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之我的时代 > 第五十三章 造纸和印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元振等人领罚之后就退了回去。

    李佑心里不免感到有些诧异。

    就这?

    没下文了?

    你们的大招呢?

    李佑原本以为是因为李泰和五姓七望要针对自己,所以李世民听到风声才叫自己来上朝。

    但根本不是那回事。

    李世民想的是借棉花之事给李佑官复原职,到时候五姓七望会极力反驳。

    然后他会在李佑面前力排众议,从而让李佑感恩戴德。到时候镜子手表不就有了嘛。

    可谁知道李佑的战斗力这么强,他自己就给解决了。

    五姓七望这边对于李佑今天来早朝也很诧异,根本没什么准备。

    但是李佑人都在这了,他们能没点表示吗?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仓促弹劾。

    根本没有什么大招。

    一直等到朝会快结束,李佑也没等来李泰或者五姓七望再发难。

    此时的李佑正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给五姓七望准备的惊喜要不要拿出来?

    什么是惊喜?

    惊喜就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

    今天他们也没把自己怎么样,相反李佑还把官职给拿了回来。

    这两样东西也非同小可,秦筱秋也提醒过自己五姓七望可能会狗急跳墙。

    这让李佑不得不做了一把手枪来防身。

    对啊。

    老子都有枪了还怕锤子?

    畏畏缩缩地像什么样子?

    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两样东西,早晚都得拿出来。

    趁着自己还在京城,他们再找茬,自己还能当面应对。等回了齐州可就没办法了,说不定还会碰到上次的情况。

    想到这李佑也不再思考一些有的没的了,干了再说。

    “父皇,儿臣有两样利于社稷的东西想献给父皇。”

    李佑站起来出列,从怀里掏出一叠纸。

    众人都有些惊讶和不满。

    这是拖堂啊。

    李世民来了兴趣,熟悉的感觉,同样的纸张,不知道这次李佑又会拿出什么东西。

    李世民摆手示意让太监去把东西拿上来,并且嘴里问道:

    “什么东西?”

    “造纸术和印刷术。”

    李佑话音落下,众人都呆住了。

    全场鸦雀无声,连太监都停下了脚步。

    李世民最先反应过来,因为他对于李佑的东西早有心理准备,他沉住气问道:

    “造出来纸张价值几何?”

    “不算印刷或手抄,一本正常的空白书籍的成本不到十文。”

    这次李世民是真的绷不住了,大声说道:

    “你再说一遍。”

    “一本书不到十文成本。”

    五姓七望的人都蒙了,

    你是在开玩笑吧?

    十文怎么可能呢?

    他们印刷一本书的成本都是五两,卖十两。

    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产业,只是给皇帝做做样子。

    不管是十两还是五两,几乎不会有人买。

    普通人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读书的费用。只有依靠依附他们大士族才有机会出仕为官。

    科举也只是给那些小士族机会,寒门子弟没有机遇想要出头难于登天。

    朝堂上五姓七望的官员没有怀疑此事的真实性,因为说这话的是李佑。

    懵逼之后就是惶恐不安,王元振心里也是一样。

    咱还没把你怎么样呢,你这就直接放大招把我们的基地给偷了?

    你有这东西你私底下早点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啊,那我们还敢在这跟大爷你逼逼赖赖?

    哪怕你想当皇帝,我们绝对支持你,绝无二心。

    可是现在想这些已为时已晚。

    太监把图纸呈给李世民后,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他不需要看懂,他只想看功效。

    台下依旧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各自的小九九。

    当李世民看到印刷术的时候又吓了一跳,急忙问道:

    “佑儿,这一台印刷机器每天可印三百本书,而且每台还能印不同的书,是不是真的?”

    “父皇,这可是国家大事,儿臣怎会在百官面前欺骗父皇呢?”

    李佑心里不太舒服,之前喊齐王,现在喊佑儿,搞得自己和他很熟一样。

    你和我之间关系怎么样,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李世民心里还真没数,他是大唐皇帝,谁不想亲近他?

    之前的种种李世民也只是觉得李佑心有闷气,气消了还不是和以前一样。

    当然李佑跟李世民之间属于私人恩怨,他是很敬重李世民的。

    虽然李世民有黑点,但是他的功绩是无论如何都抹不掉的。

    “好!一会儿下朝之后段纶留下。”

    李世民心情大好,这下看五姓七望怎么办?

    狗急跳墙集体辞官?

    不不不,李世民怕的根本就不是这个,而是怕他们不再给朝廷输送人才。

    只靠一个国子监没办法长期维持朝廷官员的需求。

    前面耗费巨资顶一顶还行,时间一长国库根本吃不消。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书籍纸张太过昂贵。

    而五姓七望一旦这么做就是自绝活路。

    接下来就是封赏了,

    可是该怎么赏呢?

    深思熟虑过后李世民开口说道:

    “齐王今日献造纸术与印刷术,有功于社稷。加封齐王为齐青等七州大都督,赐铜鱼符可调令七州之地兵将。另加封齐王为河南道监察使,可扩王府亲卫军一千五百人。”

    这个监察使就跟巡抚差不多,只不是巡抚就是皇帝哪天心情好,随便安排个人巡查一下某一个道。而李佑则是固定监察河南道。

    权利说大也就那样,只有监察权。跟唐朝中后期出现的节度使的权利没法比。

    全场无人反对,他们都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大唐的意义有多大,给兵权和监察使完全不为过。

    再说七个州的兵力加上亲卫军才一万人,能出什么事?

    五姓七望也没人吱声,说了也没人听,还不如低调一点。

    李世民给兵权也给五姓七望一个信息,

    不要妄想报复李佑,他李世民看着呢。

    “谢父皇隆恩。”

    李佑平静地说道。

    给兵权有什么用?

    又不是自己人。

    监察使说到底就是整个河南道的刺史而已,对于他这个不太爱管政事的人来说,比较鸡肋。

    唯一有用的就是亲卫军,他们可是自己人,以后是可以给他们分枪炮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