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山野农民称帝了:我竟然是太子 > 第115章 三国在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南一带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那群闹着玩称帝建国的魏国农民,竟然已经打下了大半个巴蜀。

    偏偏朝廷还奈何不了他。

    更要命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

    北部边疆又遭到齐国的大兵压境。

    齐国显然已经摆出了一副称你病要你命的架势,大举挥兵来犯。

    吴国君臣上下,再好的心胸也无法忍受。

    整个京城一片沸腾,议论纷纷。

    就连国子监的诸多学子也纷纷。拉着条幅上街请愿。

    更有甚者直接拿着奏表,跪在了皇宫门口。

    恳请皇帝出兵抵御贼人。

    即便身居皇宫大内。

    年轻的景隆皇帝,依然不敢粗心大意,立刻召集了宰相李通等文武大臣,商议战事。

    ……

    看着满殿的文武群臣,景隆皇帝,不由得怒从心起。

    之前自己的妹妹出云公主夺取兵权的时候,便遭到了宰相李通的暗示,一时间众多御史,纷纷上书弹劾公主殿下。

    说什么出云公主违背祖制,擅夺兵权。

    一想到这事,景隆皇帝心中便一股不耐烦的情绪悠然而生。

    左右不过是出云公主,不幸败在了魏国太子贾鹤春手里。

    要不然也不可能遭到如此弹劾。

    但偏偏这个世道往往是以胜败论英雄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看着这交头接耳有些乱糟糟的,满班文武大臣。

    景隆皇帝强忍住,心中一口怒意,和颜悦色的看向文武群臣,朗声说道:

    “我大吴帝国西南巴蜀一带,竟然被那伪魏国逆贼们霸占了近乎大半个巴蜀,并大肆的在当地征兵买马,开粮放餐以招揽民心!

    更可恶的是巴蜀一带的许多官员竟然纷纷望风而降。

    坏消息也不止这一个。

    北部边疆一带,听到风声的齐国,更是趁这个节骨眼大举兴兵南下,意图拿下我宣府大同以及雁门关一带。

    诸位卿家以为,该如何应对为妥?”

    说着说着……扫视过群臣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宰相李通的身上。

    无力的翻了个白眼,宰相李通轻轻咳了咳,慢吞吞的出班奏道:

    “陛下无需为这些事情劳烦,北疆齐国来犯,虽然号称百万大军。

    可事实上,据我方情报所知,总共也就三十万人,而且还兵分三路。

    以骑兵来强行攻打宣府大同一带,注定了会无功而返,更不要说那关卡城门更高的雁门关了。

    所以北方边疆一带,实在无需过虑,往些年他们也曾闹过这样的动静,但也没见他们什么时候占过多少便宜!

    老臣倒是担心,这西面会不会和这个齐国人有所勾连。

    甚至形成战略呼应!”

    啊的一声惊呼。

    这魏国和齐国一旦形成了勾连和战略呼应,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景隆皇帝自然无比清楚。

    当时便吓得有些浑身哆嗦起来。

    目光扫视大殿而过。

    不少文武百官也是有些慌乱无主。

    纷纷在那里交头接耳起来:

    “这帮逆贼竟然和齐国勾结在一起,这战恐怕有的打了!”

    “是啊,吴国今年可是不少地方闹过旱灾,本来虽然就收上来不多。国库极少有盈余。要打战国家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啊。”

    “我看要不请和算了,暂时和他们假意请和,等明年钱粮充足了,再和他们秋后算账。”

    这些话语声音虽不大,可却都落到了景隆皇帝耳朵里。

    气得他整个人双手愤怒的颤抖,有些慌乱无助的看了看宰相李通:

    “相国,这魏国简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先前杨延年的部下,不是说已经把魏国的皇帝贾神京,给阵前杀死了吗?

    怎么这魏国现在还闹得越来越荒腾!?大有一种尾大不掉的趋势!

    派人去问问,问问这个杨延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杨延年又是怎么为国家办差的?

    这战究竟是怎么打的?哪有让贼人越打越强大的道理!”

    ……

    宰相李通有些蛮不高兴的,摇了摇头,这些阵前的消息,他一直拼命的打压。

    尽自己一切力量和可能,争取不让皇帝知道。

    不曾想今日这个景隆皇帝竟然主动提了出来,看来是这其中已经泄露了风声。

    毕竟这李天策和杨延年一系的军方将领,都是他李通亲手一个一个提拔上来的。

    一旦这战败的消息捅了出来。

    这些保皇党一定会上书弹劾,说自己荐人不明。

    并且,趁机挑选出,支持景隆皇帝的将领来统兵,讨伐魏国逆贼都有可能。

    之前甚至还闹出了一个,临阵夺取兵权的出云公主。

    索性是,即便夺取了兵权的出云公主,也在魏国太子贾鹤春的面前遭遇了彻底的战败。

    要不然……一旦得胜还朝,天晓得这些保皇党还会如何的吹捧。

    而自己这么些年来的努力,怕是会因此而功亏一篑。

    毕竟。尝试了权力的瘾,再轻而易举地让宰相李通,随意放下和丢弃手中权利,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想到这,宰相李通,便有些紧张的皱了皱眉头。

    还不等他说话。

    大殿之中……便有一个御史,大声愤怒的跳了出来,愤怒的指责宰相李通一顿弹劾臭骂:

    “启禀陛下,微臣有奏,根据可靠的线报得知,西南一带的战事,早已全面溃败。

    西南将军杨延年亲自率领的五万多大军,以及已故镇北大将军李天策的公子李半国,带领的万余兵马,全部都全军覆没。

    此次西南讨伐大军,只剩下副将徐不名这一路人马,约摸四万多人,狼狈的逃回了利州城,龟缩不出。

    宰相李通荐人不明,臣建议。

    按罪革去宰相一职,重新由朝廷议定,新的讨逆将军。

    并重新发起对伪魏国逆贼的围剿,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这股逆贼落不成功清除,我大吴朝廷只怕,必将永无宁日!”

    “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呼呼啦啦的朝堂上,自然竟然一时间站出了十几二十位官员,纷纷大力的呼应和支持。

    脸上闪过一丝恼怒之色的宰相李通,悄悄斜眼撇去。

    尽是一些朝堂的清流。

    一想到这,宰相李通再也不畏缩避战,大声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据老臣所知,此次西南将军杨延年,大军全面溃败,实在是非战之罪!”

    景隆皇帝霍得愤怒站起身来,拍了拍身边的龙椅,大声吼道:

    “数万大军毁于一旦,还能是非战之罪?

    莫非你想说朕错怪了他?他杨延年冤枉吗?!”

    宰相李通,深呼吸一口气,强忍住心中的火爆脾气:

    “陛下此言差矣,事情的真相往往也没那么简单,据老臣所知,杨延年的五万大军,此番也可以说是出师不利。

    本来打算兵分三路,对魏国逆贼展开合围,事情落实顺利的话,这些逆贼只怕是插翅也难飞。

    可偏偏在执行过程遇到了意外,巴蜀成都和嘉定府方向,竟然意外的遇到了特大暴雨。

    更要命的是漏屋偏逢连夜雨。

    北方的齐国皇帝,不知从哪听闻了风声。

    竟然亲自扮作使团随行人员,混在使团当中,和齐国的上将军王凯,率着五千骑兵。

    打出使魏国的名号,不但给魏国逆贼带来了数千战马和弓箭铠甲。

    两国甚至打算合兵一处,共同对付我大吴帝国。

    甚至老臣敢断定!这北方边境,齐国三路大军发动南侵。

    这一切的一切,定然是那齐国天佑皇帝定下的惊天大阴谋!

    这些年来,齐国天佑皇帝,亡我大吴之心不死。

    经常率领骑兵到我方北部边境,进行打谷草,侵扰地方边军和百姓。

    这一番更是借着伪魏国逆贼们,在西南一带生事的机会。

    打算联合伪魏国内贼,让我大吴疲于奔命,两线作战。

    想来是希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极大消耗我吴国的国力,让我国成名难以得到修身养息,发展民生国力。”

    ……

    气呼呼的景隆皇帝,一屁股跌坐在龙椅子上,脸色又惊又怒。

    显然他也想不到这个传说中的。齐国天佑皇帝,竟然敢孤身冒险。

    把自己假扮成使团助手,,然后混在了齐国使团之中。

    但这话终究是宰相李通说出来的,怎么说也有些让人无法信服。

    更何况是常年以来,景隆皇帝早已对这个权臣李通,心中满是提防和戒备。

    摇了摇头,有些满脸不信的哈哈大笑,景隆皇帝顿时笑的像个孩子:

    “相国大人说笑了吧?堂堂齐国,天佑皇帝,怎么可能会犯下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

    公然的将自己假扮成使者助手,混在使团之中。

    再说如此惊天秘密,相国又是如何得知?”

    宰相李通叹了口气,连道失策,今天自己可谓是处处被动,但有些事情不说不行。

    一旦统兵的权柄,一个个的都被皇帝给占了去,。

    这么些年来,以自己的霸道和对皇帝的权力封锁。

    这个年轻强势的皇帝,定然不会放过自己。

    兵权的争夺,事关重要。

    一想到这,宰相李通便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陛下一连数日,未曾上朝,老臣此事也是刚刚方才得知。一时间还没来得及向陛下汇报。

    据下头的线报得知,这伪魏国,原本吸收了土匪白云寨的一些山贼。

    其中有个山贼,便不服魏国太子贾鹤春的严格军控,说是那里的军事训练太过严苛。

    加上他们以前的山寨当家,被太子贾鹤春无情处死。

    心中早就积累了不满情绪。

    找了个机会便逃了出来,并向巴州府衙门汇报了此事!

    透露出了这个惊天大秘密,说是齐国的皇帝竟然混在死亡之中,并和伪魏国太子贾鹤春,达成了统一战线的协议!”

    哇的一声惊呼。

    整个金銮殿上议论纷纷。

    众多文武百官,几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真是千古奇谈呐!想不到这个齐国天佑皇帝竟然如此的胆大!”

    “谁说不是呢?老夫博览史书,纵观上下五千年,还真找不出来这么一个大胆的帝王。”

    “嘿嘿,要是这个皇帝不小心把这个把戏玩脱了,那就好玩了!”

    “噢,朱大人,此话怎讲?”

    “你说这个皇帝要是不小心被捉了,那该多可悲呀?岂不是古往今来第一倒霉皇帝?”

    “呵呵呵呵,”

    “哈哈哈哈,你还别说,真要被捉了,那史书上真的就可以大书特书一笔了!”

    ……

    听着众多官员的调笑声。

    宰相李通也在这瞬间,心中不由自主闪过一个念头。

    大声对着景隆皇帝和文武百官说道:

    “诸位请听本相一言,巴蜀一带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据可靠情报,整个巴蜀一带,这魏国并没有控制所有地区。

    目前的巴州和利州,尚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只要我们经营得当,便可以以这两个地方为跳板,对魏国逆贼们进行反攻。。

    同时联络巴蜀西面的羌人,对他们进行东西夹攻。

    更何况目前这伪魏国,还有一个更致命的弱点,可以为我们所利用!”

    ……

    一听到致命弱点。

    那高坐在龙椅上的景隆,顿时好奇的伸出脖子,满脸惊喜的问道:

    “不知相国大人所说的致命弱点,究竟是指什么?不妨说将出来,让大伙也听一听,然后共商对策!”

    轻轻地颔首点了点头,宰相李通威严的环视四周,一字一句朗声说道:

    “俗话说的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据可靠线报得知。

    这魏国的逆贼们,自从他们的皇帝贾神京,被我天兵杀死后,俨然已经一分为二。

    这伪魏国太子贾鹤春,虽然说广得人心,用兵也素来老道毒辣。

    可终究不过是一个伪朝廷的太子。

    目前。

    贾鹤春的大哥汉王贾归年。

    如今已在贡井县拥兵过万,并且在原来宰相傅顶宗拥立之下。

    已经堂而皇之的祭天称帝了。

    而且更是以魏国皇帝的名义,向原来天下各地的前朝魏国宗室,郑重的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参加贾归年的登基大典。

    也不知是消息闭塞还是怎么的。

    目前的太子贾鹤春,仿佛对这一切并不知道一般。

    本想打算派人去蜀中一带,散发信息流言。

    宣布贾归年称帝的正统性。

    并且同时二人去联系贾归年,然后借助贾归年的带头兵优势。

    进行两军夹攻。

    同时给他一些武器装备上的资助,让他们兄弟二人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

    一时间众多文武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对宰相理通的看法和观点,大加赞赏和赞同。

    谁料到那景隆皇帝,却愤怒的一拍龙椅,大声呵斥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我大吴帝国,不去积极消灭逆贼,反而还要资助他们,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看似血气方刚的景隆皇帝,在宰相里东看来却是那般的意气用事。

    甚至隐隐竟然觉得有些许不可理喻。

    难道他不知道眼下的大吴帝国,已经是内忧外患,即将面临两国夹攻和双线作战的吗?

    这个时候的大吴帝国威严,和虚无缥缈的面子,真有那般重要吗?

    (两章合一章,今日更新到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