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润宋 > 第六十三章 出汴京,龙出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和二年,11月4日。

    张池以西北边军五品定远将军的身份,统帅两千禁军,前往睦洲协助剿灭方腊叛军。

    实在是没办法,官家的意思,是有点难度,可总不至于再次把问题踢回去给官家吧!

    为人臣子,当谋上位之所谋。

    让张池先回西北,再带着西北边军本部赶往睦洲剿灭叛乱,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就地调配吧。

    “方腊?”

    接到指令的张池可没有多开心,按照他的记忆,对于这次起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最大”,是北宋末年最大的一次农民军起义。

    具体的,也不记得那么清楚了,方腊的历史存在感不高,后世专门誊写这方面的书籍更是少。

    一番分析下来,张池清晰了这次围剿叛乱农民军的军事行动必然是失败的。

    拖着吧,张池就没有去军营领兵出征的想法。

    最后,也是在枢密院的再三催促之下,才启程出发。

    所以,张池就是除了地方各州军队之外,唯一一支来自中央的军队。

    谈不上军队吧,张池更加认为这是去旅游的勋贵。

    可怕吧,大家都认为那是去混军功的,高俅想着,反正张池一个人混也是混,那就顺水人情,安排了好多人进来。

    两千的禁军标配,排除空饷的,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其中,勋贵顽固加上随从,安插进来就三百多人了。

    随从的战斗力应该可以,可是,真的打起来,哪个不是在保护着自己的主人?!

    “废了!好好的一支军队!”

    不管那些,这次总算是抓到机会逃离这繁华的囚笼了!!!

    回头看着逐渐远去的汴京和那繁华的声音,张池知道,下次,他如果有机会回来,就一定不是以这样的姿态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探尽长安花!”

    算了一下,搞定方腊,快则明年,慢则后年,那个时候,差不多是和金国达成盟约,共同伐辽了吧?!

    那么,再等等,就是.......

    .............

    睦洲,清溪县。

    方腊坐在县衙那里,双眼有点迷茫。

    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七贤庄起事的,为了此事,机关算尽,呕心沥血,步步为营.......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平时那些耀武扬威的衙门胥吏,持刀厢军,竟然这么不堪一击。

    真的是太容易了,让他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开心不起来的没有成就感的无力感,总之,很复杂。

    就是,一下子超出了计划太多步,巨大的空虚感让他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

    或者说,是他原本把心思都放在快速取得根据地,然后拼命站稳脚跟上面。

    完全没有想到,这,就这么轻易地完成了。

    对于后续的发展计划,他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想法,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团队建设,人才比例也跟不上,几万人的运转,可不是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会干出来的事。

    “如今,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了,接下来,只要我能够战胜围剿而来的宋军,扩大地盘,盛威之下,粘贴招贤榜,大开门路,必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今,就将就着用吧!”

    对于方腊集团来说,目前最大的危机来自于睦洲集结起来的和附近州县的军队。

    这次,宋军可是有准备的,不再是暗处对明处了。

    清溪县,外围空旷地。

    一支三千人的起义军在训练着,一个个都是精装挑选出来的,大部分都穿戴着军甲,配备着最好的武器。

    “哈~”

    “哈~”

    “哈~”

    ...........

    看来,方腊军里有能人。

    前方高台,将台上,只是简单搭建的木栏,一名人高马大的精神奕奕的将军在来回踱步,他眼光所到之处,士兵都是心神一凛,检查着自己的不足,更加进步。

    临近中午,一群穿着破烂的农民提着制作好的饭菜,摆到了一边。

    “停!”

    随着将领的一个手势,各级指挥官带着手下停了下来,排成整齐的队形。

    “嗯,大家辛苦了,吃饭吧!”

    “是,将军!”

    三千人,是方腊全本秘密培养的精锐,在击败了宋军的第一波被动攻击后,从新整合出来的,属于老带新。

    规矩,在这里就比较明显了,和四周另外那些散乱的农民军不同,一个个拍着顺序去领取饭食。

    那名将军看到大家秩序很好,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神色,造反,是很危险的,株连九族是存在的,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能够掌控起义军的核心力量,依然是方腊的头把子,武将里面的综合第一,方佛儿。

    无力不一定是第一,是跟着方腊一起谋划造反的,才是最重要,又有谋略,擅长军事。

    至于后勤,民治,则是另外的人在主持了。

    ...........

    睦洲宋军,在被方腊消灭了超五千人的常规力量后,战斗力量大大减员,只得从附近的寿昌等县调集力量了。

    所谓的常规军,指的就是睦洲本土的厢军力量,在制衡的原则下,本就不多。加上睦洲是小州,所剩厢军不到一万了,没有胆量去剿匪了,只敢固守待媛,让想要将功补过的睦洲知州气不得来,也没有办法,配合着加强防守。

    以宋朝建国以来对待文人的态度,贬职和流放就是最严重的了,很少有砍头的。

    但是,如果连守城都不行,那么,掉脑袋也不是不可能,用来平息民院,达成各种平衡嘛!

    看着好大的州城,还有四周还算有力的兵卒,知州松了一口气,一伙厉害凶猛一点的农民兵罢了,哪里懂得怎么攻城,又怎么有攻城工具呢?!

    哎,只是可惜了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奋斗,恐怕要化为乌有了。

    名留青史,那是一定的了,对于这样的大事情,史官一定会记载的,就是,是不好的名声了。

    ..........

    “哈哈......好啊,宋军各自为阵,不能联合,小瞧了我们,那么,就给我们机会了。”方腊眼线早就遍布了睦洲各地,很快就知道了睦洲剩余的宋军力量在干啥了,忍不住大喜过望:

    “待我各个击破,后取睦洲,夺翁州,再占据杭州,制霸江南,就有了和宋廷对抗的资本,小则划江而治,大则推倒宋廷,取而代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有农民军的起义,在最初的时候,都是充满着热血和强大凝聚力的,战斗力和爆发力极高。

    经过起义军灵魂人物方腊的一番分析,当然,是他的智囊们的分析,所有人都对未来有着憧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