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 第六十九章 连横来去自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邯郸大北城,西坊。

    秋风萧瑟,街路两旁不复翠绿的槐树叶子随风而落,落叶纷纷、似漫天飞舞的金蝴蝶悄然降落人间。一辆马车骤然疾驰而过,掠过空中及落的花蝶,碾压过大地上那金色的地毯,惊起一阵狂风。

    马车上的人,心情此时却完全不在这片萧瑟美景之中,马车碾压过地上片片落叶,缓缓行至庞家宅院外。

    庞??下得马车,拂过袖袍上的两片花蝴蝶,急忙招呼过侍卫、将武库刚刚下发的武备搬入院内。随即顾自跨过廊门、穿过外院,朝着内堂行去。

    堂外屈身恭候的小婢女主人归来,急忙上前乖巧地替主人的褪下外袍,她见主人发冠之上不知何时竟沾染了一片槐树落叶,便小心翼翼地替主人拂去,主人好像并未察觉到她这细微的动作,他的面上一直流露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乖巧的小婢女受庞??侵染,也不禁跟着暗暗高兴起来,她心道:自家这个少主人一直都是呆呆、凶凶的,整天板着一张苦瓜脸,今日怎么这般开心。

    “主人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吗?”小婢女跪俯在地上,替庞??将翘头履换下,抬头怯生生地问道。

    庞家不同于一般的姓氏贵族。对赵国来说,庞氏是外来者,而且庞恭又亲身经历过庞氏宗族在魏国的巨变,为防止庞氏在赵国重蹈覆辙,所以从小便教导庞氏子弟与友和善,虽为兵家亦不可只精于战阵。所以庞氏一直对依附于他们的仆众、侍从都极为优待。

    但仆从毕竟是仆从。听到小丫头这番话,跪俯在她身旁那名稍微年长些的侍女、急忙伸手悄悄地拽了拽小丫头的衣裙下摆。虽然她们是内侍,地位高些,但也不能随意出口与主人搭话。她暗暗下定决心,待到换值时一定要好好教导教导这个小丫头。

    庞??亦是一愣,随即朝着小娘点了点头,目光也不禁朝着熟识的小娘望去,他自然无法察觉出小娘的心思。庞??笑着揉了揉小娘的秀发,并无怪罪之意。

    待小侍女替他换下朝服,庞??便穿过木履,脚步匆匆地朝着室内走去。

    *

    屋外天气阴沉,室内也稍显昏暗,烛火散发着微弱的光,映照在相对而坐的两位老翁身上。

    庞??刚进屋,便听到祖父一声叹息道“兄这招左封天元,到底是何人所授?仆不得其解。”原来是祖父和先生对弈又输一局。

    庞??上前一步朝着两人恭敬的揖拜一礼道:“庞??给祖父和先生请安。”

    ?冠子哈哈一笑,朝着庞??瞥了一眼,对着身前的老友道:“??下朝了,看??一脸喜色,定有好事。与友对弈,改日再言。”

    庞恭听罢,只得无奈的摇了摇了头,随即命令侍女将几案上的棋盘、棋子收起。转头又对着庞??训斥道:“吾是如何教汝的,要常收真形于心,覆以假面识人。观今日,汝之真态全都表露于面上。”

    庞??俯在地上道:“祖之训斥,??谨记。”

    ?冠子面容带笑,维护庞??道:“??今日定有非同一般的喜事,才令他无法收形于心。”

    庞??冲着?冠子拱了拱手道:“先生明鉴。”

    庞恭瞪了他一眼,随后道:“秋祭之夜,红翎信使进都,早已在邯郸传的沸沸扬扬,边关应是有战事起。今日王在朝会上可有言及此事。”

    庞??如实回道:“王上对众臣宣及,红翎实乃代地所派。”

    “楼烦、还是林胡犯边?”庞恭立即问道。

    庞??微微摇头道:“代县令楼缓秋巡之日,恰巧遭遇楼烦劫掠崞邑,遂以强压之势生擒胡酋!胡酋不堪刑法,遂向代县令言及二胡将要共同起兵、会猎我赵。”

    “好!不愧是楼严之子。”庞恭叹道。

    楼氏乃赵婴之后,楼严曾与庞恭同朝为将,二人年纪相仿,关系也不错,不过楼严在对秦的河东一战中战死了。庞恭心下感慨片刻,随即眉头又微微皱起。二胡共会于赵,这可不像是什么喜事。

    以他对胡人各族的了解,楼烦和林胡一向不合,今日二族却共同举兵,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冠子骤然起身,走到一旁小型堪舆图前,喃喃道:“二胡共代…二胡共代…单以代地之兵恐难久持。”

    赵国的代地之兵虽众、且强,但相对的防守边境线也长。代地南防中山、东防燕国、其次才是北部和西部的二胡。

    庞恭也起身走到?冠子身旁,借着微弱的烛光暗自分析道:“秋祭前夕,吾曾听闻晋阳刚刚征兵,原本欲防秦,今秦与我赵交好,我赵国或可启晋阳之兵驰援。或可趋武城之兵,武城本欲防齐,今齐国新衰恐无力西犯……”

    二老顾自分析着自己的看法,一时都忘了庞??就坐在他们身后。

    庞??一时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任由二老在那里‘瞎操心’。

    ?冠子抚须道:“齐虽衰而不残,且北有中山狼、虎视眈眈,仆认为武城之兵不可轻动。至于晋阳之兵嘛……”?冠子顿了顿,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对着庞??问道:“王上可曾言及出兵援代一事?”

    庞恭听到这番话,也回头望了过来。

    庞??苦笑一声,如实回道:“王上为防二胡有诈,言及二胡乃秦、燕前驱,晋阳之兵又本为御秦而征,王上遂令晋阳之兵不动防止秦国袭我河东。又恐中山、齐国趁火打劫,遂令武城、邢襄之兵不动。又命中牟、平邑等难线守军戒备,防止魏国袭边。”

    ?冠子听罢,欣慰地点头道:“赵王眼光卓著,秦、齐、中山之威胁,大过胡掳。不过,王又欲以何兵援代?”

    “王上欲以邯郸常备三营为主,亲征北地!”庞??如实回道。

    “亲征!”庞恭顿时一惊。

    ?冠子却抚须道:“常备三营本为拱卫都城邯郸而设,今全数北调,又亲征北地,魄力也!”说罢又是微微一笑,对着庞??问道:“赵王可是委任汝新职了。”

    庞??冲着二人揖拜一礼,随即将赵雍的任命告知二人。

    “新军兵尉!”庞恭惊喜道。

    他自然知道这个职位的分量,兵尉之职虽不高,但有实权在握,最重要的是新军。

    “仆之所言成真也,新军乃赵王心腹之军,骑兵改革也是军制改革之首。今赵国变法势不可挡,王又以??为骑旅兵尉,足以见赵王对庞氏的看重。”?冠子缓缓说道。

    ……

    ……

    赵国大规模的兵力动员,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

    各诸侯国、各个势力,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南离邯郸五百里之外的魏都,大梁城。

    初任魏相的张仪,正悠闲地坐于魏国相府庭院,悄观秋风扫落。他歪坐于软塌之上、惬意地品着巴蜀之地的上等茗饮。

    巴蜀盛产的茗饮相较于南阳苦茶,味道明显更胜一筹、香气也更具醇厚一些。

    在秦国时他便喜欢上了这种能提神健气的饮品,每每饮过之后精神也会稍显愉悦。

    张仪轻?菀豢诓杷??烈獾南硎茏徘镆馕绾笫惫狻

    在魏国的计划比他想的要顺利的多,魏廷内部的倾轧也比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魏王老了、也糊涂了,他那个老对手公孙衍再次被轻而易举的出局。1

    五国合纵未立寸功,便再次支离破碎。

    各国的战事虽然或多或少的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但人心本来就是难测的,不过好在局势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朝着对秦国好的方向发展。

    庭院内忽然卷起一阵清风,掠过枝头三两片枯叶。待风势停歇,张仪的背后已经躬身站立着一名黑衣人。

    脸覆假面,身材高挑,双峰明显微微隆起。黑衣人嗓音沙哑道:“相邦,赵国传来的急报。”她上前两步,双手恭敬地递上一个锦包。

    张仪随手接过,打开锦包封口、从中取出里面的一片简犊。

    简犊上只有短短一行字迹,他细细扫视一遍,便将其随意丢入到了身旁的炭盆中,火焰顿起。

    张仪仰头饮尽杯中茗饮,袖袍落下时、他面上刚刚那惬意之情已经消失不见,反之一片肃穆。张仪随即起身、扶了抚头上的冠,便大步朝着府外走去。

    清风再过,他身后的黑袍人不知何时已经没了踪影。

    *

    张仪出得相府,便乘车直奔魏王宫。

    赵王亲征、邯郸空虚,显然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显然这个机会也不容易把握。张仪之所以背秦入魏也正如赵雍所想,不过是秦国做的一个局,目的便是为了离间、瓦解合纵同盟。

    张仪与嬴驷商量后,决定以自己为棋子,亲自入魏,下这最关键的一步。

    初入魏时,魏王并没有听从张仪之言,但秦国转及攻打魏国,再次攻占了魏国的河西,以此来施压魏国驱逐公孙衍。

    魏王也确实老了,河西一败彻底摧毁了他抗秦的信心,魏廷之上又有宠臣田需、张寿联合进言、以求驱逐公孙衍。

    外有强敌压迫,内有君臣猜忌,公孙衍遂罢相归隐。

    *

    一路畅通无阻,半个时辰后、张仪便在魏王宫朝殿见到了魏王。

    魏?这几日精神状态似乎不是很好,或者说自从魏韩联军败了之后,就一直很差。

    这几日魏?就连进食也少了很多,他深感自己大限将至,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撒手,他恐惧、恐惧自己死后,到了地下不知该如何向先父、先祖交代。

    焦虑、不甘、恐惧等重重情绪这几日不断萦绕在他的心头,压迫的他难以喘气。以致使他面容如今显得极具枯槁,原本略有光泽的白发也变得如同秋后的杂草一般,那双炯炯有神的虎瞳也不免耷拉了下来。

    “相邦今日如此急切入宫,所为何事啊?”魏?语气微弱地问道。

    其实魏?也能隐隐感觉的到张仪的二心,他又不是蠢货,一切都太巧合了。但他又能如何?

    魏国大势已去,他老了,没有年轻人的冲劲了。他如今只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给魏国留下一些种子,在看不到新的希望时他不敢再赌了,他也赌不起了。

    他如今只能与秦国这个饿虎为伴,割肉饲虎,只求这只饿虎能先去咬别人。

    张仪如实回道:“王上,臣收到密信,北疆胡人肆虐,赵王即将北征,且邯郸之兵尽数北调,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固,臣以求王上、尽快发兵攻赵。”

    魏?听到这番话,神色中未惊起丝毫波澜。无神的双目缓缓扫视过殿下的群臣,悠悠说道:“众卿以为伐赵如何?”

    宗室上大夫魏辛瞥了张仪一眼,对着上首的魏?揖道:“我魏国刚逢河西大败,今日伐赵、恐有心无力,且我魏国与赵结盟在先,今又如何能背盟伐赵?”

    张仪立刻出声驳斥道:“三晋结盟而今名不副实也,我魏国与秦作战时,赵国在何处?假意出兵、姗姗来迟,我看不过是赵国的敷衍罢了。赵背盟在先,今日伐赵,如何不能?”

    宠臣田需亦出言附和道:“王上,相邦所言乃实理。我魏国观泽与齐一战,奉顿丘三地于赵国,赵得益于我魏,又有盟约在先,结果赵国却假意相助、诓骗我魏,今日我魏伐赵,合乎天理。”

    田需这番话说完,让原本那些即将出口反对伐赵之人悻悻闭嘴。

    魏?随即目光转向魏嗣,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嗣思虑片刻,回道:“儿臣以为,伐赵不妥。赵不助魏,却未损魏。夏季水灾以赵国遭灾最严重,不助魏或有苦衷。今我魏国以合纵为基而御诸国,伐赵一事成与不成、尚未可知,固儿臣以为国策不可轻改。”

    魏嗣说罢目光不禁朝着张仪瞥去。

    张仪眼角微挑,却并未再出口反驳。他迈步走到大殿左侧的巨幅堪舆图前,伸手轻指,说道:“太子热衷合纵,依臣看,今时万万不可行。虽然前些年,我魏国和各国结成兄弟之邦,热闹非常,但先贤曾有言,亲兄弟亦会因为利益不均而动手,各国如今利益复杂,岂能真心结成盟国乎?若是想凭借那虚伪的誓言来维系盟国的关系,臣看,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1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