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润宋 > 第四十四章 上达圣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局势的紧张,并没有影响到成都府普通百姓的生活,顶多是那些厢军家属充满担忧。

    自西夏建立以来,虽然屡次骚扰,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威慑到了汴京城的安危。

    那个时候,逃离汴京成为了一个选择。

    成都府,乃至整个益州,都没有见过西夏兵,原因就和当初一样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自蜀汉灭亡后,时代发展,交通进步,人为改善,也保持住了易守难攻的姿态。

    这种状况,知道明朝才得到巨大的改善,这也为后来的西南明军力量不能据险而守埋了伏笔。

    紧张的只有益州的官面上,最终,由大家推举兵马都副指挥曹格为统帅,带领益州的半数厢军两万人马,奔赴了前线战场。

    据消息,西夏围攻定远镇,妄图打破范仲淹建立的西北防御结构,并自此为据点,攻略大宋的西北边境,以此缓和西夏国日益紧张的局势。

    栩栩奶茶的成功远超张池的预料,爆款,可以这么说吧,奶茶,小吃,撸串一条龙。

    加上是第一个摘草莓的人,第一批组建的员工都是以姜浩为核心的忠心耿耿之徒,泄露者没有。

    以此为契机,两家栩栩奶茶的分店迅速布局开来,现在才九月份,还在热一阵子,何况,奶茶的生意在寒冷时节也能做。已经出现了模仿者,只是产品的口味不太行,市场空间巨大。

    按照计划,明年,栩栩奶茶的店铺将会作用原来姜浩铺开的益州各处关节迅速扩张。

    钱的问题?或许栩栩奶茶很火爆,也不可能短短大半年就赚到那么多钱,可是,合伙人制度未必不能在这个时代运转开来,当然,不能玩的太high了,要符合宋朝的国家核心价值观。

    总之,要改良,要成为“宋国”版合伙人制度。

    等到明年,政和五年的时候,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眼光的人,都会看出栩栩奶茶存在的巨大潜力。

    可惜,大宋皇室羸弱,硕果仅存的几个核心皇室血脉也没有一个在益州或者说西北的。

    大部分在汴京或者江南水乡。

    不然,拉来一个皇室投资者,那是又有牌面又可以自此为核心打响一个广告。

    ...........

    一切,都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现在,张池每次出门,身边都会跟着几个军户好手,不知道再次死亡还有没机会在哪里获得新生,不去赌博,而是珍惜这一辈子。

    现在,张池和大家一起去参加益州的科举州考试。

    童子试的资格早就在前两个月被张池顺手拿到了。

    .............

    政和四年,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时间点。

    在这一年,朝廷的主战派势力达到了最大,可能中间派系有斗争,不过核心思想差不多。

    细关整个历史,这一年是大宋北朝廷的最后高光时刻。

    在政和四年和政和五年之后,宋朝的实力派将领和文臣相继以各种方式落幕。

    到最后,一个能打的武将都没有,不是说没有能打的,是能打的武将都没有得到提拔的机会。

    你看,最后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的是北宋军中的中层将领和草根出身的岳武穆。

    最后的机会在李纲手里,然而北宋朝廷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非一人之力可以挽狂澜。

    庆幸的是,金国摧毁式的攻略,使得渡江而立的南宋小朝廷破而后立,新上位的文臣武将都是有能力的,就为大宋续命一百载来。

    ...........

    宋徽宗。

    一个喜欢玩弄笔墨书画的皇帝,有着北宋皇帝中最大权力的优势,却玩掉了北宋的国运。

    实在不是宋国没得救了,只是宋徽宗的软弱无能罢了。

    没有特殊形势上位的太宗那般左右提防,也没有宋神宗时期的传统势力和改革势力发生剧烈的碰撞,现在,北宋的宋徽宗,可以说是宋国建国以来,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皇帝。

    内系和外系的争斗不敢侵扰到当今官家身上。

    不过,也不是没有烦恼。

    童贯,宗泽,等大臣,一直鼓吹着收回北方领土,光复大宋国威,反对者寥寥无几。

    天可鉴定,他宋徽宗只是安稳地当一个中庸之主啊,守成就行了,偶尔和高俅踢一下球,或者微服私访外面的青楼妓院,岂不美哉!

    现在,书房里,宋徽宗只是软弱,不是弱智,正在看着面前的两堆奏折。

    其中一个是国家大事的,其中一个是诗歌词赋。

    发了一下呆,宋徽宗看了一眼国家大事的奏折,不用想,肯定是关于出兵西北的居多。

    西夏突袭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基于过去几十年来范仲淹建设的防御构架的信任,大家都不是很紧张。

    特别是,童贯,宗泽等人摩拳擦掌,对于有借口反攻西夏而十分开心。

    不然,西夏和宋国签名有协议的,北宋一般不想主动发生问题,自然不存在偷袭西夏的说法。

    “好好过日子,不干嘛!”

    挪动了一下臃肿的身体,拿起了一旁的关于国内诗歌词赋八卦情报的文书。

    “今有,成都府童生张池,张进之,才思敏捷,接连作诗词赋三首,抄录如下。”

    “《登高》,........”

    “《望江提红袖楼》,.......”

    “《青玉案.中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诗文,好诗文,好诗文。”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北宋的宋徽宗可以说是文气里最顶尖的那一批了,很清楚这三首诗词都是顶尖的存在,特别是最后一首,可以说是千古一绝的作品了。

    单单凭借这一首《青玉案.中秋》,就可以让这个叫做张进之的童生名流千古了。

    三个“好诗文”,第一个是惊讶和赞赏,第二个是愤怒与可惜,第三个带着一丝不爽与冰冷。

    这三首诗词,都带着批判朝廷昏暗和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深层次意思。

    “难道我真的那么不堪吗?虽然没有奋而进步,却也守成有余啊!”

    一下子,宋徽宗仅存的一点雅兴也被打散了:“很好!很好啊!你们都觉得自己行是吧!那么,童贯,宗泽,你们就去打吧,看你们能打得怎么样!?哦,还有这个张进之,嘿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