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三国说书 > 第140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蔡府,前厅。

    “子文,听管家说,今日你是来见我的。不知有何要事?”蔡邕作为主人,开口问道。

    “正今日前来拜访,一方面是想请文姬小姐指点琴技,另外,确实有点事情要和蔡老相商。”

    “子文有什么事,直说就是。”蔡邕一挥手,催促了起来。

    “是这样的。我有些东西想给蔡老过目。”

    张正递给蔡邕一个小包裹,蔡邕接过打开来,只见包裹里整齐地码着一摞洁白的纸张。

    “这是纸?怎会如此洁白?”蔡邕不可置信道。往昔的左伯纸蔡邕也用过,纸色发黄,质量不好,还不容易保存。这洁白的纸张难道可以用来书写?

    “蔡老写几个字试试。”张正向蔡邕建议道。

    “好,我来试试。”蔡邕跃跃欲试,想看看这种纸的效果如何,如果真的利于书写,那就真的是影响深远。

    不时,一副字跃然而出,张正打眼一瞧,淦,《爱莲说》,老蔡头你变坏了。

    蔡邕倒没多想,只是觉得子文此文一出,天下名仕恐怕会竞相种莲,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此文真君子之文,子文真君子也。因此,蔡邕有感而发,在白纸上写了此文。

    蔡邕写完之后,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待墨一干,蔡邕拿起纸张,左瞧右瞧,但见纸上之字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却毫不走形,翻过来,背面也没有一点荫湿之感。搓一搓,触手光滑细腻,闻一闻,松墨之香阵阵。

    蔡邕忍不住赞了一句:“好纸。”

    “蔡老,我不瞒你,这纸是我发明的。此纸出现的意义和影响相信睿智如蔡老,当有所预料吧。”

    “不错,此纸一出,将会淘汰竹简,成为新的文字载体。且重量轻便,易于保存和移动,用此纸成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子文此举,大利天下读书人,大善。”蔡邕双眼放光,紧紧攥着手中的纸张。

    “蔡老所言甚是。为了成书,我还有拓印之法,能将任何书籍拓印成册,方便快捷,且所耗了了。听闻蔡老藏书万卷,正恳请蔡老将书卷赐下,吾欲拓印百万册书籍于天下,让天下寒门百姓尽窥书中之奥妙,让知识的萌芽开遍这大汉。请蔡老助我。”

    张正郑重一行礼,长揖不起。

    蔡邕闻言心动,随后摇了摇头:“子文所说,我很赞同,但我却不能这么做。你可知道书籍一向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正是因为垄断了书籍,他们才能屹立不倒,世代为官。你这么做可以说是掘了他们的命脉,断人前途,犹如杀人父母,你可想过这样做后果会如何?”

    “蔡老不必为我担心,既然我提出这种要求,自然清楚后果。然,为了天下人人都能读上书,为了后代子孙和汉人的未来,虽千万人吾往矣。”

    蔡邕的担忧,张正自是比谁都清楚。世家大族掌握了书籍,也就掌握了文化,掌握了官员的选拔。

    察举制就是弱化版的九品中正制,士族们互相举荐,联姻,形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地位也就越牢固。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就是如此。

    可以说书籍就是世家存在的根基,如今张正竟想对世家赖以生存的根基动手,所以蔡邕犹豫了。

    蔡邕自己就是士族,深知世家的底蕴,这个大汉与其说是陛下的,不如说是世家的。这个天下可以没有陛下,但不能没有世家。张正这么做,无疑是把自己推向所有世家的对立面,这就像是飞蛾扑火,一个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虽然明知道张正所说是对的,蔡邕却不想张正走进死胡同。不想,张正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何等气魄,郑玄啊,你收了一个何等妖孽的弟子啊。

    帘后,偷听的蔡琰异彩连连,这才是子文哥哥,这才是我未来的夫君,敢为天下先,为了天下人人能读书,敢与天下世家为敌,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我的夫君是一个盖世英雄。

    “好。既然子文有如此雄心,我当助之。”蔡邕被说动了。

    “正替天下寒门子弟谢蔡老,替后世子孙感谢蔡老之义举。”

    蔡邕摆了摆手:“子文谬赞了。与子文相比,我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我会让琰儿带着书籍与你一同前往雁门,琰儿尽得我真传,对这些书籍也比较了解,有她相助,当无大碍。”

    张正和偷听的蔡琰大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