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 第27章 刘虞的无奈选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初八,王芬曹操等人拥护合肥侯刘宸在冀州州治——高邑县正式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改年号为正统,当年是为正统元年。

    封王芬为司徒,曹操为太尉,陈逸为司徒,许攸为尚书令……

    八月十八日,十岁的皇子刘辨在宛城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改年号为昭宁,当年是为昭宁元年。

    尊何皇后为太后,大将军何进加封太傅。袁隗重新为司徒,加封太师。袁术为太尉,荀攸为司空,孙坚为车骑将军……

    八月二十八号,五岁的皇子刘协在洛阳称帝,继续以正统身份传承大汉王朝,改元初平,并大赦天下。

    董卓自进京后,屡次讨好巴结董太后,最后被董太后将其纳为她的族人。因此董卓因此以外戚之身,被封为大将军。

    皇甫嵩亦官复原职,为左车骑将军,领凉州刺史职。

    因曹嵩被罢职后,司徒一职仍然空缺,卢植大赦出狱后,被特封为司徒。

    其余朝廷大臣,皆仍然各司其职。

    皇甫嵩上表朝廷,将刘备平黄巾之功绩一一列举出来。又将刘备皇亲之事说出,宗正府经考察,确认无误后。

    天子按辈分称刘备为皇叔,为表其平黄巾之功绩,封刘备为五官中郎将之职。刘备激动的热泪盈眶,连忙谢恩。

    董卓在一旁,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后看着五岁的小皇帝这么聪明伶俐,董卓一阵头疼,想着怎么样才能把他禁锢起来,为己所用。

    宗正刘焉看到现如今,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朝廷之外,更是一片混乱。河北和南阳都各有一个皇帝,益州、凉州也被反贼攻陷。

    刘焉察觉乱世已近,他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又不甘心寄人篱下。于是,他想出州牧制度。

    刘焉向朝廷建议说:“先帝在时,刺史、太守皆靠行贿买'官,然后这些人到任后,再肆意盘剥百姓。

    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纷纷揭竿而起,以致去年叛乱接连不断。现如今更是众叛亲离,汉室朝廷亦一分为三。

    陛下如今应该,挑选精明能干之汉室宗亲为各地州牧,再挑选那些素有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各郡长官,以此镇守安定天下。”

    然后,又向朝廷举荐侍中刘岱为兖州牧,原侍御史刘繇为扬州牧,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牧,燕王刘虞代领幽州牧,而自己则为交州牧。

    幽州州治——广阳郡治所蓟县,幽州刺史刘虞拿着文书皱着眉。

    三个天子同时出现,刚刚经历农民起义的大汉王朝,现在内部又出现分裂。

    原本只有两个皇子的争斗,现在又加上一个添乱的合肥侯。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这是怎么了?

    “使君,不好了。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发布声明,响应大将军何进,支持长皇子刘辨。现已率领手下兵马,南下攻打青州去了。”

    刘虞惊道:“什么?公孙瓒身为本官下属,未经本官允许,竟然私自调兵南下?

    右北平一旦空虚,恐异族趁机南下。立刻命刘政前往右北平,担任太守,驻守右北平。”

    五天后,刘虞接到了朝廷的州牧任命,当得知这是刘焉的建议后,气的刘虞破口大骂:

    “这个刘君郎,全是馊主意,什么州牧代替刺史?这只是为了他自己能割据一方的托词罢了。

    可恨朝廷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人劝阻,全是一群酒囊饭袋。”

    幽州刺史部下众僚众,都暗自吃惊!刘使君可是以好脾气闻名啊!竟然也有这么大火气?

    齐周慌忙跑了进来,急道:“使君,不好了。新任右北平太守刘政,派人传来急报。

    前中山国相张纯、和前太山太守张举趁着公孙瓒南下之际,与乌桓人联盟,发动叛乱。

    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传书到各州郡,说汉室已名存实亡,他们要取代汉室。

    他们一路烧毁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辽东太守阳终等,现在部队多达十余万,现屯住在肥如。”

    刘虞闻言,如五雷轰顶。如今汉家内部不稳,异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刘虞咬牙道:“立刻给三个‘天子’送信,让他们看一下,他们内讧的结果。并命令各郡太守,让其自行招募壮丁守城。

    鲜于银,你率刺史府下辖所有骑兵,立刻赶往右北平,协助刘政守城。”

    刘虞说完后,表情沉重的让手下退去。可是众人刚转身,还没来得及走。

    只见一个官兵迅速进来道:“使君,鲜卑使者求见。”

    “鲜卑使者?”刘虞疑惑低声一语,然后说道:“让他进来。”

    所有人闻言,也都停下脚步,回到各自位置坐好。

    不一会儿,鲜卑使者进了大堂之内,众人一看,暗自吃惊,这个人竟是汉人。

    来人躬身行礼道:“鲜卑使者阎柔见过刘使君。”

    刘虞问道:“开始面见本官,是有何要事?”

    阎柔道:“无他,鲜卑各部听闻汉家分裂,朝廷已乱。各部商议,特地请刘使君登天子位……”

    刘虞大怒:“住口,本官乃汉室宗亲,怎会做出如此谋逆之举?”

    阎柔笑道:“刘使君,在下还没说完呢?”

    刘虞怒道:“你什么也不用说了,如果鲜卑各部想要侵我汉家土地,那就踩着本官的尸体过去。想要本官成为你们的傀儡,那是休想。”

    阎柔摇头道:“刘使君,除了鲜卑,还有乌桓啊!想必刘使君,您也已收到张举叛乱的消息了吧?

    支持张举的,只是乌桓族的一个小部落而已。即使就是一个小部落,眼下刘使君恐怕也难以应对了吧?

    一旦作战,必将旷日持久。以往刘使君可以依托河北,和中原之地提供粮草。可是现在,一旦作战,谁还能支持刘使君?”

    刘虞喝道:“本官已经说了,本官就算不敌,唯死而已!”

    阎柔看着刘虞问道:“那幽州的百姓呢?刘使君为了大义慷慨赴死了,那刘使君治下的汉家子民怎么办?

    难道刘使君想要看到他们,最后沦为草原各族的两脚羊?”

    刘虞一滞,他想的只有为国而死,却忘了他死之后,幽州的百姓将会受到怎样的凌辱?

    至于那三个所谓朝廷,每家现在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明争暗斗,现在怎么会抽出兵力来幽州?

    刘虞痛苦的挣扎着,自己的气节和治下百姓,不断的在脑海里碰撞着。

    幽州刺史府下所有文武,此时也沉默了,他们知道,他们的刘使君多么的爱民如子。更知道,刘使君又多么爱惜自己的名声。

    所以,他们知道,刘虞此时在百姓和“汉奸”之间徘徊。

    良久,刘虞无力的问道:“说出你们的条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