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 第7章 质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亮认准什长,挥起了少林棍法,一棍接一棍,棍棍朝什长头部招呼。

    什长苦叫连连,握着佩刀不断格挡的双手一阵阵发麻,格挡速度一次慢过一次。

    十招后,只觉头部一声巨响,脑袋瞬间没有知觉,两眼一翻倒了下去。

    剩下的几个官兵见自己什长被杀后,瞬间大乱,一个个都已经没了心情再战,只想快点逃离这是非之地。

    但是张亮这边可不想放这群官兵回去报信,攻起来更加凶猛。

    一刻钟后,战场上没一个站着。官兵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都已经没气了。而张亮他们则都坐在一旁,喘着粗气。

    \"张林,你带几个兄弟去前面那个急拐角处打扫那里的战场,还有他们身上还能穿的衣服也都全都扒了。至于尸体,全都扔下山去。”张亮吩咐道。

    “好。”张林答应后就带了几个兄弟去前面那处战场了。

    小张家庄,一群人兴高采烈地坐在一起。所有人都太兴奋了,没死一个兄弟,消灭两个什的官兵,不由得他们不兴奋。

    两处战场,收回来的完好的佩刀就十六把,剩下的都被石头砸报废了。从两个什长和四个伍长身上扒下来六件完好皮甲。两个什长每人身上各搜出了五两金子。

    其他还好说,当听到金子后,张亮愣住了。这俩什长是干什么的,竟然揣着金子满世界乱跑??

    “准时朱扒皮贿赂给这俩什长,好让他们把我们全给消灭掉。”张老六在一旁说道。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张亮拿起那两个金子问张三爷:“三爷,这十两金子能换多少银子??”

    张三爷有点懵,“银子??银子是啥??”

    张亮又看了看其他人,很显然所有人都不知道银子是啥。“那你们买东西用什么?”

    张三爷拿出一枚锈迹斑斑,外圆内方的铜板:“五铢钱。”

    张亮:“……”

    原来这个时代的货币只有铜板和金子。

    汉代作为货币的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一斤金子又称为一金。

    一金=10000钱=10贯

    而汉朝现在的物价,张亮也基本清楚了:。

    1石=1斛

    1石米=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张亮不禁纳闷了看电视上不管什么朝代,一买东西就掏银子啊?没看到吃完饭数30个五铢钱放桌子上的啊,全是扔一块银子就走啊!

    那白银是什么时候流通的呢?。

    原来,在我国,以前白银确实实行过。

    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用白银了。先秦银质贝币与春秋楚国的银布币等出土已经被考古学界所认同。

    汉武帝时,为抑制豪门大族的巧取豪夺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现,于是改革币制,采用了“白金三品”币作为国货。

    “白金”的面值分三等,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而我们所讲的这种“白金”其实就是银锡合金,其中白银的含量比锡少,这种白金货币的流通前后只有二年就被废除。

    新朝王莽颁行“宝货制”,也铸过“银货三品”,但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新朝的覆灭,白银又被取消了……取消了……

    张亮郁闷了,自己的先知先觉也有漏洞啊!!

    张亮看着眼前的两块金子,这一共一金(斤)啊,按照兑率一金=十贯=一万钱。这个时代大麦和稻谷是220钱一石(大概30斤),一万钱能买45石(1350斤左右)。

    东汉时期,县城的官员并不是都叫县令的。

    大型县城(万户以上)的长官才叫县令,一个月俸禄是80石,县令属官:县丞、县尉一个月俸禄是40石。

    一般县城(万户以下)的长官叫县长,一个月俸禄是40石—60石不等(根据县大小区别)。县长属官:县丞,县尉一个月俸禄是30石。

    嚯,原来这两块金子和一个小型县城的县长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啊。

    可是这个时代貌似没有钱庄兑换五铢钱啊!最早的民间钱庄出现在宋朝,而被官方承认是在明朝万历年间。

    “哎,要是有钱庄就好了。”张亮叹了口气说道。

    “钱庄??钱庄是干啥的??”张三爷问道,然后又吃惊地问:“难道是制钱的庄园??亮子你要自己制钱??”

    不怪张三爷这么想,今天刚杀了二十多个官差,现在又想要制钱。这孩子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啊!

    “三爷,您想哪去了。我说的钱庄是兑换钱币的地方,您想啊,咱们得了这两块金子,总得花出去不是。

    可是咱们又不买大物件,买小物件都用五铢钱,这黄金没地方给兑成五铢钱啊!”

    张三爷恍然大悟道:“奥,亮子,你说的是兑换钱币的地方啊!咱们颍川郡就一家负责兑换钱币的店铺,就在郡城里。”

    “啥??”张亮愣了一下,问道:“咱们这还真有钱庄??”

    张三爷说道:“可是,那里不叫你说的那个什么钱庄啊。”

    “不叫钱庄??”张亮问道:“那叫什么?”

    张三爷想了想,说道:“好像叫什么质库,对,就叫质库。”

    “质库?”张亮一脸疑惑的的问道,自己好像没听过这个名字啊!

    “嗯,就叫质库,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几次郡城,见有人拿着金子或者首饰啥的去质库换钱。他们那地方很好认,因为他们门口还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字——?。”

    “当铺?”张亮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时代是当铺,奥不,是质库兑换钱币啊。

    张亮不知道的是钱币兑换早就有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汉朝时并没有钱庄,而是由质库兑换。

    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直到明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这才有了合法的钱铺。再到后来,钱铺又慢慢的变成钱庄了。

    张亮虽然不知道钱庄的具体演变过程。但他想到了银币,就跟以后的“袁大头”差不多就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