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山野农民称帝了:我竟然是太子 > 第47章 原来我是朝廷钦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到这一刻,贾归年才发现。

    原来自己的奔跑速度可以提高的这么快。

    人在逃命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潜能。

    甚至很多时候会让当事人自己都吓一跳。

    贾归年也是如此,逃命的速度简直一骑绝尘。

    几条街后,转眼间便把那两个干瘦的衙役甩的不见踪影。

    无力的靠在了街头一处墙壁上。

    贾归年不由得大口大口喘气,对于那刚刚两个衙役说的话,还有些大为震撼,不能接受。

    好端端的自己怎么就成了朝廷钦犯呢?

    自己这么两年来也受二弟的影响,开始喜欢上了读书。

    四处认真的游历求学。

    即便不说自己是封建主义社会接班人。

    那也好歹是个五好青年呀。

    好端端的竟然成了朝廷钦犯,莫非有人诬陷自己!?

    想到这个念头的贾归年,无力的仰头望天,却发现自己靠着的这一堵墙,头顶上方,赫然贴着几张大大的白纸!

    好好的一堵墙。

    在墙头高处贴着那么几张大白纸。

    刚刚只顾着一路逃命。

    还真没怎么发觉。

    当下便转过身来退后几步。

    认真的看下那几张贴在墙头的大白纸。

    顿时脑子一阵嗡嗡作响。

    只见那墙头的一张张白纸上面。

    赫然画着他一家人的头像。

    虽然不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可也是将他们一家子的特征都给画了出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张白纸。

    画的赫然是她父亲贾神京。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游学两年来,大部分的字贾归年都已经认识。

    便一字一句的认真读了起来:

    兹有药砂县白河沟村村民贾神京,不服王化,院中掘巨石,而自觉皇帝命在身,遂纠集一干村民称帝造反。

    建国为魏,自立皇帝。

    并封自己次子贾鹤春为太子,长子贾归年为汉王,女儿为嫦娥公主,其妻为正宫皇后。

    一个村民等,皆封将军宰相。

    聚众啸于山林!

    若有发现其踪迹者,赏银二十两。

    若有将其生擒者,赏银五十至一百两不等,并酌情以赐官爵!

    然后就是巴拉巴拉巴拉!…

    巴拉巴拉。……

    看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如梦初醒的贾归年,不由的整个人犹如遭雷击一般的震撼。

    那个在印象中老实巴交的父亲贾神京。

    一辈子扛着锄头,挖地也算得上是勤勤恳恳。

    从来都是个比较胆小的人,连鸡都不敢杀一只,也没睡过一个。

    怎么这一会,竟然敢堂而皇之的称帝造反,皇后,太子,将军,宰相竟然设置的一应俱全。

    再向右边看了看。

    自己的那个倒霉二弟,竟然被封为太子。

    再往右看看。

    好家伙。

    那画像中不就是那英俊的自己吗?不得不说,这个画师还真有几分笔力,勉强画出了自己万分之一的帅气和不俗气质。

    可以看到那旁边写着汉王贾归年几个字,便不由得泄了气。

    我在外这两年游学,游的好好的。

    好端端分我做什么汉王!?

    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几个连城都没进过的山野老农。

    手下没钱没粮,兵卒更是一个没有,竟然也有胆,学着戏文里头,做起了那称帝造反的事情!

    你个坑儿子的爹啊!

    为何也要把我算进去?

    这两年在二弟的妥善经营下,家里也的确有了一点点小钱。

    有了钱,人心有些许膨胀,那也是正常的。

    可放着小日子不过,好好的做什么称帝造反!?

    买个大宅院,娶个三妻四妾,生他个一胎一百零八宝!难道不香吗?

    何苦要去干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干也就干了吧,为何要把自己一家老小和全村人都牵扯进去?

    这不是缺心眼吗?

    贾归年痛苦地用头撞着墙,抬眼便看见那自己二弟贾鹤春的画像。

    这是一个这两年变得无比机敏的弟弟。

    想来他知道这事情,一定和自己一样崩溃无语吧!?

    都说一个好妈旺三代。

    看来父亲同样重要。

    要是有个不靠谱的父亲,自己贾家一脉,怕是要从此香火断绝,从此彻底消失在人世间。

    一念至此。

    贾归年眼神变得空洞无力起来,瞬间绝望一般的抬头望了望天。

    苍天啊,大地呀,哪路神仙来替我出这口气啊。

    眼下这药砂县,虽然说没有满大街都贴着通缉令。

    可贾归年发现往前走着走着,每隔几里路便能看见几张。

    自己来的时候倒是未曾注意过。

    难怪进城的那一路上,那些往日与自己相识的熟人们。

    纷纷对自己避如蛇蝎。

    想来也是。

    自己的贾家都称帝造反了,谁见着还不像瘟神一般躲着。

    一旦在街上和自己亲密的说过话或者有过什么交际。

    很有可能会被打入伪魏国乱党!

    毕竟称帝造反这种事情,那可是诛九族的。

    这里的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即为:犯人自己这一脉的族人(爷父子孙全清)、出嫁的姑姑以及姑表姐妹和姑表兄弟一家、出嫁的姐妹以及外甥女和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以及孙女和孙子一家。

    母族三即为:姥爷一家、姥姥娘家一家、母亲姐妹和兄弟及其子女一家。

    妻族二即为:岳父一家、岳母娘家一家。

    说这个可能大家感觉不到什么,参考秦末的夷三族,父母、继父继母、岳父岳母这算三族之内的亲戚。九族是什么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这个人可能从生下来到死他都没见过犯人,然后因为犯人被诛九族他就被拖向刑场了。封建统治者为了不留后患手段可见一斑,这其中就包括出嫁的女儿以及女婿,这都算近亲了,必然是在诛杀的行列之中。

    历史上被处以“诛九族”这种罪的人很少,不像影视剧中演的一样,说两句皇上不爱听就被诛九族。

    这个刑罚不但对受刑者极其残忍,在行刑者这边落实起来也颇有难度,因为涉及人数之多难以逐个排查,严格来说诛九族在历史上就被执行了两次。

    一次是隋朝杨素长子杨玄感谋反被隋炀帝杨广下令诛九族。

    另外一次就是燕王朱棣诛杀明代大文学家方孝孺。

    其中杨玄感趁着隋炀帝远征高丽的时候大举反旗,隋炀帝在辽东撤军平反,最终杨玄感兵败让手下砍下了自己的头颅。隋炀帝怒不可遏,将杨玄感分尸暴晒,又切成一段一段的放火焚烧,杨玄感的诸位义弟以及其父杨素等族人全部杀死,最后还剥夺了杨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

    不过虽然《隋书》记载杨玄感被处以诛九族,但是隋朝在诛九族上有了很大的调整,除了父子两代诛杀,其他皆免除死刑处以流放刑或者沦为奴隶。退一步说杨玄感毕竟为弘农杨氏,这一脉贯穿隋唐,为臣为相大权在握,想必隋炀帝也没有那个胆子连根拔起。

    而另一个方孝孺就比较惨了,方孝孺朝堂之上拒绝明成祖的收编,公然展开骂战,于诏书之上大笔一挥写上“燕贼篡位”把朱棣骂得狗血淋头。朱棣一忍再忍最终以株连九族威胁方孝孺,还把方孝孺的嘴撕开到耳朵根。方孝孺依然不从血沫横飞的对朱棣说:

    “要杀就杀,诛我十族又如何?”

    盛怒之下的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朋友全部算在里面勉强凑齐了十族,与方孝孺有关系的亲朋好友共计两千余人,其中八百七十多人处以死刑,一千多人处以流放之刑。

    而立朝历代的帝王,对于称帝造反,危害国家统治根基的行为。

    历来都是零容忍的。

    毕竟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而这些称帝造反的人,所有与它们相关联的人,不论是部下还是子女,亲戚还是朋友,都会很容易受到株连。

    这种情形下。

    那些往日认识自己的人,难怪会对自己远远的避开。

    一想到这,贾归年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

    不知不觉中……我竟然活成了那个最可笑的样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