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三国说书 > 第142章 风华正茂,绿意盎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张正第一次在英雄楼说书,折扇唰的一声,打进了在场之人的心里。

    奈何数量有限,张正也只是赠予了相熟的几人。这可把洛阳城的文人士子们急坏了。

    到了赏诗大会,张正盖亚全场,其风头一时无两,诗仙之名不胫而走。后来大将军当朝奏对,表张正为雁门太守,陛下无奈答应,这把张正的名气推到了顶峰。

    随着京城四少穿街过户,折扇飞摇,文人雅士受不了了。就有那自认为够格的人到英雄楼求见张正,欲求一把折扇,不过被王越给挡了下来。

    如今的洛阳城,拥有一把带有张正亲自题字点评的折扇,已成为所有文人士子的期盼。装逼神器,外加诗仙题字,风流洛阳。

    曹操几人得到折扇后,宝贝得不行,也?N瑟得不行。无论大宴小宴都折扇在手,不时欢快地摇动两下,恨得其他人牙痒痒。被扇得瑟瑟发抖中,自己也想拥有一把。

    在这样的背景下,洛阳城一时为扇痴狂。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折扇并不复杂,虽然没有白纸,但是有布啊。有那头脑精明的商户囤积大量的布帛,专做折扇,甫一问世,顿时引起轰动。文人士子蜂拥而至,疯狂抢购。得不到张正赠予的折扇,有一把布扇也聊表安慰了。

    一时洛阳布贵,各商户纷纷效仿。闻听此事的张正摇了摇头,自己并不打算做折扇生意,自己的折扇更像是一种象征,用以结交朋友,联络感情。

    因此,一听张正要送自己折扇,何咸大喜。如今的洛阳城,张正题字的折扇可是一扇难求,远不是坊间那些布扇可以相提并论的。能得到张正题字的折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何咸双手接过,大喜过望中唰地抖开折扇,众人急忙围拢,只见扇面上写道:风华正茂,绿意盎然。

    是了,联想到刚才张正说的前程似锦的话语,上面的题字明显在说何咸年轻有为,就像那春夏的绿植一般生机勃勃。

    众人围观中,一阵羡慕。只有洛阳三少大笑着掏出折扇,欢快地摇了起来,众人惊恐退后中,眼中流露出渴望的神色。

    张正隐晦地笑了笑。汉末还没有绿帽子的说法,不虞会被众人识破。这也是张正的恶趣味,既然碰到了这么刺激的事情,而且当着两位当事人的面悄咪咪地搞事,这种心情很爽的说。就是这件事不能跟其他人分享,有点遗憾。

    曹操摇着扇子,瞟了两眼何咸的题字,再看了看傻笑的何咸,顿感何咸头上绿油油,果然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大将军后继有人啊。

    何咸亲自吩咐下人引着几人进府,小心伺候。何咸则拉风地站在大门正中,见到有客到,就?N瑟地扇两下,晾出扇面上的字,众人羡慕中远远退开。

    何咸意气风发,这把扇子也一直伴随着他。后来,何咸去世,这把折扇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徐州,被一个将军所得。这位将军得到这把折扇后,暗自得意,常常拿出与众人观赏,众人称奇不已。

    古时,婚通昏,即黄昏,因此婚礼一般都是在傍晚举行。

    及至傍晚,何府高朋满座,大佬云集。似卢植蔡邕等人已在贵宾席就坐,袁隗,杨彪,马日?等人也都亲自到场,由此可以看出大将军在朝中的地位。当然这种地位可不是大将军自己挣来的,而是因为士族们需要他冲在对抗十常侍的第一线。

    婚礼开始前,张让假子太医令张奉前来恭贺。张奉之所以到来,自然是因为他娶了何皇后的妹妹,乃是大将军的妹夫。虽然现在双方势同水火,但道不同,礼义在,因此何进也把张奉热情地迎了进来。张奉也有自知之明,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了。大喜的日子,众人也没有故意去找他麻烦。

    一切就绪,婚礼终于开始了。何进高坐上首,接受了儿子儿媳的跪拜。新媳妇也羞羞答答地向公公婆婆奉了茶。

    张正留意到,一旁的曹操看着新媳妇尹氏,色与魂授,眼神明显不对劲,却不点破。

    繁琐的礼仪过后,新媳妇被送入洞房,何咸自是留了下来,挨桌敬酒。曹操因为想搞事,拉着袁绍,袁术,张正三人向何咸殷勤劝酒。京城四少,同气连枝,何咸招架不住,何况张正还送了自己折扇,何咸来者不拒,难免多喝了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