “什么!吐蕃可是块硬骨头,这逆子竟然拿下了吐蕃!好!好!好啊!”

    李二兴奋的背着手来回踱步,嘴里连连说好。

    “哎,不对!”突然,他停住了脚步,“他拿下了吐蕃,从今以后,岂不是贴身站在大唐的背后!?”

    “快!让他们几个都进来。”

    周给事转身去通知几人。

    很快,李孝恭、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程知节一起步入两仪殿。

    没来得及落座,长孙无忌便急忙说道,“圣上,兵部刚接到奏报,吐蕃全境被宁军占领!”

    “什么时候的事!?”李二问道。

    “两个月前!”

    “那为什么现在才收到消息?”李二不悦道。

    “这……,吐蕃迎战宁军时,担心我大唐从背后偷袭,于是关闭了所有关口,停止通商,不许任何人往来。”长孙无忌解释道。

    “那这两个月,就没有一个人从其他途径往来?就一点消息没收到?”李二郁闷问道。

    “没有。与吐蕃的关口,基本都是高山峡谷,狭窄难行,除了商人一般不会有人往来。”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长孙无忌继续说下去。

    “两个月前,吐蕃与大唐的关口开放,我们大唐驻守关口的兵士发现,对面值守的竟然是宁国兵士……,这才知道,吐蕃没了……”

    李二又是一阵无语,好嘛!邻居换人了都不知道!

    最后还是人家想让你知道的时候,你才知道的。

    “后来经过询问往来商贾,了解了详细情况。宁王以,以吐蕃人残害其四弟魏王泰为借口,兴兵二十万分南北两路攻入吐蕃。”

    “能一举灭掉吐蕃,何人为帅?”李二好奇是谁,抬抬手就能灭一国!

    “北路军以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从吐谷浑故地经昆仑山口进入吐蕃腹地;南路军以雷良发为行军大总管,从剑南道经雅州进入吐蕃腹地。”

    “北路军夺得昆仑山口后,修筑关隘,与吐蕃赞普所率的吐蕃军主力战于关前,吐蕃军内讧,象雄王被吐蕃赞普所杀,吐谷浑王子及各部投降,吐蕃赞普自刎未遂被俘。”

    “而后,宁军占领吐蕃全境,王室及各部首领被押送洛阳。如今,宁军已经在与大唐的各关口,用水泥、钢筋修筑了坚固堡垒。”

    “水泥、钢筋修筑堡垒?这逆子,还防着朕吗?不过这开战的理由找的好!别人杀了你兄弟,你就得灭他的国!”李二恨恨说道。

    自己最宠爱的大胖小子,虽然他毒死了自己的兄长,禁锢了自己的母亲……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嘛!

    不就错估形势导致你七万人兵败身死吗?你们竟然狠心把我儿子给杀了!

    “咳……,圣上,其实,宁王向吐蕃用兵并不是真的为魏王复仇。”长孙无忌唯恐李二对李恪的印象好了,赶紧进一步解释。

    “哦?那是什么原因?”

    “据吐蕃商人说,是他们的赞普收买商人,让他们在宁国寻找机会捣乱。那些被收买的商人在宁国银行发行铁路债权时,故意刺激原大唐百姓,使其产生对宁国朝廷的反抗意识。”

    “结果这些商人被宁国的秘密组织查了出来,全部被抓……”

    长孙无忌话还没说完,李二嗤笑一声,

    “就凭吐蕃那点能耐,也想在宁国搞事情?别说他们了,朕的百骑司不知道都折在宁国多少人……等等,你刚刚说什么,铁路债券?”

    李二直面长孙无忌,“铁路债券,那是什么?”

    “呃,这个,臣也不甚明白,让房公讲一讲吧,他曾专门研究过这个。”

    宁国发行铁路债券,去年就曾通过海商传到大唐,一般人不懂这些,跟自己无关,也不在意。

    可房玄龄不同,他是尚书左仆射,尚书省各部相关的事宜,他平时都会留意。

    发行国库券这种“生财有道”的妙招,房玄龄自然更会留意。

    “玄龄,你说!”李二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拱手道,“臣也是在坊间听宁国来的商人们说的。当时并不知道吐蕃人背后使坏的事,只是打听了这债券的情况。”

    “那你就详细说说,这宁国银行的铁路债券。”

    如今李二是真羡慕宁国银行的盈利能力。所以,只要是听到跟宁国银行有关的,他都要问个一二三。

    更何况,大唐如今战争不断,还在马不停蹄的向西扩张,与拂?正在激战中,需要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据说,宁国是为了修建铁路……”

    “铁路?好吧,这个等会再说,先说债券!”李二又听到了更感兴趣了,直接打断了房玄龄。

    “是。宁国是为了修建铁路,他们财政部担心财政压力过大,影响其他方面的支出。于是,财政部通过银行,向百姓借钱,专款专用,只用来修建铁路。”

    “那铁路债券,就是朝廷向百姓借债后给的借债票券。上面写的有金额,利息,还款日期等几项内容。也称之为国库券。”

    “有三年、五年、十年期的,到了还款日期,拿着债券到银行,银行结算后,还本付息。”

    “这个利息比存款利息高出很多,因此大受百姓欢迎。据那些商人讲,发行当天数百人排队购买,当天即售罄。”

    听房玄龄说完,李二有点难以理解。

    朝廷向百姓借钱,百姓排队抢着送钱?

    这,你敢信?

    “玄龄,你觉得这,可信度高不高?”李二捻着下巴上的小胡子问道。

    “臣没见到百姓排队购买时的情景,不敢妄言。不过臣从那宁国商人手里高价买了一张债券,专门用来研究的。”

    房玄龄说到这里,李二眼前一亮,“哦?在哪里,快给朕看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